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紅
(甘肅省特種設備檢驗檢測研究院,甘肅 蘭州 730050)
鍋爐作為一種運用廣泛的特種設備,在生產和生活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鍋爐的安裝、改造和維修是制造的延伸,直接影響著鍋爐運行的安全性、穩定性和經濟性。《特種設備安全法》和《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明確規定,《特種設備目錄》內的鍋爐產品制造、安裝、改造及維修要接受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監督檢驗,檢驗合格后才能使用。鍋爐制造、安裝、改造及維修環節監督檢驗,對保證鍋爐在運行過程中的安全和節能環保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的監督檢驗實踐表明,制造質量基本穩定,但在安裝、改造和維修環節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特別是工業鍋爐安裝環節。
TSG G7001—2015《鍋爐監督檢驗規程》把鍋爐定型產品能效測試報告是否符合TSG G0002—2010《鍋爐節能技術監督管理規程》作為A 類監督檢驗項目,實質上就是否決項。這項審查工作,看似簡單,實際上有一定的難度。
首先,一定要看懂審查產品設計圖紙,搞清產品部件情況,特別是有無省煤器、冷凝器和空氣預熱器及煙氣再循環系統。對照鍋爐定型產品能效測試報告,審查測試鍋爐省煤器、冷凝器和空氣預熱器配置情況,若一致,報告合適,審查通過。測試鍋爐不配省煤器、冷凝器和空氣預熱器,而審查產品設計圖紙配有省煤器、冷凝器和空氣預熱器,則鍋爐定型產品能效測試報告也適用;反之,則不適用。以上結論的前提是鍋爐定型產品能效測試報告必須符合TSG G0002—2010《鍋爐節能技術監督管理規程》第1 號修改單對鍋爐熱效率限定值要求。
2012 年6 月14 日《關于進一步加強高耗能特種設備節能工作的通知》(質檢特函[2012]39 號)第二章第二節內容為:某一型號鍋爐通過產品定型能效測試后,對于與其制造單位相同、燃料及燃燒方式相同、結構形式相同,而主要參數發生下述變化的其他鍋爐型號,在企業向監檢機構和使用單位提供自我聲明,保證鍋爐熱效率和其他主要參數符合規范標準和設計要求的情況下,可以免除定型能效測試。
這一規定在鍋爐產品監檢中容易忽視的地方在“結構形式相同”這一條。比如常見型號SZL10-1.25-AⅡ蒸汽鍋爐和SZL6-1.25-AⅡ蒸汽鍋爐(其他部件配置相同)前者對流受熱面布置在鏈條爐排正上方,后者鏈條爐排正上方為爐膛,左側為對流受熱面,典型的D 型布置,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結構形式。如果對產品結構不熟悉,審圖時大意,能效測試報告審核過程中未注意測試布置圖,僅憑型號作出免除定型能效測試,就會發生審查錯誤。
2016 年11 月11 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鍋爐節能技術監督管理規程》第1 號修改單的公告(2016 年第113 號),對工業鍋爐產品額定工況下熱效率目標值和限定值向上做了較大提高。2016 年12 月5 日,國家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局發布《鍋爐節能技術監督管理規程》第1 號修改單的實施意見(質檢特函[2016]60 號),其中明確規定,自2017 年11 月11 日起,全面執行修改單中規定的鍋爐熱效率限定值,不符合此要求的鍋爐產品,不得監檢出廠和安裝使用。實際上明確了《鍋爐節能技術監督管理規程》第1 號修改單公告(2016 年第113 號)前合格的鍋爐定型產品能效測試報告,在2017 年11月11 日以后,報告中鍋爐熱效率測試值低于《鍋爐節能技術監督管理規程》第1 號修改單鍋爐熱效率限定值的,其實就是一個失效報告。這一點要引起監檢人員高度重視,在實際監檢過程中,有些生產廠家可能沒有注意到上述文件,給監檢人員提供了失效報告,如果不能發現,就會使不合格的產品流向市場。
還有一點容易疏忽,2016 年12 月5 日,國家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局關于《鍋爐節能技術監督管理規程》第1 號修改單的實施意見(質檢特函(2016)60號)發布后,2018 年6 月1 日開始實施國家能源局行業標準NB/T 47062—2017《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該標準對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產品額定工況下熱效率目標值和限定值要求比《鍋爐節能技術監督管理規程》第1 號修改單高,兩者要求不一致,這種情況就必須以NB/T 47062—2017《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作為監督檢驗合格依據。以下分別是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TSG G0002—2010 表1 和NB/T 47062—2017(表2)鍋爐產品額定工況下熱效率目標值和限定值。
表1 TSG G0002—2010《鍋爐節能技術監督管理規程》額定工況下熱效率目標值和限定值
表2 NB/T 47062—2017《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額定工況下熱效率目標值和限定值
