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考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大考。1月20日開始,各省份相繼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全國上下共同著手攻克疫情“難題”……
其實,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由無數個大大小小的考場組成的呢?我們剛從這一個考場走出,又要進入下一個考場。每個考場,都會有得失成敗,都會有喜怒哀樂,都會有屬于我們自己的經驗教訓。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每一場考試、每一道試題都需要我們嚴陣以待,需要我們扛起責任,經受考驗,在不同的挑戰中交出合格答卷。
上述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感悟與思考?作為考生代表,請你結合材料內容,以“人生無處不考場”為題目,為建華中學的“高考壯行會”寫一篇演講稿。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這是一道命題作文題目。文題材料遵循時代脈絡,從疫情防護的時代“大考”這一真實情景切入,引申到人生無所不在的“小考”來展開話題。引導即將步入大學的考生,從國家命運和個人前途的角度思考每一場考試、每一道試題對自己的影響,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題目要求在特定情景——建華中學“高考壯行會”中發表演講,從而避免機械地引用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通過套作完成寫作的弊端。演講題目需要結合個人的感情和聯想,置身情景之中并聯系現實生活,寫出好的作文。寫作時,同學們可以從時代使命、民族命運、人生考驗等多個角度入手,圍繞“嚴陣以待,扛起責任,經受考驗,在不同的挑戰中交出合格答卷”這些關鍵詞句展開論述,表達自己在各種“考試”中的喜怒哀樂、得失成敗和經驗教訓。
佳作展示一
人生無處不考場
◎秦文琪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人生無處不考場。
的確,人生處處是考場,每天都有不同的試卷,需要我們認真填寫。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之中,每一個人的評選都要受到社會規則的約束。這些考場是我們公德水平的檢驗所,也是我們人格的試金石。
人生無處不考場。當我們成為了一個社會意義上的“人”時,這些考試便開始了。命運之神會給你一份試卷,并對你說:“做好它,充實你人生的每一頁;做完它,直到生命的盡頭。”
每個人都會在人生考場上展示出不同的自己,或積極,或消極。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不期而遇的考驗和突如其來的挑戰,他們毫不猶豫地身披白色“鎧甲”,逆行而上。84歲的鐘南山院士率先披掛上陣,沖到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醫務工作者自發在志愿書上簽名,請求加入抗擊疫情的隊伍……危難時刻,不平凡的選擇,盡顯醫者本色。他們是白衣天使,更是白衣戰士,他們果斷逆行、無畏奔赴的背后是鋼鐵般的信念和堅如磐石的決心。此外,還有英勇無畏的消防員戰士,他們時刻保衛著我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在火光沖天時逆行于洶涌的人流,將災難扼殺于萌芽中。他們同樣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有太多為國為民赴湯蹈火、死而后已的英雄兒女。他們有著儒家“達則兼濟天下”的仁愛,又有著道家“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博大胸懷。他們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將自身的功利禍福置之度外,他們值得我們用一生銘記。
高考在即,有人說,高考就像是一個魔方,你不知道自己將轉出一個什么樣的結果,但結果的好壞,都需要自己承擔。既然是考試,就會既有勝利者,也有失敗者,但高考的經歷,本身就是一筆人生財富,從這個意義上講,在這場考試中,沒有人是失敗者。
其實,人生一世,考場又何止局限于我們的升學考試。法庭是法官的考場,官場是官員的考場。一個初出茅廬的教師,第一堂公開課就是他的考場;一個實習醫生,醫院就是他的考場……人生處處是考場,每個人都在不停地考試中度過自己的一生。
朋友們,我們的人生答卷如何填寫,我們怎樣走過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在于是否認真,是否用心。我們要努力從知識中汲取營養,端正態度,選擇正確的答案,讓自己對得起社會,對得起生活,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模擬評分:基礎等級39分+發展等級19分=58分
點評:這篇演講稿內容完整,層次分明,有很強的邏輯性。尤其是抗疫英雄和消防員在人生特殊考場上積極“書寫答卷”這一鼓舞人心的事例,更增強了作文的震撼力。通篇內容切合實際,蘊含著樸素而深刻的哲理,讀來令人振奮。
佳作展示二
人生無處不考場
◎王晨宇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記得有人說過,“人生處處是考場”。是的,生活本身就是一道考題,就看你如何把握,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人生無處不考場,我們每個人都是馬不停蹄的“趕考人”,從這個考場轉入另一個考場,從這道試題做到另一道試題。生活中的每一次考試都是一場檢驗,都是一種歷練。我們只有一直保持積極進取、審慎敬畏的態度,才能答好這份浩大的試卷。
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把自己的生命、自身的事業和祖國、理想糅合在一起,在奮斗中完善自我,于艱難中顯示出了生命的光輝。在金戈鐵馬的崢嶸歲月里,陸放翁入蜀抗金,希冀支撐起搖搖欲墜的南宋江山,“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一代才子身著戎裝,懷著對山河的無限熱愛,奮勇殺敵,力圖收復失地。然而現實是殘酷的,戰爭的失利擊碎了他的夢想。可他的一腔熱血并沒有因此冷卻,“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他始終以收復失地為己任,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是明朝民族英雄于謙真情的直白和深沉的詠唱。他面對元朝大軍,毫無懼色,謹慎部兵,救國家于危難之時。他口不言功,平素儉約,個性剛直,終成一代名臣,留名千古。他為自己的人生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在生與死的抉擇中,總有人勇敢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際,無數抗疫英雄在生死抉擇的緊要關頭,將希望留給別人,將危險留給自己。他們用心書寫了對國家、對人民的忠誠答卷,且無怨無悔。他們是新時期民族的脊梁,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今天,我們走進考場,所有人做著相同的試卷,答案卻有可能不同。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要盡心盡力,答好每一道題。因為人生是失敗還是精彩,只看如何施展;舞臺是暗淡還是明亮,只看怎樣舞動。歷盡艱辛與坎坷走出的大道,才更為堅實平坦。
同學們,讓我們在這一場場考試中,用全部的熱情和心血去尋找正確的答案,認真做好每一天的生活答卷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模擬評分:基礎等級39分+發展等級18分=57分
點評:本篇演講稿富有時代氣息,該生圍繞“人生無處不考場”進行了闡述,并做到旁征博引,事例非常典型。作文開頭引人入勝,吸引讀者;全篇情感真實豐富,語言流暢自然又不乏激昂,催人奮進,引人深思。
【張傳勝/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