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翼揚 霍楷
(東北大學,遼寧 沈陽 110819)
東北淪陷時期,中國民族的文化藝術并沒有停滯不前,而是在硝煙中覺醒。基于強烈的民族情感,東北淪陷時期的宣傳畫,呈現出政治敘事性質。在這段長達14年的傀儡政權殖民統治期間,偽滿政府不斷美化其侵略政策,宣傳自己親滿親日,同心同德,為時局服務的虛偽思想[1]。控制東北地區報刊媒介,建立資源局弘報處——一個所謂的文化統治中樞,用來宣傳其偽善的建國施政策略。在整個社會里,到處都充斥彌漫著謊言和壓迫,看不到希望,這極大撞擊著一些藝術家的精神世界,他們和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在壓迫中堅持創作,條件艱苦,處境危險都不足掛齒。用宣傳畫做武器,用最純粹的形式抒發真情實感,諷刺批判日本侵略者的虛偽。在“硝煙”中覺醒的宣傳畫,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給民眾以正確的引導,凝聚民心,團結民眾。“九一八”事變后,日本侵略者入侵東三省。無數百姓居無定所,顛沛流離。在這種情況下,眾多愛國志士看到東北人民遭遇的痛苦,心中極為痛楚,他們紛紛站起來,用自己的力量來喚醒廣大百姓被摧殘的意志,激起心中的愛國情感,他們化筆為戈,繪制出大量的宣傳畫,這些宣傳畫,真實地反映出百姓的苦難和日軍的橫暴,謳歌愛國志士的孤膽雄心,畫面充滿感染力。
東北淪陷時期抗戰宣傳畫大多數為木版宣傳畫(圖1),受到當時艱苦樸素的創作環境影響,物料資源匱乏,沒有什么繪畫工具可以選擇,木板是當時處于特殊時期生活中最常見的載體,木版刻畫也恰巧是作為當時宣傳畫較好的載體。宣傳畫大多以敘事性為主,在繪畫理念上,注重傳達出當下生活的顛沛流離,日本侵略者的虛心假意,愛國人士的英勇孤膽。不管是哪種主題,均傳達著一種激揚、澎拜的情緒。而木刻版畫擁有天生的裝飾古樸感和渲染力。木刻版畫的創作搭配黑白色系,黑白對比明顯,整體體現出繪畫者的情緒,使得繪畫者的情感轉化為視覺感官上的沖擊,再加以突出的造型,讓觀者很容易體驗出宣傳畫中的精神及思想,進而產生共鳴,引發反思。除了木刻版畫以外,東北淪陷時期抗戰宣傳畫還有其他呈現形式,例如招貼畫、煙畫、報紙刊物等形式[2]。煙畫是一種小巧、方便攜帶的宣傳畫形式。在卷煙畫紙中,背面會有簡短的文字,用來介紹正面所繪制的內容。報刊畫則是以報紙為承載體,在報刊上印刷宣傳,以期帶有救亡抗日的宣傳畫可以跟隨這種隨處可見的載體傳播到更多的地方。東北淪陷時期抗戰宣傳畫是一種相比于刀鋒劍雨來講,較為隱晦又十分犀利的抗爭、吶喊、自救形式。它像燈塔一樣,指引著當下時期人們生活的曙光,喚醒著內心的火熱,在生活中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

圖1 張仃木版宣傳畫《收復失土》
東北淪陷時期抗戰宣傳畫極具時代感、地域性和獨有的精神氣節。在形象特征方面,塑造了許多主題鮮明的形象。其中包括忠誠赤膽,頑強抗爭,敢于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形象;生活艱苦,飽受日本侵略者橫暴的普通老百姓;也有許多人性泯滅的獸性形象;以及行尸走肉般的傀儡形象、叛國者形象。各種各樣的民間百態,刺痛了眾多同胞的內心,激發了人們英勇抗爭的火焰。不管是哪種形象,東北淪陷時期的抗戰宣傳畫均表現出堅決抗爭的精神。通過了解這些形象,體會宣傳畫中表現的民眾疾苦,充分揭露出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也體現出中華民族堅韌不拔,具有頑強意志的民族魂[3]。