在鍋爐安裝、改造、維修過程中,材料復驗是工程質量保證一個重要環節,始終要堅守的原則:鍋爐安裝、改造、維修質量是制造質量的延伸。鍋爐范圍內管道等其他承壓部件施工必須遵守TSG G0001—2012《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TSG G0001—2012《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對材料復驗規定了化學成分分析及力學性能試驗兩個方面的要求(當然包括相應的無損檢測復驗),缺一不可。無損檢測復驗針對按GB 5310 供貨,壁厚大于30 mm 的無縫鋼管。
TSG G0001—2012《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中材料驗收規定如下:
鍋爐制造、安裝、改造、維修單位應當對鍋爐用材料按照有關規定(JB/T 3375—2002 等)進行入廠驗收,合格后才能使用。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材料可以不進行理化及相應的無損檢測復驗。
(1)材料使用單位驗收人員按照采購技術要求在材料制造單位進行驗收,并且在檢驗報告上進行見證簽字確認的。
(2)用于B 級及以下鍋爐的碳素鋼鋼板、碳素鋼鋼管以及碳素鋼焊材,實物標識清晰、齊全,具有滿足《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要求的質量證明書,質量證明書與實物相符的。
這就是鍋爐用材料復驗的規范要求,明確規定了材料復驗的實施單位為鍋爐制造、安裝、改造、維修單位;明確了用于A 級鍋爐的碳素鋼鋼板、碳素鋼鋼管以及碳素鋼焊材及合金鋼鋼板、合金鋼鋼管、合金鋼焊材需要復驗;明確了用于B 級及以下鍋爐的合金鋼鋼板、合金鋼鋼管、合金鋼焊材需要復驗。
NB/T 47034—2013《工業鍋爐技術條件》4.2.4條及DL/T 612—2017《電力行業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督規程》都引用了JB/T 3375—2002《鍋爐用材料入廠驗收規則》,這就是工業鍋爐、電站鍋爐鋼板、鋼管、焊材驗收具體規定,內容非常詳盡。在監檢實踐中,監檢人員首先要掌握上面這幾個法規標準,知道材料復驗的要求,復驗標準的來源及復驗內容,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把好材料審核這一關。鍋爐制造廠材料復驗一般做得都很規范,中小型電站鍋爐及使用合金鋼材料的工業鍋爐安裝、維修、改造過程中,施工條件簡陋,技術力量薄弱,法規標準陌生,材料復驗方面的問題還是比較多的,特別是力學性能做得不夠好,不能滿足TSG G0001—2012《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的情況時有發生。
2015 年7 月6 日,國家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局發布新修訂的《特種設備目錄》中承壓設備有關問題的意見(質檢特函[2015]32 號),對承壓部件制造監督檢驗規定如下。
單獨出廠的鍋筒(含啟動分離器、汽水分離器)、集箱(含減溫器)、過熱器、再熱器、省煤器、爐膽、水冷壁及其他受熱面組件等鍋爐承壓部件繼續按照現行的安全技術規范實施制造過程監督檢驗。單獨出廠的鍋爐下腳圈、鍋爐管板等鍋爐元件,不需要進行制造過程監督檢驗。
在鍋爐安裝、改造、維修現場,省煤器或節能器(承壓部件)必須提供制造監督檢驗證書及質量證明書。
鍋爐安裝、改造、維修現場無法提供省煤器或節能器制造監督檢驗報告及質量證明書的現象不時發生,且有增多趨勢,應當引起重視,作為監檢工作的一個重要關注點。產生原因,一是部分中小型鍋爐生產廠家出廠不配省煤器或節能器,把配套權利交給了銷售人員,銷售人員從市場隨便找私人小廠配套;二是私人小廠無證違法生產。單獨生產省煤器或節能器(承壓部件),需要取得鍋爐生產許可證(專項)資質,部分私人小廠明知故犯,蒙混過關[1]。
無證生產的省煤器或節能器,換熱面積、材料、焊接質量無法保證,嚴重威脅鍋爐的正常運行和節能環保政策落實。監檢人員在這個環節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審查工作,對鍋爐出廠不配的省煤器或節能器,要見到制造監督檢驗證書及質量證明書;對隨爐出廠的省煤器或節能器,由于不單獨帶制造監督檢驗證書及質量證明書,要在生產廠家鍋爐質量證明書里見到省煤器或節能器管子、集箱材質證明,水壓試驗報告,無損檢測報告等內容,以免個別鍋爐生產廠家外購配套冒充本廠生產。
工業鍋爐安裝工程中無損檢測主要涉及TSG G 0001—2012《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和GB 50273—2009《鍋爐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2 個規范和標準。《鍋爐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自2009 年3月19 日發布后,一直沒有修訂,而《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于2012 年10 月23 日發布后,又于2017年1 月16 日發布第1 號修改單,涉及受熱面及管道部分無損檢測與《鍋爐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有較大的不一致,具體情況見表3。
表3 工業鍋爐TSG G0001—2012 與GB 50273—2009 無損檢測要求比對表
從表3 對比明顯可以看出,除B 級熱水鍋爐外徑≤φ159 集箱、管道、管件環向對接接頭(受熱面接觸焊除外),一般情況下GB 50273—2009 要求不低于TSG G0001—2012。在GB 50273—2009 標準修訂前,按行業一般規律,當規范與標準不一致時,以標準高的執行。
鍋爐監督檢驗對象水平參差不齊,出現的問題多種多樣,相關標準還不完善且更新緩慢。需要不斷學習、總結、提高,督促企業提高鍋爐制造水平,提升鍋爐工程施工質量,向社會提供安全、優質、高效的鍋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