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申婷
【摘? 要】隨著中國的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老年人對養老的需求將不僅僅是生活上,更多的是在醫療等更高層次上的需求。醫療養老融合下的養老是一種能滿足老年人的養老需求。論文基于老年人對養老需求的不斷提高,論述一種新型的醫養融合養老模式來滿足其需求,分析了發展醫養融合養老服務的重要性,并提出在醫養融合養老模式下,對資源配置等方面的一些建議。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ng aging trend of China's population, the elderly's demand for pension will not only be in life, but also in medical care and other higher levels of demand. The pension under the integr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pension is a kind of pension that can meet the needs of the elderly. Based on the increasing needs of the elderly for the aged, this paper discusses a new mode of medical and nursing integration for the aged to meet their needs,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medical and nursing integration for the ag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under the medical and nursing integration for the aged.
【關鍵詞】醫養融合;人口老齡化;資源配置問題;費用問題;制度問題
【Keywords】integration of medical and nursing; population aging; problem of resource allocation; problem of cost; problem of system
【中圖分類號】R197.1;D669.6?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1)06-0094-02
1 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和特點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老齡化進程加快,隨著經濟實力水平的不斷提升,科技醫療技術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也都得到了改善,老年人養老條件也得到改善,老年人平均壽命也得到了提高。“十四五”規劃期間,中國由老齡化社會進入老齡社會,到21世紀中葉,我國是當今世界老年人數最多的國家。2019年末,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2.54億,預計在2025年將突破3億,在2033年將突破4億,2053年將達到4.87億的峰值,也就是21世紀中葉,中國人口老齡化將達到最高峰,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將接近30%。同時,老年人口高齡化趨勢日益明顯,80歲及以上的高齡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
在人口壽命普遍延長和生育率迅速下降的情況下,中國人口的老齡化水平不斷提高,中國社會已經進入老齡社會階段,其具有以下特點:人口老齡化的現象具有普遍性,人口老齡化現象隨著科學技術等各種因素的進步,普遍存在于各個國家和地區之中,而其人口老齡化進程只是一個發展速度快慢的問題。根據已公布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2011),在大陸31個省市區中,65歲及以上人口所占的比重已達到8.87%,其中有26個省市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常住人口的比例超過7%。人口老齡化的進程具有持久性,不是一個短期現象,據相關預測,到21世紀中葉,中國將會成為當今世界老年人數最多的國家。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加快,相對于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醫療水平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等影響,其人口老齡化程度快于其他國家,這種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難以有所改變。
2 發展醫養融合養老服務的重要性
老年人口日趨增多,且人口高齡化趨勢日益明顯,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影響著國家的經濟發展,加重家庭負擔,也影響著社會的平衡發展。據數據顯示,從2025年到2050年,中國80歲或以上的人口數量會迅速增長,與老年公民相關的醫療保健、養老金和其他領域的支出將從2015年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33%升至2050年的26.24%。新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時期,積極、科學、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至關重要。我們所面臨的首當其沖的還是老人的健康問題。在數量龐大的老年人口中,大量的老年人需要被照顧。我國老年人的養老模式主要有3種,分別是家庭養老、社區居家養老、機構養老,從實際運行情況來看,面臨人口老齡化與家庭結構轉變,典型的家庭結構;對失能老年人存在專業醫療護理不足的問題;醫保和養老體系保障不充分等問題。在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快、生育率下降快、老齡化速度快、未富先老的情況下,醫療養老融合下的養老能滿足老年人的養老需求。醫養融合養老是指整合現有的醫療和養老資源,是在滿足老年人晚年養老、醫療服務的需求下的新型醫療養老模式。這種模式既可以節約時間成本,也可以緩解家庭壓力,解決老年人養老和看病難的問題。
