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峰 文
2021年10月15日,為慶賀第2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線上+線下)在北京舉行(2021年10月14—16日),全面展示我國交通建設的發展成就,中國郵政(全稱: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特別發行了《交通可持續發展》特種郵票一套4枚(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首發式),單枚郵票面值1.20元(規格:60×30 mm),全套郵票面值4.80元,發行量650萬套。該套郵票分別展示了我國在綜合交通、交通扶貧、綠色發展、開放合作等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同日,中國集郵有限公司還特別發行了《交通可持續發展》首日封1套2枚(規格:220×110 mm)。
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pment)是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一個新概念。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第一次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20世紀7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開始意識到不可持續發展給整個世界帶來的危害,遂思考改變之法。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中第一次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

2021年10月15日,中國郵政特別發行《交通可持續發展》特種郵票一套4枚
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滿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換言之即,經濟、社會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它們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是最早提出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國家之一,20多年來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交通運輸作為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點。我國一直非常重視交通發展,且始終秉持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與自然生態和諧共生的理念,以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為根本目的,為推動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做出了歷史性貢獻。特別是中共十八大(2012年11月8日在京召開)以來,我國交通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進入了基礎設施發展、服務水平提高和轉型發展的黃金時期,邁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同時與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快速縮小,基礎設施網絡規模穩居世界前列,科技創新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交通運輸工具研發生產能力和保有量以及運輸服務保障能力名列世界前茅,行業現代治理能力大幅躍升,一個走向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正展現在世界面前。
根據2020年12月22日國新辦發布的《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交通發展創下多個世界第一,正加速向交通強國邁進:截至2019年底,①全國鐵路營業里程13.9萬km,其中高鐵達到3.5萬km(預計2020年末,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4.6萬km,其中高速鐵路3.8萬km);②全國公路里程達到501.3萬km,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5萬km,居世界第一;③中國在建和在役公路橋梁、隧道總規模世界第一;④我國內河航道通航里程12.7萬km,居世界第一;⑤快遞業務量保持強勁增長態勢,連續6年居世界第一;⑥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均據世界第一;⑦京張高鐵成為世界首條采用北斗衛星系統并實現自動駕駛等功能的智能高鐵。另據統計,2020年,中國汽車銷量2 531.1萬輛,連續12年蟬聯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136.7萬輛,連續6年位居世界第一。
據介紹,為全面展示我國交通建設的發展成就,中國郵政特別發行的《交通可持續發展》特種郵票(1套4枚)圖案采用手繪方式予以表現,其所展現的內容如下:
第1枚郵票(4-1)T“綜合交通”:郵票畫面由高鐵、公路、機場、客機、郵輪等現代化交通工具及設施組成,體現了高效便捷的現代化、立體化交通網絡。畫面中,各種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和交通設施互相交織,形成一個現代化綜合交通網絡,體現了我國現代化交通運輸體系的建設成就;現代化的綜合交通有利于加速經濟發展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這枚郵票的設計重點就是體現我國現代化綜合交通的建設成就。大家熟悉的大興機場航站樓、復興號動車組、C919客機等均出現在郵票畫面中。

第1枚郵票(4-1)T“綜合交通”
第2枚郵票(4-2)T“交通扶貧”:主要表現了通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貧困落后地區打開對外連接的通道,進而促進經濟發展和減貧。郵票畫面以高黎貢山獨龍江公路隧道(全長6.68 km)為原型,結合山區地貌以及往來的物資運輸車輛、少數民族村落和人群等元素進行設計繪制。畫面上,前景是高黎貢山隧道,一輛滿載山區農產品的貨車正駛出隧道,促進當地經濟對外發展;同時一輛郵政貨車正駛入隧道,將各地物資運入山區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遠景為連綿的山脈,一條河流穿山而過,河畔是美麗的山區村落、小鎮,既體現了山區的美麗風光、又展現了現代化交通建設給山區帶來了經濟繁榮,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

