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輝
(蘭州市大砂溝電力提灌工程管理處,甘肅皋蘭730200)
泵站屬于水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水利工程能夠有效運行的主要設備,承擔著防洪、排澇等多重任務。在運行管理過程中包含機械學、電力學等不同學科內容,是一門相對煩瑣的工程。在具體管理工作過程中要不斷強化工程項目的經濟和科學管理水平,確保其朝著安全和高質量方向發展,取得更多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重建設,輕管理”在水利工程泵站管理過程中是一種普遍現象,導致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種種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工作人員素質不高,理論知識和專業基本技能以及管理意識淡薄。加上泵站管理者并未樹立正確的認知,沒有結合時代需求制定規范化管理對策,也未開展內部人員培訓工作,導致人員管理水平低下[1]。
當前很多水利工程泵站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采用粗放型管理,缺乏管理機制以及完整的規章制度,內容過于籠統,不夠細化,沒有按照實際情況有效的落實工作機制,導致內部管理過于混亂,無章可循。
泵站管理工作人員由于文化和技術水平存在差異,加上地理位置大多在農村或者偏遠地區,導致無法吸引高科技人員加入。加上素質高的技師和技工人員不足,熟悉水電技術的工作人員自身資質有限,無法滿足工作需求,進而不能有效地在泵站推廣各種新型設備和新技術,嚴重阻礙了泵站的發展。
泵站管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出現了規劃設計缺陷問題,嚴重阻礙了行業的發展,同時阻礙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基于泵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為確保泵站能夠有效運行,相關部門要結合實際,對泵站進行大規模改造和創新,做好整體布局和規劃,重點調整工作內容,保證泵站建設更加科學和合理[2]。在技術和設備上要引進各種高新科技和高性能的機電設備,有效借助前沿科技力量推動泵站的現代化建設發展,使其朝著數字化和自動化方向發展,不斷提高泵站的信息采集和事務處理能力。同時,將自動化操作系統有效引入其中,實現對整個泵站的信息自動化監控和管理,實現信息高效傳遞,實現信息高效處理以及信息管理的網絡化目標。
首先,結合具體情況制定管理機制,保證制定的內容具有操作性、可行性,并且有效落實各項內容[3]。其次,制度制定后要將其有效落實,同時強化各項工作的管理力度,對任何環節工作的執行情況都要有效監管,保障機制彰顯出一定價值。針對出現的事故進行有效追蹤,對各工作崗位上的工作人員進行責任細化。保證人員能夠主動承擔相關責任,落到實處,明確分工,保證各項工作流程協調有序地進行。最后,強化泵站企業的內部管理,真正地做到制度管人、有章可循。借助管理制度的規范性、可執行性,有效落實工作內容,從根源上提高管理水平,借助完整細致的人事制度推動管理工作。
泵站設計不夠規范是管理工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因此需要設計工作人員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對其進行有效改進。當前由于泵站所處的地理位置是比較固定的,所以在設計過程中需要結合具體情況深度優化,針對機組進行有效改造,適當拆除相關機組[4]。保證設備能夠實現高效率低能耗的目的,以此達到設備高效化運行、節能化發展的目的。降低對周圍環境污染的同時實現經濟效益提升的目的,為泵站行業提供更多經濟效益。
在日常工作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嚴格的經濟核算機制,加強資金管理,特別是針對專用款項維修費用等,需要增強內部審計工作人員對以上工作的監督力度;在泵站排水灌水工作方面上,要強化運營成本管理,高度重視各項工作的核算和預算,解決泵站運行中存在的經費問題,保證泵站運行期間能夠得到資金保障,同時能夠有效改善泵站運行的經濟狀況,促進泵站行業更好發展[5]。另外,要強化泵站的日常維護和保養,確保設備能夠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正常運行,經常對站區進行打掃,保證泵站的整潔性,確保設備可以正常關閉和開啟。定期針對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檢查,確保機組完整無損,不存在漏電、短路等現象。泵站管理還要結合具體情況和技術狀態編制檢修計劃,及時對內部設備進行維修和檢查,對于工作過程中出現的設備問題進行及時處理。
管理人員屬于泵站工作管理的主體,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視人才隊伍素質的培養。作為泵站管理工作者,要對項目結構進行有效優化,深入調查,真正掌握泵站工程項目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在做好養護維修工作的同時,掌握各種控制技術。與此同時,還要充分掌握機電設備的操作方法[6]。另外,要做好水文觀察和水流狀態調查工作,并加大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保證工作人員能夠獨立承擔責任,有效完成工作。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注重獎勵機制,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積極性,使其為泵站作出更多貢獻。
泵站對于水利工程的發展具有一定價值,并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因此,要高度重視,不斷改進和創新,提高管理者綜合素質,提高管理水平,制定合理的管理機制,定期檢查和維修設備,保證泵站高效運行的同時獲取更多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