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開

有一句話說:“眼界決定境界,格局決定結局。”歷史上曾有這樣一位奇女子——宋真宗章獻明肅皇后劉娥,是宋朝第一位攝政的皇后,也是第一位穿龍袍的太后;紅袖善舞,舞出政治家獨特的風范;果斷剛毅,終結長達14年的“天書運動”;胸懷大志,發行“交子”、興修水利。這些,為開創“仁宗盛世”打下堅實基礎。
劉娥憑借自己的大格局,活成了一代傳奇。
史書評價她:“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而《大宋宮詞》的熱播,劉娥的形象更是引發眾多網友熱議。
劉娥,是今天的四川成都人。她從小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為了謀生,劉娥很小就開始學習擊鼓和唱歌的技能。長大后,她不僅出落得亭亭玉立,還是一名才藝雙全的歌女。
由于家鄉生計困難,她跟隨家人來到京城開封。初來乍到,人地兩生疏,日子依然過得拮據。為了貼補家用,劉娥又在街頭操起老本行——賣唱擊鼓。

劉娥天生麗質,歌聲婉轉動聽,她在京城的名氣越來越大。好多王孫貴族慕名而來,只為一睹她的風采。
有一次韓王(即日后的宋真宗,后改名為趙恒)偶遇劉娥,很是喜歡,便把她買回王府做侍妾。
誰知此事很快傳到了宋太宗的耳朵里。當太宗了解到劉娥來歷不明、身份卑微時,就對韓王大聲斥責,并命令他把劉娥趕出王府。然韓王對劉娥一往情深,戀戀不舍;但是皇命不可違。他只好把劉娥偷偷藏到下屬家中,誰知這一藏就是15年。
劉娥面對生活中突然的變故,沒有像其她平常的女子一樣驚慌失措,更沒有哭天喊地、自尋短見。她鎮定自若接受命運的安排,因為她清楚知道憑自己現在的能力,很難改變什么;只有養精蓄銳、默默努力,靜待時機去爭取想要的一切。
李白曾有言: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劉娥志存高遠,心胸寬廣。她從一開始,就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直朝著心中的目標去努力。在15年的漫長等待中,劉娥從不自怨自艾;而是靜心下來博覽群書,不斷增長自己的見識和才干。
每次韓王去看她,和她談論起時政朝局,她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使他對她更加另眼相看。劉娥就像一棵樹,她不停地汲取陽光和雨露,深深地扎根、不斷成長。只為有一天,能夠沖上云霄,一展凌云志。
公元997年,宋太宗駕崩,趙恒繼承皇位,即宋真宗。15年的等待,劉娥走過人生的至暗時刻,她迎來屬于自己的曙光。
真宗即位后,馬上迎回劉娥,她已29歲。她早已過了最美的年齡,然而皇上對她依舊寵愛不減。真宗貪戀的不是她的容顏,而是她出眾的才華。
史書記載:劉后性警悟,曉書史,聞朝廷事,能記其本末。
在幽居的15年里,劉娥潛心鉆研史書,厚積薄發。她由街頭賣藝的孤女,成長為滿腹經綸的才女。
初到后宮,她沒有任何名分。但她低調沉穩,禮敬郭皇后,與各宮嬪妃友好相處。沒過幾年,劉娥就被封為美人、修儀、德妃,其升遷的速度非其他后宮女子所能企及。
有句話說:喜歡一個人始于容顏,敬于才學,久于格局。
郭皇后去世后,中宮空置將達5年。其實在真宗的心中,劉娥是唯一的皇后人選。
真宗思慮多日后,在朝堂上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群臣。他的提議遭到以寇準為首的一幫大臣的反對;他們以“劉娥出身微賤,不可以為一國之母”作為理由,堅決拒絕。
劉娥的封后之路受阻,但她并沒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更加深藏不露。她不動聲色地培植自己的勢力,她與出身高貴的楊淑妃私下交好,并以姐妹相稱。她還用親情為紐帶打動侍女李婉兒,使其甘愿聽命于她。李婉兒受真宗寵幸后懷上皇子。劉娥便將還在襁褓中的皇子(即宋仁宗——趙禎)據為己子,并讓楊淑妃撫養。這也是戲劇里《貍貓換太子》故事最初的起源。有了皇子做后盾,在公元1012年,劉娥順理成章的被封為皇后,她等來屬于自己的璀璨時刻。
