文/段明釗
椅子,種類繁多、式樣各異,但歸根結底,大多數椅子是供人休息、辦公的坐具,應人之需,讓人舒適。然而,一旦居于其上者坐偏、坐歪,極可能側翻、后仰,以致座上之人摔倒在地。輕者沾染滿身塵土,重則四仰八叉、摔個鼻青臉腫,椅子也可能被摔壞、損毀。
大多數人見識過不少的木椅、皮椅、轉椅,筆者前不久去某黨校時目睹了一種特別的椅子:前有橫板、板上裝有固定手腕裝置的審訊專用椅,當時放置在該黨校禮堂講臺之上、供警示教育用的特殊教具,初見愕然,繼而恍然。
椅子,在生活之中是家具。職場之中,往往被人賦予職位、職務的含義,稱為“位子”。一個人不管身居何職、所處何位,如不能擺正自身位置、行為有止,不能盡職履責、遵規守法,也會如生活中坐歪椅子一樣“側翻、后仰”,最終落得摔下高位,甚至鋃鐺入獄,坐上這前有橫板、上裝固定手腕設備的審訊專用椅。
因此,深感這家黨校的用意之深、用心良苦。
椅子,坐偏了,不管是耄耋老人還是黃毛小兒一樣會摔倒。職(官)場上,不管是工、農、兵、學、商,還是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不管是位高權重,還是普通市民,只要遵章守紀、奉公守法就會行穩致遠。反之,照樣跌倒:“老虎”打進囚籠,“蒼蠅”照拍不誤。
擺正位置,要有正確的心態。遭遇挫折、坎坷時,不自卑、不自棄,眼中有光明,腳下識正途,要正確面對、積極應對,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棄,或恨天怨地,走上極端;人生得意、職場順利時,要心懷感恩,積極進取,不可得意忘形,飛揚跋扈;人生路漫長,任何時候都要正確認識自己,明白自己是誰,常懷自律之心,常思自身不足。面對誘惑時,要有清醒認識,有足夠定力,不為所動。
擺正位置,要謹守為人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為人處事要有公德心,多做好事、善事。現代人總認為職場競爭殘酷、生存艱難。于是,為了職務晉升不懂理解包容、以事為先,往往急功近利、不擇手段,結果弄得眾叛親離、同事反目,為“位”而為,非為正道。任何時候、任何事情,都必須講究規矩。做事先做人,有所為、有所不為,知敬畏、存戒懼,才是唯一正確的途徑。
擺正位置,要有正確的得失觀。都說舍得舍得,有所舍才能有所得。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是老祖宗千百年前就明白的道理。

◇供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