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錚
觀看電影《建國大業》是在我們第一次軍訓期間,美妙的軍旅生活幻想早已被汗水浸泡的衣服和站到麻木的雙腿擊破了,只能苦苦捱著。
軍訓的第三天,我們開始慢慢適應了,軍官看起來似乎沒那么兇神惡煞了,竟大發慈悲說給我們放部電影。這部電影便是《建國大業》,講的是1947年,毛澤東與蔣介石開了一場和平會議,商談共同對抗外國侵略者。當時中國大概分為兩大主要勢力——共產黨與國民黨,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想要一黨專制,于是便開始了對共產黨重要人物的圍截傷害,共產黨當然不能妥協,因為他們手里攥的是全中國人民的未來。
大戰開啟,共產黨與國民黨的戰爭每一步都是艱難的選擇,“贏了,滿盤皆活;輸了,局勢就復雜了。”毛澤東是共產黨的主席,他的每一個決定都關系著共產黨的興亡,他是堅定的,但也同樣是緊張擔憂的。當有重要戰役的情報沒有傳到時,他便跑到屋頂上,眺望著信息傳來的方向,甚至一個問題問了周恩來五遍,對于勝利的渴望誰還能比他更強呢?
而當得知國民黨反動派的55萬大軍被紅軍全部吞掉后,中央領導們擺酒席慶賀,于是,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一齊喝酒,一齊歡笑!他們摟在一塊兒放聲高歌,幾十年的苦難在眼前回放:五次圍剿、突破封鎖線、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無數人的生命換來革命轉折的這一刻,他們哭了,又笑了。
電影結束字幕緩緩出來時,突然之間,我明白了教官的鞭策和軍訓的意義了:想告訴我們今天的幸福是來之不易的,李先生被槍殺,老郭被炸死,王先生被活活燒死,還有無數烈士為了今天的美好離開了人世,落后就會挨打,少年強則國強,唯有我們努力、發奮,才會讓我們的國家繁榮強大,才會有人民的幸福生活。
多少年前,有一個校長問他的學生:孩子們,你們為什么而讀書啊?有的孩子說為升官,有的說為發財,有一個孩子站起來鄭重地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大家知道說這句話的人是誰嗎?是的,是我們的周恩來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回答得多好啊!對,我的信仰是祖國,我的理想便是“為祖國之強大而奮斗”。
(指導教師:吳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