第2枚郵票(4-2)T“交通扶貧”
第3枚郵票(4-3)T“綠色發展”:以港珠澳大橋和中華白海豚、電動公共汽車和充電站、自行車、快遞車輛等元素進行畫面組合,反映資源集約利用、提高單位面積土地利用率和交通設施建設環保意識、綠色出行等綠色發展觀念。郵票畫面上,前景為一輛正在充電站充電的公共士,遠處道路是年輕人騎自行車綠色出行,快遞小哥騎電動三輪車運送快遞,背景為港珠澳大橋,車輛穿梭其中;港珠澳人橋節約了運輸時間與成本,加快了各地間的溝通,減少了車輛往返的里程,體現了資源集約利用的環保意識。郵票畫面上,遠方的海面躍起了2只中華白海豚。為了保護中華白海豚,港珠澳大橋建設時進行了優化設計,體現了保護生態環境的綠色理念。

第3枚郵票(4-3)T“綠色發展”
第4枚郵票(4-4)T“開放合作”:以上海洋山港、遠洋貨輪、中歐班列等為原型設計組合畫面,反映了我國交通運輸"走出去”的開放合作發展理念。郵票畫面上,前景為一列滿載貨物正在通過國門的列車,中歐班列提升了中國的影響力,國際合作日益密切,沿途國家經貿交往日益活躍,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發展和交流;背景為繁忙的上海洋山港碼頭,碼頭堆滿來自世界各地的集裝箱,體現了我國開放合作的成果。一群海鷗翱翔在海港,渲染了畫面氣氛。

第4枚郵票(4-4)T“開放合作”
專業人士認為,這套郵票的設計難點主要是要將眾多交通工具、各類交通設施以及場景融合在一個畫面中并使之協調;畫面不僅前后層次錯落有致,還體現出發展的氣魄與動力。設計這套郵票,在很多元素選擇上需要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背景,選擇什么元素能夠更好地體現郵票主題,十分關鍵。
2021年10月15日,為配合《交通可持續發展》特種郵票發行,中國集郵有限公司特別發行《交通可持續發展》首日封1套2枚(每枚規格:220×110 mm),編號PF2021-24,蓋銷首日戳。
首日封第1枚:正面右上角粘貼了前2枚郵票——綜合交通和交通扶貧;左下角畫面展現了海陸空3個領域的交通工具(輪船、飛機、高鐵和裝滿了農副產品的貨車和代表了普遍服務的中國郵政快遞車,遠處還有綠水青山下的村落。
《修訂稿》第九章第五十七條對“成本核算”概念的界定不嚴密。高等學校教育成本核算是一個依次經過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四個環節的過程。教育成本核算本身是一項工作過程,不是方法,實際上是一個將費用歸集和分配到成本對象的過程,應當結合高等學校特點和管理需求,將費用按其用途歸集、分配和計算,具體核算包括多種方法?!缎抻喐濉返谖迨邨l對“成本核算”概念的表述:“成本核算是指按照核算對象將高等學校業務活動中所發生的各種費用進行歸集、分配和計算的方法?!惫P者建議修改為:“成本核算是指按照核算對象將高等學校業務活動中所發生的各種費用進行歸集、分配,計算出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過程”。
首日封第2枚:正面右上角粘貼了后2枚郵票——綠色發展和開放合作;左下角畫面展現了新能源汽車、自行車等具有環保性質的交通工具,以及代表進出口貿易的貨船。首日戳展現了地球和飛機圖案以及“交通可持續發展”“2021.10.15 中國”字樣,表現出國際交通發展的主題。
鏈接1
關于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
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是聯合國就可持續交通舉行的全球性會議。2016年11月26—27日,首屆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在土庫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舉行;第2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原定于2020年5月5—7日在北京舉行,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推遲至2021年10月14—16日舉行。
2021年10月14—16日,第2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出席10月14日大會開幕式并發表題為《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闊步前行》的主旨講話,強調堅持開放聯動,堅持共同發展,堅持創新驅動,堅持生態優先,堅持多邊主義,書寫基礎設施聯通、貿易投資暢通、文明交融溝通的新篇章。
(凌 雪)


首日封第1枚(上)、第2枚(下)

