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舒婷
【摘? 要】新能源企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形勢。面對新形勢,新能源企業應從發展理念、商業模式、管理方式和創效動力4個方面提質升級,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
【Abstract】New energy enterprises are facing a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situation. Facing the new situation, new energy enterprises should improve and upgrade from four aspects: development concept, business mode, management mode and efficiency motivation, so as to realize their ow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關鍵詞】綠色發展;新能源企業;提質增效;升級
【Keywords】green development; new energy enterprises; improv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upgrading
【中圖分類號】F426?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1)06-0092-02
1 新形勢下新能源企業發展面臨的形勢
從國家層面看,新能源產業發展有支持有政策。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的目標要求。《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綠色技術轉型、加強綠色科技革命,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規劃還指出,要通過法律和政策保障綠色發展,通過綠色金融,支持綠色技術創新、技術轉型,推進清潔生產、清潔供能,發展環保產業,綠色化改造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增強全社會生態環保意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2021年2月,國家能源局對2021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和2022-2030年預期目標征求各省(區、市)的建議,系統化地落實分解總書記提出的“碳達峰”“碳中和”任務目標。與此同時,《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等涉及新能源產業的支持政策仍然在有效期,地熱、光伏、風電等新能源業務擁有光明的發展前景。
從行業層面看,新能源產業發展有前景有未來。新能源行業順應著生態文明建設,我國對新能源的應用越來越重視。新能源作為多元能源供應體系的重要一環,是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中國地熱能供暖應用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光伏發電、風電技術也領跑世界;道達爾、殼牌等世界能源巨頭紛紛進軍光伏、風電行業,引領新能源產業技術加速發展。新能源技術不斷提高,成本不斷下降。而且隨著大數據、能源互聯網、物聯網、智慧能源、區塊鏈技術、人工智能等相關能源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的發展,未來新能源行業將會催生很多不同于之前傳統的企業模式,其經營方式會發生很大改變,成本將進一步降低,應用范圍將進一步擴大。
2 新形勢下新能源企業應對發展挑戰的思考
在認識到新能源發展有利形勢的同時,我們應該清醒看到,新能源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還有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是:地熱、光伏、風電、氫能等新能源產業間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低效無效產能仍不同程度存在;創新能力不夠強,技術研發轉換為生產力不足;專業化人才、復合型領軍人才相對短缺;適應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治理體系有待完善。這些問題,必須著力加以解決。
一方面,橫向擴展,實現產能均衡發展。充分發揮企業在新能源具體業務方面的優勢,積極補短板、強弱項、促提升,深度挖掘優質市場、拓展新興市場,利用好企業自身發展優勢,夯實發展基礎,實現可持續發展。以某世界五百強能源集團旗下以地熱、光伏和風電為主營業務的綠色清潔能源公司為例,該企業有著多年地熱供暖、光伏發電發展經驗,為國內最大地熱供暖企業。對于該企業來說,應當發揮其在地熱供暖和余熱利用行業中的先發優勢和領先者地位,深耕細作以雄安新區為代表的冀晉魯豫津陜等地熱供熱優質市場,深入挖掘系統內企業余熱及冷能等回收利用潛在市場,大力開拓長江流域等冬冷夏熱地區淺層地熱供熱制冷新興市場,積極推進干熱巖勘探開發利用技術攻關,持續打造其地熱品牌,不斷鞏固提升知名度、美譽度和綜合競爭實力,夯實發展基礎。積極利用集團一體化優勢和系統內企業消納優勢,充分挖掘內部資源,通過自建、合資合作、兼并收購等多種形式,在光照、風能資源豐富地區,優選用電市場穩定、商業環境較好的光伏、風電項目。
