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紅武 文
2021年12月10日,睿安(遼寧)智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車軸集成安全智能監測系統”和“汽車輪胎安全預警系統”在由商用汽車雜志社主辦、卓眾商用車承辦的首屆(2021)中國商用車創新盛典上,獲得了首屆(2021)中國商用車創新獎-創新技術獎榮譽稱號。評委會和網友們對睿安(遼寧)智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睿安智能裝備)為推動中國汽車安全水平提升所做的特別創新和突出貢獻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評委會給出的獲獎詞是:“睿安智能裝備研發的‘車軸安全智能監測系統’解決了汽車安全的許多‘痛點’,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智能監測、提前干預,避免車輛發生事故;研發的‘汽車輪胎安全預警系統’是以數字處理器為平臺,研發出的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新一代智能產品,采用了多輪地址編碼分類、全車界面顯示,安裝方便、實用。這2款產品已與北斗行車記錄儀平臺及第三方監管平臺功能相結合?!?/p>
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完善預防控制體系,有效防控系統性風險”。我國高速公路發展迅速,既提高了運輸時效,也促進了貨運車輛產業和物流產業的發展;但為了追求“運輸時效”,貨運車輛超速、超載、疲勞駕駛等因素,導致重大事故頻發(危險品運輸車、轎車運輸車、冷鏈運輸車等),損失慘重。有數據顯示,在我國90%的交通事故中,人為因素主要是“疲勞駕駛和超速”,車輛因素主要是“制動失靈和爆胎”。

睿安智能裝備“車軸集成安全智能監測系統”和“汽車輪胎安全預警系統” 榮獲首屆(2021)中國商用車創新獎-創新技術獎

睿安智能裝備的車軸集成安全智能監測系統(AlSMS)產品

睿安智能裝備的AlSMS功能展示
睿安智能裝備通過大量的車輛事故分析,發現事故車輛主要集中在行駛中與車輪相關聯的制動片磨損、制動鼓(盤)溫度/軸承溫度過高,輪胎胎壓/胎溫偏高,制動氣壓罐/ABS異常等裝備問題上;于是,通過技術創新,研發出的“車軸安全智能監測系統(AlSMS)”實現了對胎壓/胎溫、車軸軸承溫度、制動片磨損、橋轂和制動盤面溫度等進行實時監測和預警,并實現了對氣壓罐的智能控制,徹底解決了運輸行業的許多“安全痛點”。

睿安智能裝備AlSMS裝車示例
據介紹,睿安智能裝備“車軸安全智能監測系統(AlSMS)”是利用傳感器技術、微集成電路技術、嵌入式計算機技術、RFID技術、特種材料工藝,結合汽車結構、北斗系統、移動5G、互聯網技術研發成功的新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具有輪胎胎壓、胎溫監測、制動鼓高溫監測、制動片磨損監測、制動盤高溫監測、軸溫監測、制動片行駛里程計數和軸承間隙調整等功能,實現定位、定量、定性智能監測,提前干預,避免車輛發生事故,從根源上徹底解決了運輸行業的許多“安全痛點”,社會效益巨大,適用于各類半掛車、卡車、客車,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汽車輪胎安全預警系統(TPMS,也稱:輪胎氣壓監測系統)作為主動安全產品之一,我國已有多個標準要求裝備。例如,強制性國標GB 26149-2017 《乘用車輪胎氣壓監測系統的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替代推薦性標準GB/T 26149-2010),要求發動機中置且寬高比≤0.9的乘用車,新申請公告車型自2020年1月1日裝備,已獲公告車型自2021年1月1日裝備;其他乘用車相應比上早1年裝備。2017年修訂發布的強制性國標GB 7258-2017《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9.2.4)要求:專用校車、車長>9 m的未設置乘客站立區的客車,以及總質量>3 500 kg的危險貨物運輸貨車,(自2020年1月1日起)其轉向輪應裝備輪胎爆胎應急防護裝置。此外,交通運輸行業標準JT/T 1178.1-2018《營運貨車安全技術條件 第1部分:載貨汽車》、JT/T 1178.2-2019《營運貨車安全技術條件 第2部分:牽引車輛與掛車》也都有裝備輪胎氣壓檢測系統(TPMS)的要求;2018年11月,交通運輸部曾經公布行業標準《客車輪胎氣壓監測系統(TPMS)》(征求意見稿),但至今未見正式發布。由此看出,各種車輛對裝備TPMS已經出現剛性需求,市場空間巨大。
據介紹,睿安智能裝備“汽車輪胎安全預警系統(TPMS)”,是以數字處理器為平臺研發設計的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新一代智能產品,已與北斗行車記錄儀平臺功能相結合,實現了與多輪危險品運輸車、多輪貨車、校車、工程車等車型技術的整合;重點研究智慧輪胎與主動安全相結合,大數據動態監控平臺的系統開發。據介紹,目前世界各國有關胎壓監測產品的強制性標準及應用,大都將重點放在了乘用車上;而在商用車領域,特別是大中型客車、中重型卡車的胎壓監測系統在技術解決方案上還存在較多難點。睿安智能裝備針對傳感器,在胎壓功能基礎上增加了胎溫、供電電池電量檢測;對射頻結構,無線傳輸的靈敏度、穩定性、功耗,供電電池使用年限,多輪地址編碼分類,半掛牽引車與掛車分離再結合,全車界面顯示,不同功能串口協議匹配等問題實現了集中突破,提高了系統接收器的識別率,在應用上主要提高了安全性、穩定性和實用性。

