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晗
書籍設計是一門藝術,可以說,書籍設計展現的是一個國家的文化水平和工藝水平。要想讓我國的圖書設計展現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蘊和文化特色,就必須傳承和創新我國的傳統元素。
一、書籍設計中蘊含的傳統元素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當中,傳統元素有著豐富的內涵。而在書籍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體現在書籍的裝幀版式上。
我國的書籍裝幀樣式眾多,有蝴蝶式、經折式、卷軸式、包背式、旋風式以及線裝等。這些書籍裝幀樣式帶給人一種古典美,讀者看到書籍之后,不由得發出感嘆,想對書籍展開更深層次的探究。
書籍是用來傳承文化的,不一樣的文化都可以利用書籍加以展現。比如佛家作品體現出禪意,有一種空靈的美;儒家作品體現的是和諧、典雅;道家作品體現出“天人合一”的自然意境。一般情況下,當人們面對這些代表不同文化的典籍時,第一眼在意的是這些書籍的裝幀樣式。
我國古代盛傳的一句話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由此可以看出,古代的讀書人是很受人尊重的,書籍是具有極高價值的。我國古代的讀書人有一種濃厚的書卷氣息,而書籍本身也有其獨特的味道。
現階段,書店中銷售的大部分是膠裝書,線裝書很少,且書籍的封面也無法很好地凸顯特色。大部分書籍經過了多種現代工藝的處理之后,讓人感到浮夸和膚淺,這是因為沒有重視傳統元素在書籍設計中的應用,無法體現深刻的文化內涵。
二、傳統元素在書籍設計中的運用
(一)現代書籍與古代書籍的不同
現代書籍與古代書籍有很多不同之處。從封面上看,現在大部分的膠裝書會在封面注明書名、作者、出版社,還會繪制一些圖案,寫上一些推薦的話;古代書籍的封面大多是以單色為基調,通常沒有圖案,看起來簡潔明了。從字體上看,現代書籍的字體采用比較規范的印刷體,這與古典書籍上的手寫體不同。從內容上看,現代書籍的內容不只是文字描述,還穿插了一些與內容有關的圖片,這有利于讀者更好地感悟其中的內涵;古代書籍基本通篇都是文字,沒有插圖。
從表面上看,現代書籍和傳統書籍有很大的不同,但經過細致的觀察可以發現,現代書籍中也存在傳統元素。書籍封面以及書中繪制的圖案大部分與內容有一定的聯系,比如,古詩詞類書籍中有很多意境深遠的國畫,還有手繪畫,這些圖畫與文中的內容有關聯,可以使讀者產生聯想,更好地理解文中內容。
(二)傳統圖畫元素在現代書籍設計中的應用
如今,富有民間鄉土氣息且具有獨特風貌的年畫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中。隨著時代的發展,年畫的題材更加豐富,主要為北方流行的歷史故事以及各種吉祥圖畫,風格粗獷,色彩鮮艷濃重、黑白分明。如果把這些傳統文化元素運用到現代書籍設計中,會使書籍的文化氣息更濃郁,視覺沖擊力更強烈,更具有歷史厚重感。
現代設計觀念認為,書籍設計不是在書籍外表將傳統裝飾元素機械疊加,而是對書籍的整體形式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視覺形象設計。目前有一些書籍設計作品就是將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創新融合,既體現了傳統文化特征,又融入現代裝幀設計中明快的色調,整個設計清新高雅,富有時代美感。比如,鄧中和設計的《子夜(手跡本)》,就是將傳統書籍形態與現代設計觀念相融合的成功之作,書籍的封面、用色、圖形、用材等方面均突破了傳統書籍的固有模式,創新中蘊含著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2004年,《梅蘭芳(藏)戲曲史料圖畫集》在德國萊比錫“世界最美的書”評選中獲得金獎。這本書采用我國傳統書籍的線裝方式,書籍封面展現的是經典戲曲內容,運用了燙金工藝,并使用了凹版印刷。這些工藝的運用不會讓整體美感受到影響,也不會與書籍內容不協調,而是讓讀者感受到了濃厚的文化底蘊以及中國圖書獨有的裝幀藝術。
(三)傳統裝飾紋樣在現代圖書設計中的應用
書籍設計要重視對傳統元素的運用,要滿足讀者的審美需求和求知欲。書籍設計需要從傳統理念和傳統元素著手,進一步展現中華文化,給讀者帶來愉悅的閱讀體驗。在中國早期書籍裝幀中,從封面到內文都使用了大量裝飾紋樣。這些書籍設計既符合圖書內容的需要,使書籍整體得到有力的襯托,又不失情趣文雅,真正達到圖書內容與裝飾紋樣渾然一體的設計境界,使人感受到意境與心境巧妙融合的奧妙。
三、書籍設計中的文化傳承
書籍設計有多種多樣的方式。我國文化典籍的設計重點要放在傳統文化方面,提高視覺效果,展現書籍的書香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經歷歲月的洗禮而流傳至今,發出不可磨滅的光芒。
(一)吸收傳統文化的精髓
人們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也要適當進行一些改進和創新。藝術設計需要將精神內涵和客觀事物融合在一起,書籍設計也是如此。書籍從始至終都是和文化緊緊聯系在一起的。書籍設計需將民族文化作為前提,從中汲取深厚的文化內涵,從而設計出最具魅力和最讓讀者喜愛的書籍。
(二)針對讀者心理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
書籍版式設計是書籍設計中的重要環節。設計者要對讀者展開深入的研究,將空間結構、色彩融合、圖形運用和文字編輯等元素在版面上科學搭配、組合,使讀者和書籍進行良好的互動,這有利于讀者感受書籍的文化底蘊。我國傳統書籍的封面只有書名和題簽,以單色為基調,很少裝飾圖案或者其他內容,整個版面看起來十分典雅深邃,這與現代書籍的封面設計截然不同。
(三)具有時代特征
書籍設計要具有時代特征,能夠體現時代風范。書籍設計要懂得以簡馭繁,給讀者留下思考的空間,不能過于虛夸而使讀者浮想聯翩。現代書籍設計更重視打造強烈的視覺效果,從而使讀者能夠從琳瑯滿目的圖書中看見它。但也有很多看起來并不顯眼的書籍得到了眾多讀者的喜愛,這表明書籍設計不能只將重點集中在色彩搭配上,還需要提升內涵,突出圖書本身的韻味。
(四)靈活運用留白手法
中國傳統文化注重留白,這種手法往往運用在古詩詞和水墨畫當中,能夠給讀者留下思考的空間。書籍設計也可以靈活運用留白,來體現文字需要傳達的思想。留白不只是留出余地供讀者思考,還能夠讓讀者感到輕松愉悅,并且留白可以更清晰、明確地表達書籍內容。
(五)將傳統與現代融合起來
傳統和現代并不是完全對立的。大部分書籍能夠合理地將傳統與現代融合在一起。人們要深刻了解傳統文化的價值所在,要在民族文化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和創新,在書籍設計中體現獨有的中國民族特色。只是單純地繼承本民族文化并不可取,還需要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吸取全新的文化內容,對書籍設計進行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只重視本民族文化或者過于崇拜國外的文化都是不可取的,只有將各民族優秀文化匯集起來,提取精華,才能促進自身的發展。
四、結語
書籍設計中涉及的傳統元素代表著一種文化、一種思想理念,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積淀的文化內涵和底蘊。要將民族文化作為前提,從中汲取深厚的文化內涵以及智慧,設計出最具魅力和最讓讀者喜愛的書籍。
(吉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教材出版事業部)
作者簡介:李晗(1971-),女,吉林長春人,本科,副編審,研究方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