東北淪陷時期抗戰宣傳畫展示了中國人民團結一致,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全貌。這是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直觀證據,宣傳畫以直觀奮進的表現形式宣傳抗戰,引起了國際社會對日本侵華的關注,中國人民的抗戰偉業得到了世界上廣泛認可與贊揚。中國是世界上最先與法西斯主義對抗的國家,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力量,在亞洲戰場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國對世界反法
東北淪陷時期抗戰宣傳畫主要分為幾類,最為常見的是批判題材的宣傳畫,主要刻畫在日本殖民統治的壓迫下,愛國畫家對日軍的批判。這一類宣傳畫主要以通俗易懂的藝術語言形式和夸張的手法來揭示和批判偽滿政府的暴行(圖2)。殖民統治題材的宣傳畫,是東北淪陷時期抗戰宣傳畫的主要部分[4]。偽滿洲國傀儡政權統治下的社會充滿偽裝性、扭曲性、殖民性。其宣傳政策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對“國策”的宣揚,即所謂的一些日滿和善;第二階段以順應時局建國為基調。他們深諳報紙、期刊等傳播媒介的宣傳作用,大力控制東北地區主流媒體,建立資源局弘報處,主要用來宣傳自己的偽善思想。因此,大量的以殖民統治為題材的宣傳畫順勢而生(圖3)。戰爭場景題材的宣傳畫也是東北淪陷時期抗戰宣傳畫的重要宣傳媒介之一。這類宣傳畫所呈現的一般是東北地區抗戰生活條件極其艱苦,愛國人士英勇舍身,再將殘酷的戰爭場景繪入其中,將抗戰時期的境況酣暢淋漓地描繪出來(圖4)。

圖2 張仃木版宣傳畫《獸性》(1938)

圖3 李樺《(偽)滿洲國賦稅》(1936)

圖4 張仃《九一八日軍侵占沈陽》(1931)
東北淪陷時期抗戰宣傳畫,記錄了從抗戰開始到抗戰結束這一重要的歷史階段。東北淪陷時期抗戰宣傳畫中的政治基礎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頑強抗戰,不畏犧牲,用生命和鮮血繪制了崢嶸歲月。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才能取得戰爭的勝利。抗戰宣傳畫傾訴家國情懷,描繪抗戰形象,激發抗戰熱情,引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共情,得到了人民支持。負隅頑抗的日本侵略者不管怎樣掙扎,都敵不過萬眾一心的愛國抗戰信念。
西斯戰爭的貢獻不容忽視,抗戰宣傳畫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不容置疑[5]。
東北淪陷時期抗戰宣傳畫表現出文化融合的風格特點,主要體現在雖然一些抗戰宣傳畫的創作角度不一樣、創作環境也各不相同,但他們在特征上都明顯指向了同一個方向,那就是堅持抗日的不屈不撓的頑強決心。在抗戰期間,涌現出了許多優秀的抗戰宣傳畫,這些作品多以木刻版畫為主,壁畫、煙卷畫、報刊畫為輔呈現。在當時還存在一批國民黨組織領導的抗戰宣傳畫,在這期間的抗戰宣傳畫中,均表達出了配合共產黨抗敵抗戰的意向。另外,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后,美國推行援助中國的政策,對于中國抗日持支持態度,在美國支持中國抗戰的宣傳畫中,呈現的是為正在受難的百姓的悲憤同情。不同種類的宣傳作品表現出文化融合的風格特征,體現出團結一致抗戰的合力。這是東北淪陷時期美術史上重要的篇章。
東北淪陷時期抗戰宣傳畫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抗戰宣傳畫在藝術表現手法方面,運用比喻擬人、詼諧幽默以及諷刺的手法表現日本侵略者的丑陋憎惡面貌,告誡人們正視戰爭殘暴,不要被“東亞共榮”“宣揚國策”等所迷惑。宣傳畫畫面視覺沖擊力強烈,通俗易懂,雅俗共賞。在抗戰宣傳載體上,多以木板雕刻版畫、壁畫、墻畫等為載體進行抗戰宣傳。