44歲才做了皇后的劉娥,和其她年長的皇后不一樣,她沒有打壓其她年輕妃嬪,更沒有為了固寵對皇上不擇手段;而是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成為真宗的左膀右臂。
史書記載:凡處置宮闈事,多引援故實,無不適當者。帝朝退,閱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預聞之。周謹恭密,益為帝所倚信焉。
從以上可以判斷出,劉娥有卓越的管理才能,無論是處理后宮還是朝堂上的政事,她都有自己獨特的方法。“周謹恭密”是她的風格,與真宗的優柔寡斷形成鮮明對比。也正因此,真宗對劉娥愈發倚重和信任。試想當初,如果劉娥在封后遇阻時,不能忍一時之辱,而是意氣用事和朝中的重臣針鋒相對,那她一定會輸得一敗涂地。可她在關鍵時刻,審時度勢,選擇了低調處事、深藏不露。
水低為海,人低為王,成熟的稻谷都懂得彎腰。劉娥的低調沉穩不是示弱,而是一種大格局,只有眼界高遠,胸懷大志的人才能做到。
公元1022年,宋真宗駕崩,他留下遺詔:尊皇后劉娥為皇太后,軍國大事權由她處置。這個寵愛了她一輩子的男人,不僅給了她獨一無二的愛情,更給了她至高無上的權力和榮耀。這是劉娥人生的又一個轉折點,她的生活將被重新開啟。
12歲的趙禎繼位(即宋仁宗),54歲的劉娥臨朝攝政。劉娥使出了一個政治家的鐵腕手段,雷厲風行整肅朝綱。她先是下令將勞民傷財的“天書”隨同真宗皇帝一同下葬,繼而停止天下宮的建造,從根源上終結上了這場長達14年之久的天書運動。
劉娥雖然果敢睿智,但當她一個人面對諸多事務時,還是發現自己勢單力薄。她坐在龍椅上放眼望去,滿朝文武對自己忠心的又有幾個?甚至連曾經幫助過她的宰相——丁謂,此刻也是心懷叵測。
丁謂野心勃勃,他想借機架空劉娥,挾天子以令諸侯,把這對孤兒寡母玩弄于股掌之間。劉娥目光如炬,她早已看透丁謂的不臣之心。她暗中派人搜集丁謂的罪證,尋找機會除掉他。待時機成熟,劉娥當著眾多大臣的面,將丁謂欺上瞞下,并與宦官雷允恭勾結的證據公布于眾。丁謂機關算盡,最終落得被貶崖州,客死他鄉的凄涼結局。幾年后,劉娥又以謀反之罪除掉了另一個朝廷的隱患——曹利用。
此后,朝局逐漸走向平穩,她協助仁宗順利完成了政權的平穩交接。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眼界有多寬廣,格局就有多遼闊。”劉娥在大宋的舞臺上,長袖善舞,舞出不一樣的風姿。她高瞻遠矚、運籌帷幄,率先下旨在成都設立“益州交子務”,發行“交子”;她關心百姓疾苦,下令興修水利造福百姓。她關心人才培養,興辦州學;創設諫院,穩固君權……她所做的這一切,都為開創“仁宗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劉娥的身上,我們看到是一代帝后的雄才大略。其德、其才、其功,都可與一代女皇武則天比肩而立。
當時,有一名叫程琳的官員,獻上一副《武后臨朝圖》,暗示劉娥可以效仿武后稱帝。她最終將鼓動她稱帝的奏章撕碎,并明確表態:“我不做這種對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權利是一面照妖鏡,照出人生百態,世相萬千。試問,在權力欲望的面前,又有幾個人能像她一樣,做到胸懷寬廣,以國家社稷為重。這世上,又有多少人掉在權力的漩渦中久久不能自拔,葬送了一世英名,遭受后人的唾棄。
寫在最后,人的一生,格局至關重要。可以說,一個人的格局,就是她的結局。劉娥終其一生,都贏在了她的大格局。格局是一個人心中的定海神針,既要在權利誘惑面前擦亮雙眼、穩如泰山;又要在至暗時刻胸懷大志、積蓄力量;對人和事滿腔熱忱,在磨礪中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這一生,劉娥始終胸懷大志、堅定不移,她不怕世事艱難、人心叵測。她憑自己的聰慧果敢力挽狂瀾,她活成最具傳奇色彩的一代賢后,載入史冊名垂千古。
(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十點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