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影響著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來,我國上網人數迅速增長,觀看綜藝節目成為大眾娛樂休閑的主要方式之一,這導致網絡綜藝節目發展迅速,其中有較多質量上乘的綜藝節目,但也出現了網絡綜藝節目內容同質、形式相似等問題。網絡綜藝節目為獲得持久的經濟效益,大多選擇多季播出,運用上一季的品牌效應可以獲得更好的宣傳效果。愛奇藝自制綜藝節目《奇葩說》已經播出到第七季,優酷視頻的《這!就是街舞》已經播出到第三季,各類選秀節目層出不窮,如《青春有你》《明日之子》《創造101》《乘風破浪的姐姐》等,讓人眼花繚亂。
在網絡綜藝節目大發展的時期,節目編輯需掌握整個節目的編輯系統,把節目策劃階段的內容選擇、節目流程的設計、節目的剪輯方式看作一個整體,從而制作出滿足觀眾需要的網絡綜藝節目。本文以網絡綜藝節目為分析樣本,從節目內容價值選擇、節目流程、節目剪輯三個方面對網絡綜藝節目制作的編輯思維進行論述,為今后的網絡綜藝節目編輯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網絡綜藝節目制作中編輯思維的重要性
網絡綜藝節目作為網絡時代的產物,它存在的技術基礎是網絡,而其存在的根本理由是觀眾需求。在制作網絡綜藝節目時,編輯思維貫穿始終,編輯思維作為一種思考方式和結構手法,對節目的制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編輯思維作為一種思考方式指導著網絡綜藝節目制作
觀眾需求是網絡綜藝節目制作的前提;對觀眾的精準定位是節目制作首先要考慮的問題;節目設計的新穎性是抓住觀眾的關鍵。網絡節目內容的新穎程度與觀眾觀看的時間成正比,節目內容越新穎,觀眾對于節目的記憶就越深,傳播力就越強。網絡綜藝節目《中國有嘻哈》把觀眾定位為年輕人,主打說唱觀眾群,而節目流程設計了現場即興說唱、學員導師互選、戰隊賽、個人賽等形式,并加入了網絡投票的方式,給予觀眾表達意向的機會,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并受到了觀眾的歡迎。
(二)編輯思維作為一種結構手法組織著網絡綜藝節目的內容
視頻的編輯離不開蒙太奇,網絡綜藝節目呈現的是動態的畫面,離不開蒙太奇對于節奏、韻律的把握,離不開畫面與聲音的和諧運用,離不開鏡頭、段落的合理拼接。愛奇藝自制綜藝節目《奇葩說》以團隊辯論為主,每組辯論的銜接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而在選手辯論時,節目會利用蒙太奇手法營造節奏,例如在第七季的舞臺上,選手冉高鳴在辯論中假發飛起,節目通過重復剪輯營造幽默的氛圍,而在選手席瑞談到人與人的邊界時,節目的音樂與其談論的內容相得益彰,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感受。
二、網絡綜藝節目制作中存在的問題
因為制作周期短、利益回報迅速的優勢,各大視頻網站都爭相制作自己的網絡綜藝節目,也是由于其制作周期短,存在內容同質、形式相似等問題。
(一)節目觀眾定位重復,“分食”觀看量
網絡綜藝節目在互聯網上播放,觀眾一般是某一個群體,具有針對性。例如,《創造營》《青春有你》《偶像練習生》的觀眾定位是青年男女;《這!就是街舞》定位為熱愛或者喜歡街舞的群體;《中國新說唱》定位為喜歡說唱的群體。由于觀眾有重疊性,且有較為相似的視野期待,所以網絡綜藝節目不可避免地存在內容同質、形式相似的現象。
(二)節目內容相似,新意不足
《青春有你》《創造營》分別為愛奇藝、騰訊視頻自制的網絡綜藝節目,內容都是通過集訓式競爭,組成新的偶像團體。這些網絡綜藝節目多方位展現參賽者,不只是展現其舞臺表演能力,其生活也有所展現。愛奇藝于2018年播出的《偶像練習生》節目采用了相同的節目流程,最終選出了9人,組成偶像男團出道。由此可見,同類型的網絡綜藝節目在節目內容設計、節目流程設計方面存在相似性。
(三)節目剪輯“亮點”類似,產生審美疲勞