首日封背面(第1、2枚相同)
鏈接2
中國長度前10名的公路隧道
隨著社會經濟和生產的發展,高速公路大量出現,對道路的修建技術提出了較高標準,要求線路順直、坡度平緩、路面寬敞等,因此在道路穿越山區時,過去盤山繞行的方案多改為隧道方案。下面盤點一下“基建狂魔”中國最長的排名前10的公路隧道(截至2018年),其中大部分位于我國西北、西南地區,且基本都是高速公路隧道,長度均超過11 km。
(1)陜西,西康高速公路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18.02 km)。這是中國自行設計施工的世界最長的雙洞單向公路隧道,北起西安市長安區青岔,南至商洛市所轄的作水縣營盤鎮,是國家規劃的包頭至北海、銀川至武漢兩條公路西部大通道共用的"咽喉工程";是溝通黃河經濟圈與長江經濟圈的交通樞紐,也是陜西“3縱四橫五輻射”公路網西安至安康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長18.02 km,雙洞總長36.04 km,是目前中國最長的公路隧道。
(2)四川,涼山州錦屏山隧道(17.90 km):該隧道工程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鹽源、冕寧縣交界處的雅礱江干流上,處于三大河灣之一的錦屏大河灣的中間。2008年8月8日,2條長約17.90 km的平行單車道隧道成功實現雙洞貫通。錦屏山隧道的貫通,使錦屏一、二級水電站以最短的距離有機地連成一體。
(3)四川-陜西,巴陜高速米倉山隧道(13.81 km):米倉山隧道是巴陜高速中的控制性項目,隧道進口位于陜西省漢中市南鄭縣小南海鎮小壩附近,出口位于巴中市南江縣關壩鄉,將從米倉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玉泉、大壩國有林場地下穿“場”而過。米倉山隧道全長13.81 km ,其中陜境3 km,川境10.8 km。2018年8月,米倉山隧道順利實現全線貫通。
(4)山西,太古高速公路西山特長隧道(13.65 km):太古高速公路西山隧道群總長15 km,其中,西山特長隧道長13.65 km,西山2號隧道長1.4 km,兩隧道進出口最小距離180 m,該隧道于2012年10月主體貫通。
(5)四川,雅康高速新二郎山隧道(13.459 km):雅康高速新二郎山隧道 ,全長1萬3 459 m,穿越二郎山,是我國高海拔地區長度最長的高速公路隧道。連接雅安市天全縣和甘孜州瀘定縣,是成都平原進入甘孜藏區第一座高速公路特長隧道,被譽為“川藏第一隧”。2017年9月貫通。

我國目前最長的公路隧道(單洞長度18 020 m)——終南山公路隧道和我國最長的鐵路隧道——西康鐵路秦嶺隧道
(6)山西,長平高速虹梯關隧道(13.100 km):長平高速虹梯關隧道為兩洞隧道,其左、右線長度分別為13.122 km和13.098 km。虹梯關隧道處于山西省平順縣虹梯關鄉與河南林州市之間,于2009年6月動工建設,2013年9月正式竣工通車。
(7)臺灣,蔣渭水高速公路雪山隧道(12.9 km):雪山隧道舊稱坪林隧道,是臺灣最長的公路隧道,位在蔣渭水高速公路(國道五號,又稱北宜高速公路)坪林至頭城段之間。由3座獨立的隧道組成:導坑、西行線及東行線,全長共12.9 km。
(8)甘肅,寶天高速麥積山特長隧道(12.29 km):麥積山隧道為連接陜西寶雞和甘肅天水的寶天高速公路的頭號控制性工程,麥積山隧道位于甘肅天水市麥積區境內,隧道全長12.29 km。該工程于2005年12月開工,2009年6月3日全線貫通。
(9)山西,和榆高速公路云山特長隧道(11.387 km):和榆高速公路左權至和順段云山特長隧道位于左權縣城東北5 km處,橫穿太行山脈西翼的陽曲山東南延,設計為分離式隧道,全長11.387 km,于2014年11月11日順利貫通。
(10)陜西,包茂高速包家山隧道(11.20 km):包家山隧道全長11.2 km,位于小河至安康的小康高速公路的咽喉部位,是最艱巨的工程地段之一。該隧道進口位于旬陽縣桐木溝,出口位于漢濱區茨溝鎮路家溝口,穿越南秦嶺山脈的青山和玉皇山兩道山峰。
(凌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