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園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開始追求美的享受。繪畫藝術是典型的視覺藝術。一幅好的繪畫作品能給人帶來美的感受,引起人們的共鳴。對于繪畫藝術的鑒賞者來說,由于受到審美標準、專業素養、知識層次等多方面的影響,其對于繪畫作品的鑒賞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本文將對繪畫作品鑒賞的意義以及目前經常使用的鑒賞方法進行簡要分析。
一、繪畫作品概述
提升繪畫藝術鑒賞水平的前提是人們必須要了解繪畫作品的存在形式,以及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一)繪畫藝術的內涵
繪畫是一個藝術創造的過程,通過色彩、線條、構圖、造型等多種元素將實物或者抽象實物呈現在二維平面上。繪畫藝術描繪的是色彩斑斕的美好畫面,蘊含著每個創作者的情感。
繪畫藝術的發展歷程十分漫長、曲折,與民族的發展歷史息息相關。比如盛唐時期,我國繪畫藝術發展到了頂峰。當時,我國社會經濟和文化高度發達,各民族關系融洽,與周邊許多國家往來頻繁,繪畫藝術呈現繁榮景象。這一時期的繪畫作品題材豐富,畫法也有了明顯創新。
(二)繪畫作品的呈現方式
現代社會中,繪畫作品隨處可見,除了展覽館、美術館展出的珍貴藝術畫作之外,小區宣傳欄的文化宣傳海報、商業區樓體上的大型彩繪作品、井蓋上的涂鴉、物品包裝上的趣味圖片都是繪畫作品。
隨著科技的日益發展,很多高科技元素也被應用到了繪畫作品創作中,計算機繪圖技術被研發,Photoshop、SAI、Painter等繪畫軟件可以完成繪畫作品的創作。現代科技也可以對繪畫作品進行數字化呈現,實施智能修復,這讓人們看到了很多日常生活中很難見到的繪畫作品。
二、繪畫藝術鑒賞的意義
(一)有助于提升創新能力
繪畫作品呈現了五彩斑斕的畫面,能夠為人們的生活增添許多色彩,裝飾人們的生活,美化人們的心靈。每一幅繪畫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是創作者獨特表現手法和思想情緒的融合。鑒賞者可以通過繪畫作品的顏色、構圖和內容,分析創作者獨特的表現手法,領悟創作者表達的情感。通過對作品的鑒賞獲得啟發和靈感,將其應用到自己所從事的領域中。比如,家具制造企業可以將繪畫中的獨特之處應用到家具制造中,建筑師可以將繪畫鑒賞的靈感應用到建筑物的設計和建造上。
(二)有助于提升審美能力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繪畫作品鑒賞是審美的過程。在鑒賞作品時,人們將自己的領悟和情感融入作品中,與創作者產生共鳴。繪畫藝術鑒賞工作能夠讓鑒賞者受到美的熏陶,更容易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而提升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同時也能提升綜合素質和修養,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三)有助于調節情緒
鑒賞繪畫作品的過程是欣賞美好事物的過程,對于鑒賞者的情緒有明顯的調節作用。比如,在情緒不佳的時候,通過鑒賞美術作品,人們能夠獲得審美體驗,將注意力集中在繪畫作品中,暫時忘掉不愉快的事情,調節、緩解不良情緒。
鑒賞美術作品需要了解其歷史背景以及人文背景,這有助于拓寬知識面,品味生活百味,讓自己的心胸更加寬廣,以包容的心態看待身邊的事物,不再斤斤計較。
三、鑒賞繪畫作品的方法
(一)對繪畫作品整體構圖和形態的鑒賞
繪畫作品鑒賞過程應當遵循由主體到局部的原則。首先要對繪畫作品的構圖和形態進行整體的鑒賞。繪畫作品的構圖要符合審美規律,合理把握畫面的分割方法、大小疏密、構圖形狀等。單單在透視構圖方法中,就有很多講究,比如中國水墨畫中有“三遠”之說:高遠、深遠、平遠;西方繪畫作品中有平行透視、三點透視、成角透視等。在構圖形狀的應用上:三角形構圖給人以穩定、平衡的感覺,“S”形的構圖則可以給人以流動、生動的縱深感。
對繪畫作品整體形態的鑒賞應當結合創作者的情感進行分析,有些作品是寫實的,需要分析構圖比例是否合理,表達了創作者怎樣的感情。但有時,創作者會對形態進行變形或夸張處理。比如愛德華·蒙克的作品《吶喊》中,人物做了藝術處理,通過這種手法來表現極端的孤獨和絕望之情。
(二)對繪畫作品色彩的鑒賞
色彩的運用是一般美感中最大眾化的形式,也是繪畫作品中最具沖擊力的情感表達要素。一般來講,紅色、橙色、黃色這類暖色調給人以溫暖、熱情、活潑的畫面質感,而藍色、綠色、紫色等冷色調則帶有平和、寧謐、神秘等情感色彩。
色彩的運用奠定了畫面的情感基調,很多畫家為了吸引觀眾,會使用大量的色彩提升畫面的關注度,這種方法常常用于展示型作品中,也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餐廳、商場、娛樂場所等都有這種繪畫作品烘托氛圍,吸引顧客。
最特殊的繪畫類型是中國畫,中國畫通過水墨丹青來表現色彩,沒有艷麗的色彩,僅通過顏色的深淺、濃淡變化展現畫面的氣韻,重視意境的表達。
(三)對繪畫作品點線面元素的鑒賞
點線面是繪畫語言。我國著名美學家宗白華說道:“西畫的線條是撫摸著肉體、顯露著凹凸,體貼輪廓以把握堅固的實體感覺;中國畫則以飄灑流暢的線紋,筆酣墨飽,自由組織,暗示物象的骨骼、氣勢與動向。”點線面是藝術家表達自我的主要方式,點線面元素往往與作品的形、色、體共存。比如,中國畫中的線條所表現的內容十分豐富,中鋒運筆的線條靈活且富有彈性,似楊枝柳條;側鋒挫筆的線條干澀且厚重,如懸崖巖壁,又似枯樹;曲線給人優柔連綿的感覺;直線則給人堅挺剛強之感。鑒賞油畫作品的過程也是通過線條、用筆等因素來判斷畫作的質量。
(四)對繪畫作品意境和情感的鑒賞
對繪畫作品意境和情感的鑒賞是更高層次的鑒賞過程,鑒賞者需要通過畫面,體會作品的內涵。很多作品的意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比如,我國畫家潘天壽精于寫意花鳥和山水,落筆大膽,畫面靈動,氣勢磅礴,這與作者的經歷、所處的時代有很大的聯系。歐洲的美術作品中有很多體現了宗教色彩,比如《最后的晚餐》《大衛》等,這與西方國家的政治文化背景有關。
情感鑒賞對于寫意作品和表現主義作品是通用的,沒有一幅作品是單純的寫實,都是通過作品表達創作者的感情。但是情感鑒賞對于鑒賞者的專業性、人文歷史知識以及領悟力有著較高的要求。
四、結語
繪畫藝術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生活中隨處可見繪畫作品,比如美術館或展覽館中高雅的油畫、珍貴的國畫,商場的宣傳海報,以及墻體、地面的涂鴉作品等。鑒賞者要通過對繪畫作品的構圖、色彩、點線面、情感等闡釋,掌握不同的鑒賞方法,提高審美鑒賞能力。
(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