網絡綜藝節目呈現了鮮明的網絡語態,追求信息傳遞和情感共鳴,在信息傳遞方面趨于平鋪直敘,情感共鳴多作為節目“亮點”展現。例如,《奇葩說》在辯論中總會出現催人淚下的陳述、《青春有你》較多展現練習生克服困難的過程、《這!就是街舞》展現舞者追求夢想的精神,感情的表達會使觀眾產生情感共鳴,但是持續的煽情會使觀眾產生審美疲勞。
三、當代網絡綜藝節目的編輯思維創新策略
網絡綜藝節目制作是一個巨大的工程,無論是前期的內容選擇、節目流程設計,還是后期的節目剪輯,都需要編輯進行全面思考,這才能保證節目完整,且存在亮點。
(一)前期構想:突顯網絡綜藝節目特征,挖掘創新角度
網絡綜藝節目在前期準備階段就需要有編輯思維,專業人士經常強調在視頻制作過程中,拍攝思維和剪輯思維是一致的、策劃思維和拍攝思維也是一致的,這樣才能保證節目的完整性。
節目制作前期應該充分考慮網絡綜藝節目的特征。綜藝節目的功能為寓教于樂,使觀眾在觀看節目的過程中獲得精神的放松。但網絡傳播的特性決定了網絡綜藝節目的內容要“吸睛”,只有這樣才能使觀眾在眾多網絡視頻中選擇這個網絡綜藝節目。芒果TV推出的網絡綜藝節目《婆婆和媽媽》通過展現四組明星夫妻與婆婆或岳母的相處,引發觀眾對于婚姻、親情以及代際溝通的思考,將現實生活中的事件以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使得節目更加具有人情味和煙火氣息。該節目將明星作為拍攝對象,觀眾對明星家庭生活的好奇心理也是該節目一播出就取得較高關注度的重要因素。
(二)中期落實:聚焦觀眾需求設計節目環節
節目的流程設計離不開編輯思維,僅有節目的主題內容吸引觀眾還不夠,節目的流程和內容也要能夠引起觀眾的注意,使觀眾產生期待心理、加深觀眾的記憶,這樣才能擁有穩定的觀眾群。在眾多視頻中,觀眾情有獨鐘地“追”一個節目,說明此節目有獨特性。
愛奇藝自制網絡綜藝節目《中國新說唱》一開播就有一定熱度,這與節目流程設計密不可分。作為一個選秀節目,它有一定的賽制,通過海選、一對一淘汰賽、團隊淘汰賽以及總決賽一環扣一環的節目流程設計,給觀眾一種“看著偶像成長”的體驗,而幾位導師與隊員的表演也是吸引觀眾的亮點。
《中國新說唱》以團隊為單位進行比賽,相對于其他綜藝節目的個人賽,體現了團隊的力量,而說唱倡導的“和平與愛”也在這個過程中有所體現。節目設計兩個團隊進行評比,以大眾評委和專業評委一起投票決定結果,戰敗的一組需要在內部淘汰選手,而淘汰的選手又由導師進行選擇。這時,鏡頭會展現導師、觀眾、各位選手的態度,由此營造緊張的氛圍。對于最后的結果,觀眾可以在網絡上表明自己的態度觀點,這會形成話題,吸引更多的觀眾參與到節目中來。
(三)后期制作:運用蒙太奇思維排列組合鏡頭
后期剪輯離不開編輯思維的參與。就如編輯這個詞匯代表著不同的意義,它可以是名詞,指代人或專業職稱,也可以作為動詞,形容整理、加工的動作。后期剪輯中的編輯既是一種編輯技巧,同時也是一種思維。后期編輯思維指導著剪輯,其實就是對于鏡頭的排列組合。后期剪輯是對現有的素材進行選擇、加工、存儲、輸出,在此過程中運用編輯思維把各個鏡頭連接起來,使其銜接順暢、節奏恰當、韻律和諧。
《這!就是街舞》是一檔街舞選拔類節目,觀眾偏小眾,但這是一檔成功的網絡綜藝節目,擁有一定的熱度。該節目在后期編輯中運用了編輯思維,在第一季的總決賽中,兩位舞者進行一對一比賽,爭奪冠軍,現場氣氛熱烈。舞者需根據現場隨機播放的音樂輪流進行展示,在舞者展示的過程中,剪輯師運用全景、中景、近景、特寫等景別來展示舞者的舞姿,運用特寫來展示現場導師和其他舞者的面部表情,傳達情感、烘托氣氛。一個個鏡頭的組接使得節目整體和諧、流暢。
四、結語
從前期策劃的宏觀思維,到中期節目設計的邏輯思維,再到后期節目的創造思維,編輯思維貫穿網絡綜藝節目始終,起著重要的作用。網絡時代,網絡綜藝節目雖然存在節目內容相似、形式同質等問題,但是隨著編輯思維的熟練應用,網絡綜藝節目將會繼續蓬勃發展,為人們帶來一場場視聽盛宴。
(重慶師范大學)
作者簡介:朱麗瑩(1996-),女,內蒙古林西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廣播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