另一方面,縱向延伸,實現產業鏈集成發展。創新合資合作方式,加快推進地熱、光伏、風電產業鏈縱向一體化延伸,有針對性地與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工程施工、裝備制造、技術研發、投資基金等企業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實現產業融合和疊加效應,著眼全產業鏈創造價值,探索進入光伏發電全產業鏈、儲能設備和風機制造等新市場新領域,打造具有行業特色的清潔電力供應商及地熱產業體系。
3 新形勢下新能源企業發展策略
面對十四五及更長時期新能源企業發展的有利環境和困境挑戰,新能源企業必須提高自身的產品、技術水平,抓牢把穩自身優質市場,提高服務水平,打造企業創新驅動的內生增長機制,提高自身創新能力,從發展理念、商業模式、管理方式和創效動力4個方面提質升級,實現新能源企業可持續發展。
發展理念升級。新能源企業應深度研究國家、行業對綠色能源發展的要求,探索發展出符合自身發展實際的高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的思路。一方面,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質量規模雙提升、速度效益相協調,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更有效益、更為安全、更加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橫向擴展,縱向延伸,全力實現業務產能均衡發展,實現產業融合和疊加效應。
商業模式升級。一是價值創造從能源產品提供向能源服務提供升級。滿足終端客戶多元化能源生產與消費的能源需求,以客戶的需求和體驗出發,轉變供應模式,由單一售冷、熱、電模式轉為電、氣、冷、熱等能源供應,通過多樣化的增值服務來提升用戶體驗,滿足用戶需求,為客戶提供能源規劃設計、工程投資建設、多能源運營服務及投融資服務等內容,全面打造綜合能源服務提供商。二是投資方式從自投資向多元化發展升級。強化企業自身新能源品牌,建立并完善自主投資建設與資本并購合作等方式相結合的多元化發展模式,消化吸收核心技術,提升技術研發能力,加快市場開發,提升行業品牌影響力,達到資本的最大化利用。三是服務重點從關注產品本身向重視客戶消費體驗升級。堅持以冷熱電“產品”品質升級為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綜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方式,持續改善客戶體驗,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能源消費體驗、個性化定制方案。
管理方式升級。一是投資管理體系升級。優化項目投資標準及審批流程,調整投資決策權限,加強投資項目依法合規、風險可控責任考核,加強研發并全面推廣項目管理一體化信息平臺應用,探索項目前期企業上下一體矩陣式管理機制,提升項目市場開發、投資決策效率,確保項目落地落實。二是市場開發體系升級。規范市場開發工作流程,建立完善協調暢通、上下一體的市場開發標準程序,完善項目前期工作規范化流程,探索重點項目獎勵機制,形成上下一體、信息共享、權責清晰的市場開發鏈條,保障市場開發有力、項目落地有效。三是建設運營體系升級。以光伏、地熱等供電、供暖企業為例,應建立并有效運行基層站數據庫,建立一體化調度指揮平臺,統籌生產運營、調度、安全管理、應急保障,健全標準化管理制度,強化從設計、質量、進度、安全、合同等各個環節的標準管理,精益管理,提升管理效能,建立工程建設項目標準化設計、工廠化預制、模塊化施工、機械化作業、信息化管理的技術和管理體系,加強精細化管理,全面提升生產運營管理水平。
創效動力升級。一是財務高質量建設升級。緊盯“推動企業財務向經營財務轉型”目標,深化財務績效管理,著力強化業財融合,推進業財一體優化算贏,以持續創造價值為核心,以經濟效益、投資回報、現金流貢獻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完善財務績效指標體系,完善“事前算贏”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提升成本管控能力,提高管理增效能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二是技術創新推動效能提升。加強風光熱技術研發,建成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地熱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科技支撐體系,形成集地熱資源勘查、開發和利用為一體的技術系列,加強基礎類、環境保護類、關鍵技術類企業標準制修訂,切實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提高支撐生產經營實效。三是智能信息驅動效率進步。加強企業智能信息平臺建立,分階段實現科研、生產、經營管理的信息化及智能化。以地熱供暖、光伏風電企業為例,建成“新能源科研生產經營管理數據中心”“地熱余熱生產監控平臺”“光伏風電生產監控平臺”“天然氣LNG生產監控平臺”,構建“一個中心、三個平臺”新格局,開創數字與信息化新局面,提高整體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4 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環境,新能源企業要積極應對發展挑戰,有效把握發展機遇,著力企業“四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彭軍建.新形勢下HNGZ國有能源企業多元化發展戰略研究[D].湘潭:湘潭大學,2020.
【2】趙勇強.新形勢下全球新能源發展前景[J].中國遠洋海運,2020(06):42-45.
【3】胡雪蓮.電力市場改革對清潔能源企業的挑戰及應對策略探討[J].中國民商,2018(1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