3 醫養融合養老中存在的問題
3.1 資源問題
醫養融合養老中的資源問題,最重要的就是醫療資源,養老機構并不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這給老年人的健康問題造成了極大的經濟負擔,并且讓老年人也承擔了極大的醫療風險,其養老資源與醫療資源難以形成密切的合作,大部分的醫療資源都是在國家政府的扶持和監管下,其自身是保障人民安居樂業所設置,本身并沒有設置專門為老年人看病的部門等,且醫院主要目標是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而養老服務是一項長期的、低利潤的事業,若醫療服務與養老資源相結合,會增加醫院的運營成本和經濟負擔,而且會提高醫養融合養老的成本。另外,醫養融合養老中的社會資源與醫療資源結合得不夠密切,可能其中限制較多,開發渠道較少,難以形成聯系。最后是其養老機構以及醫院等機構所擁有的老年人的相關信息沒有與醫養融合養老形成對接,共享信息,不能獲取第一手資料。
3.2 費用問題
大部分老年人依靠社保、退休金以及子女養老等維持生活,且醫養養老與社保并沒有非常好地融合在一起,若醫養養老依靠社保卡報銷,那無異于增加了醫保的壓力,而政府補貼和企業退休金不足以支撐現在長壽老年人的生活,且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思想觀念開放,家庭人口減少,規模縮小,獨居老人、高齡老人、失能老人增多,家庭功能弱化,一旦老年人發生重大疾病,其家庭無力承擔高額的醫療費用,極有可能造成下一代的家庭負擔。
4 對存在問題的改善措施及建議
4.1 加強醫養融合養老的資源配置
可以打造一個醫養綜合服務機構,將機構資源、社區醫療資源、醫院醫療資源相融合的居家服務養老服務綜合體,以養老服務綜合體為中心,培育、引進社會組織,形成以街道養老服務綜合體為核心、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節點的服務網絡,形成一個養老服務圈。老齡化社會意味著老年人的壽命得到延長,但同時老年人也是人力資源的重要來源,從供給側角度來說,他們依然可以作為社會的勞動者,盡管老年人的勞動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而急劇減弱,但不會在過程中立即消失。通過鼓勵老年人再就業,把他們的人力資本、經驗和優勢等得到有效的利用,使老年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的同時,也可以減輕子女的養老負擔。老年人不全是供養的對象,也是生產者、消費者和歷史的創造者。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共同發展,促進養老與教育培訓、健康、體育、文化、旅游、康復等融合發展。調動政府、市場、社會、家庭對人口老齡化的積極性,在政府的協助下,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引導市場主體和社會資源廣泛加入,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實現各盡其責,各得其所。
4.2 搭建老年人管理機構
我國養老事業的組織管理機構分層較多,不易管理,搭建一個老年人管理機構,發揮民政、衛生、社會保障等部門的相關職能,整合醫療資源和養老資源,同時負責對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的監督和評估,例如,對醫養融合養老服務一體化的安全標準等的監督,定期為老年人提供身體健康檢查,為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及時監督和評估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其醫養融合養老機構進行監督和檢查等,也可以作為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的溝通交流平臺,有效地解決雙方的問題,從中起到調解作用,也有益于政府部門與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的溝通交流,有效地滿足雙方的意愿和要求。
4.3 完善制度,立法監督
完善人口老齡化的體制機制,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適應的、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制度,立足中國國情,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讓每位老年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靜心、舒心,實現廣大老年人及其家庭對日益增加美好的生活向往,發揮老年人在我國經濟社會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提高優生優育政策,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緩解家庭教育和撫養孩子的負擔,增加社會的勞動力供給,從而降低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減少的影響。醫養融合的養老機構沒有納入醫保報銷的范疇,而老年人的醫療費用較多,可以通過對部分與養老機構有合作的醫療機構給與醫療保險,降低其醫療機構的預算和開銷。
5 結語
人口老齡化對我國來說既是挑戰又是機遇,挑戰并不在于老齡化本身,而在于面對人口老齡化而發展醫養融合養老服務所采取的措施。面對醫養融合養老服務中所面臨的問題,在醫療方面上,加強醫療資源的配置,增強護理和醫療能力,能夠及時、有效地解決老年人的醫療問題。通過建立主權養老基金來緩解財務支付的壓力,也通過鼓勵老年人再就業等方式來緩解老年人費用的壓力。通過搭建老年人管理機構,促使養老事業的組織管理機構分層有序,較易管理,更好地發揮民政、衛生、社會保障等部門的相關職能。在法律上,完善與老年人相關的制度,使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有法律保障,讓老年人有所居,有所醫,有所業,有所樂。
【參考文獻】
【1】朱楚雪.我國醫養融合養老服務組織機構沖突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9.
【2】胡湛,彭希哲.老齡社會與公共政策轉變[J].社會科學研究,2012(03):10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