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即鋒
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要“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注重教育實效,實現知行合一”。國家領導人強調:“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
基于小學隨遷子女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結合假期學生居家學習實際,就如何有效提高中高年級學生勞動意識技能進行了針對性探索,形成了提高小學隨遷子女勞動意識技能的“四步曲”。
第一步:制訂“我的居家勞動計劃書”
假期中,如何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勞動狀態,持續不斷地進行居家勞動呢?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實施居家勞動之初,根據老師提供的居家勞動計劃書模板,結合自己家中所提供的勞動資源實際,學生和家長一起制訂居家勞動計劃書,將自己每天的勞動內容、勞動時間、自我評價和家長評價制作成表格的形式,張貼在自己書桌旁,使每天的勞動“有章可循”。“勞動計劃書”有效引導督促學生堅持每天勞動,按時完成勞動任務,同時做好記錄。嚴格執行勞動計劃書規定,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第二步:每天居家勞動班級群里打卡
假期中,雖然每個學生都制訂了居家勞動計劃書,但對計劃的執行和堅持情況如何呢?學生是不是養成了每天勞動的好習慣?如何記錄自己每天的勞動足跡呢?
對此,在居家勞動計劃書實施一周后,我們跟進開展了“勞動拍照、網上打卡”——線上晾曬居家勞動的活動。通過每天打卡來督促學生持續堅持居家勞動。在家長的協助下,對某一項居家勞動過程或勞動成果進行拍照后,上傳到班級QQ群進行打卡。教師根據學生的打卡情況,及時進行表揚評價,激發學生的勞動打卡積極性。家長也積極配合,每天督促、拍照。勞動打卡,學生、家長積極參與勞動,促使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勞動習慣,每天完成一項勞動,成為日常生活的必需。
第三步:錄制“最拿手勞動技能”視頻
數字技術時代,錄制視頻便捷。組織學生以視頻的形式直觀形象地再現居家勞動場景,既可以提高學生勞動的積極主動性,也便于班級內學生間分享及有效勞動舉措的推廣。
為此,在居家勞動實施一個月后,我們又組織學生錄制個人“最拿手勞動技能”視頻。該活動要求每一名學生在家長的指導下,結合自己最感興趣、最拿手的一項勞動技能,錄制成視頻。全體學生興趣高漲,積極參加。學生錄制的勞動視頻內容廣泛,主要包括了搟水餃皮兒、包水餃、手搟面、自制三明治、做花樣面點、炒菜、涼拌菜等食品加工類,還有洗衣服、掃地擦地、洗碗、整理床鋪等家務勞動類。錄制勞動視頻,可以完整地展現學生勞動的過程,反映學生勞動技能的熟練程度。有的學生自我要求高,反復錄制多次,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第四步:招募“校內勞動微課”代言人
開學后,如何將學生在居家勞動中形成的勞動意識和能力有效轉接到校內勞動中?如何發揮居家勞動技能水平高的學生的輻射引領作用呢?
為此,我們又開展了招募“校內勞動微課”代言人活動。代言人是校內某項常用勞動技能的佼佼者,要能夠將其勞動技能詳細、熟練地介紹出來。首先,班級發布海報,公開招募遴選。遴選的過程也是學生再次提升自身勞動技能水平的過程。其次,個人積極準備。被選定的代言人精神高漲,信心滿滿,積極撰寫“劇本”,精心推敲介紹的每一句話,反復演練每一個動作,還多次請教有經驗的老師,并反復進行實地操作訓練。最后,在老師的指導下錄制勞動技能微課。每一名參與拍攝的學生認真對待,反復練習,只為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留下精彩的勞動技能給其他學生提供借鑒。錄制“校內勞動微課”,代言人要一邊錄制一邊介紹,對學生來說真的是一種考驗,看是簡單的一項勞動,拍攝起來真的不容易。經過師生共同努力,先后錄制了涮洗拖把、掃地、擦黑板、懸掛衛生工具、清掃廁所等8類校內典型勞動技能微課。這8名校內勞動技能微課代言人也就成了班級8類勞動的“大咖”。在日常,他們承擔起培訓指導班內其他同學科學勞動的重任,又協助老師開展日常勞動評價。
實施“四步曲”以來,大幅提升了隨遷子女學生的勞動意識和技能,得到了家長的支持和贊揚。學生崔××媽媽在微信朋友圈中這樣寫道:“假期中,我家小妞學會了一些居家技能,小妞自己在家做的中午飯,吃完后,自己把廚房鍋碗洗完收拾干凈,為娘的覺得很欣慰。”開學以來,學生在校內主動勞動、積極勞動蔚然成風。每天早上、中午、下午,教室內、走廊里、衛生區隨處可見學生忙碌的身影,他們熟練的勞動技能和勞動習慣,經常得到老師們的稱贊:“五年級二班學生涮洗的拖把比老師涮洗的都干凈”“五年級二班學生每次都把涮洗后的拖把擰干,水池外一滴水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