睿安智能裝備TPMS應用示例
(1)“車軸安全智能監測系統”解決了汽車安全“痛點”,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智能監測,提前干預,避免車輛發生事故;
(2)“汽車輪胎安全預警系統”采用了多輪地址編碼分類,全車界面顯示,安裝方便實用;利用傳感器技術和微集成電路(Mems)技術,確保產品質量可靠。
(3)該2款產品已實現與北斗行車記錄儀平臺及第三方監管平臺功能相結合。出廠前裝,從源頭上預防和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引導用戶解除安全隱患。
(4)目前該項目產品開發已進入產出階段。
我國汽車保有量在持續增加,帶來了道路交通事故數量居高不下。公安部統計顯示,道路交通事故在各類事故中所造成的傷亡比例高達9成,其中90%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來自超速、疲勞駕駛等人為失誤,以及爆胎、制動失靈等汽車自身故障。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出行安全需求的不斷提升,汽車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已發展到了智能安全的全新時代,智能安全為交通安全發展帶來了歷史機遇。
結語:我們正處在一個科學技術深刻變革的時代,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加速突破,制造技術向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能源技術革命蓄勢待發。如何在變革的時代重塑未來?答案是創新。創新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力量所在。唯有創新,才能在行業競爭中取勝;唯有創新,才能在時代變化中領先。
交通運輸部《數字交通發展規劃綱要》提出2025、2035年目標
2019年7月25日,交通運輸部印發的《數字交通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到2025年,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和運載裝備全要素、全周期的數字化升級邁出新步伐,數字化采集體系和網絡化傳輸體系基本形成。交通運輸成為北斗導航的民用主行業,第五代移動通信(5G)等公網和新一代衛星通信系統初步實現行業應用。交通運輸大數據應用水平大幅提升,出行信息服務全程覆蓋,物流服務平臺化和一體化進入新階段,行業治理和公共服務能力顯著提升。交通與汽車、電子、軟件、通信、互聯網服務等產業深度融合,新業態和新技術應用水平保持世界先進。
到2035年,交通基礎設施完成全要素、全周期數字化,天地一體的交通控制網基本形成,按需獲取的即時出行服務廣泛應用。我國成為數字交通領域國際標準的主要制訂者或參與者,數字交通產業整體競爭能力全球領先。
對于載運工具和作業裝備,《規劃》提出:構建載運工具、基礎設施、通行環境互聯的交通控制網基礎云平臺。鼓勵具備多維感知、高精度定位、智能網聯功能的終端設備應用,提升載運工具遠程監測、故障診斷、風險預警、優化控制等能力。推動自動駕駛與車路協同技術研發,開展專用測試場地建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