東北淪陷時期日本侵略者侵占東北地區長達14年之久,東北淪陷時期抗戰宣傳海報見證了日本殖民統治,彰顯了時代特點和歷史屬性。抗戰時期刻畫了許多具有政治敘事意義的內涵宣傳畫和具有愛國情懷的宣傳畫作品。這些抗戰宣傳畫中,表現了抗戰到底的民族氣節,強烈的內心情感訴求,塑造了堅韌不拔的政治力量,鼓舞了人心,振奮了國人與國土共存亡的決心,給抗戰戰士以及黎民百姓帶來了精神動力,更加堅定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東北淪陷時期,日軍肆意滲透我國文化,對人民進行洗腦宣傳。企圖腐化、奴化國人民族意識,磨滅思想。在這種背景下,抗戰宣傳畫的出現,猶如星星之火,給飽受摧殘的中國人帶來了希望,在后期產生“可以燎原”的強烈感召力。抗戰宣傳畫刻畫的眾多抗戰故事都蘊含著重要的歷史意義。這些抗戰宣傳畫充分展示出日本侵略者對國人的無情摧殘,是極為重要的歷史資料[6]。當代人們仍然十分有必要研讀抗戰宣傳畫的內涵,體味東北淪陷時期人們同仇敵愾的感受,了解這段歷史,挖掘其深刻含義,有助于人們對于愛國主義教育更深刻的了解,并以史為鑒,為中華民族崛起貢獻更多的力量。
在東北淪陷時期,日本侵略者通過嚴格控制具有普遍傳播性的宣傳媒介,宣傳扭曲的世界觀、道德觀、價值觀,企圖從根本上摧垮國人的意志。當時整個社會都處在一種壓抑、虛假的氛圍中。抗戰宣傳畫的出現揭露了社會真實面貌,美術工作者從民眾當下真實處境出發,旨在解放社會群體意識,激發抗戰熱情。在這場反侵略戰爭中,宣傳畫所引導的正確的社會導向能夠更好地宣傳抗戰精神,讓人們意識到要奮起自救,決不可坐以待斃,任人蹂躪尊嚴。這個時期的宣傳畫,不僅具有藝術傳播宣傳的性質,而且它產生的巨大的社會責任超越了藝術性,其所呼吁的民族責任感、歸屬感使得抗戰宣傳畫的意義得到了更深層次的升華。
東北淪陷時期抗戰宣傳畫具有歷史性。每一幅抗戰宣傳畫都極具感召力,都在訴說著日本侵略者的無恥殘暴和謳歌東三省民眾的抗戰精神。東北淪陷時期抗戰宣傳畫以現實的藝術創作,啟迪了各階層民眾的反抗意識,樹立起民族救亡大旗,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用自己獨有的藝術形式推動了抗戰勝利的步伐。抗戰宣傳畫生動形象地記錄了抗戰時期的革命形象、社會情緒。它的宣傳意義遠遠超出了地域的局限性,抗戰宣傳畫用無聲勝有聲的形式,歌頌英雄,反映現實,保衛國家,它所傳達出的愛國情結以及民族氣概感染影響著全國人民甚至在世界范圍內都產生了影響。
宣傳畫的傳播性質非常強,東北淪陷時期抗戰宣傳畫宣傳多與當時的實際處境緊密結合,緊貼現實生活,畫面樸實,通俗易懂,又不乏震撼力和共情力。這些宣傳畫一方面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強權殖民的罪行,另一方面也激起了民眾的抗戰熱情、喚醒民族意識,更加堅定了抗戰必勝的決心。隨著抗戰宣傳畫的影響范圍和宣傳效果不斷擴大,吸引了更多的民眾加入到抗戰隊伍中去,宣傳畫在潛移默化中為民眾的心里種下了堅持抗戰、不屈不撓的愛國主義信念火苗。抗戰宣傳畫凝聚了萬眾的心,為人民提供了真實的現實全貌,為中國人民歷盡艱辛困苦,最終取得全面抗戰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綜上所述,東北淪陷時期抗戰宣傳畫是在民族陷入危機,國難當頭,順勢發展出來的一種極具敘事性質和實用主義的宣傳表現形式。其多以形圖并茂的視覺語言展現東北淪陷時期社會的真實全貌,同時也大量謳歌了中國艱苦奮斗的抗戰精神。宣傳畫是抗戰時期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對中國全面抗戰的推進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都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研究東北淪陷時期抗戰宣傳畫對于堅定民族信仰,凝聚愛國精神,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積極的作用,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文化教育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