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炘
【摘? 要】事業單位具有提供公共服務、執行部分行政事務、促進社會事業發展的作用,在當前我國的經濟社會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的事業單位有多種分類,其中包含了行政機構,還包含了醫療衛生、文化傳播、公共教育和社會服務等領域的單位和組織。因為事業單位性質比較特殊,事業單位的資金大多來源于政府的財政撥款。而為實現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目標,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則顯得至關重要。論文分析了目前我國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并且給出相關對策,以此全面提升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運用效益,推動我國廉潔政府的建設。
【Abstract】Public institutions have the role of providing public services, implementing part of administrative affairs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undertakings. They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curren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 Public institutions in China are classified into a variety of categories, including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as well as units and organizations in the fields of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public education and social services. Because the nature of public institutions is relatively special, the funds of public institutions mostly come from the financial allocation of the govern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maximizing the benefit of the use of financial funds,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public institutions in China, and gives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so as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financial fu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public institutions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clean government in China.
【關鍵詞】預算績效管理;行政事業單位;問題;對策
【Keywords】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F810.6?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1)06-0134-02
1 引言
現代預算績效管理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就已經開始改革,隨后,在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及其他國家廣泛推廣實施,并漸漸地掀起了全球性的財政改革熱潮。經過各國近40年的實踐,得出這樣的結論:雖然各個國家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但絕大多數國家在績效預算管理改革中所作出的努力都取得了足夠的回饋,尤其是在預算公開性和預算責任追究方面的效果顯著。同時,政府的治理水平也取得了顯著的進步。此外,近些年各國普遍推廣的支出審查有效地裁減了低效、無效支出,減輕了財政收支矛盾。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早在二十一世紀初,我們就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踏上了預算績效管理的探索之路,以此來提高我國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講求績效”在2015年新修訂的預算法中,就作為預算管理的基本原則之一,其對預算績效管理作出了具體明晰的規定。“全面實施績效管理”,在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出現,這一重要論述的出現將績效管理的重要性提升到史無前例的戰略高度,也體現了在新時代,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要求。2018年9月,我國正式印發關于績效管理的綱領性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這份文件對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進行了統籌謀畫與頂層設計。
2 我國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
長時間以來,我國事業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評價工作在制度建設、結果應用、指標設計、監督管理等方面,還存在著不同水平的落后。同時,隨著納稅人受教育程度的不斷提高和對納稅資金監督使用意識的不斷增強,對我國財政的預算支出,特別是關于事業單位的“三公經費”和經濟責任審計報告的內容以及披露更加關注。目前,我國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①過于看重投入而漠視管理。新政策的頒發給事業單位的預算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實踐思路,新政策也促進了事業單位培養“用錢必考查”的意識。然而,受到長期以來歷史的管理體制影響,部分事業單位在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進行方面并不主動,他們僅僅把預算績效管理理解為,其就是傳統預算執行的升級版,這深深地讓預算績效管理的面向范圍縮小,讓預算績效和財政資金支出項目也變成兩條“平行線”,不能相交。
②部分事業單位的考核指標設置不當。當前,部分事業單位的預算考核與預算執行等環節嚴重脫節,預算應有的事前評估環節也被不恰當地省略。同時,也沒有對癥下藥地對各種不同項目實施的必要性、方案的可行性、項目投入的成效性及收益性等應當評價的指標進行恰當的評估。另外,預算的考核評價的方式也不盡如人意,其過于單一,沒有做到全覆蓋,缺乏客觀的評估。除此之外,大部分事業單位的考核指標設計都偏重于財務指標與定性指標,而且由于財務人員自身能力的限制和為了“偷懶省事兒”,指標的設置通常是借鑒同行業的其他單位,沒有根據自身單位的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內容,如考核對象、方法和周期等。在這樣的情況下,預算績效考核難免流于形式,只是一個“空殼子”,不能達到理想的效用。
③結果應用程度較低。首先,據相關資料分析,目前絕大多數的事業單位還沒有建立健全預算績效考核的反饋機制,就造成了預算的考核評價結果不能夠立刻傳達并反饋。尤其是,當編制下一個年度的預算時,上一年度的預算執行結果似乎與之“毫無關系”。而預算績效管理想要達到的目標之一是:讓上一年度的結果對事業單位的采購、資金管理、各種配置等環節起到指導和引導作用。其次,預算績效的考核結果對員工工作的影響程度低。預算績效管理的另一目標是:讓考核結果與事業單位編制人員的個人績效獎金相關聯,從而促進員工工作的積極性。而現存的大部分績效管理機制無法對內部的員工進行有針對性的考核與管理,這不僅降低了事業單位的預算執行效率,也對事業單位的群眾服務水平提升沒有任何好處。
3 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建議
①加強事業單位內部員工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重視和認知。事業單位的管理層人員應當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的呼喚,改變自身的固有管理思維,要在管理人員的心中建立起科學的預算績效管理理念,從而大力支持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的推進。具體如下:首先,事業單位的管理層人員應當認真學習預算績效文件,量身制定適合本單位的預算考核規定,并將二者共同下發給下面的基層員工。此外,還應當組織下面的基層人員進行有關預算績效管理的培訓,并在單位內創造優秀的預算績效考核實施環境。其次,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必須以“績效優先”的管理原則為第一準則,根據預算績效考核結果來進行下一年度的預算編制,并且,對于上一年度預算執行與制定的預算差距過大的項目涉及的部門和人員,應當在相應的項目上適當減少或調整下年的預算,如此,可大大增強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在事業單位內部人員之間的影響力和重視程度。
②完善預算績效考核工作的相關流程。事業單位應當加強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監控,其不妨建立一種“雙監控”模式,對項目預算執行的進展和事前預定的目標的完成狀況進行全方位的監督。此外,通過加強行政監管工作對預算的監控,把預算績效管理納入各地方財政系統中,以此來強化對各個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的實時監督和定期反饋,以保證工作的實施。除此以外,還應當對各個單位的預算績效考核制定詳細、規范、可行的流程。
③健全預算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各部門預算績效考核的目標設置應以其日常業務活動為基礎。由于財務活動的基本流程一般是“投入→過程→產出→效果”,因而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也應當體現這個流程。另外,由于我國的事業單位一般都具有公益性的特征,因此,在設定考核指標時應當考慮到公益效果和社會評價這2個方面的因素。
④加強預算績效考核結果在事業單位的應用。事業單位在實施管理預算績效考核工作時,除了需要根據規定的政策來展開預算績效考核工作外,還應當盡可能地將預算績效考核結果的反饋作用發揮出來。一方面,各事業單位要建立健全反饋機制,為接下來預算管理工作的進一步開展作好鋪墊,從而使預算執行情況和預算目標之間保持一致。此外,還應當根據反饋結果,及時調整預算管理環節中的缺陷,進一步完善單位的預算管理系統。另一方面,以預算考核為圓心,以對各個崗位進行標準化的考核管理為半徑,將預算考核結果與員工的績效工資及崗位晉升相掛鉤,從而加強員工對預算管理執行過程和結構的重視,以此讓單位項目預算、資金配置等方案的具體實施得到保障,加大單位資金的利用率。
4 結語
預算績效管理是一項漫長、具有系統性的工作,其難度大、涉及廣。為增強我國財政資金的運用效率,加強事業單位的廉潔性,讓納稅人的錢花得有價值,事業單位應當摒棄傳統思維,積極轉變思想意識、跟上政策和時代的步伐,重視預算績效管理,并規范績效考核流程,科學設置考核指標,加強考核結果的應用,完善考核管理體系,做到長效發展。
【參考文獻】
【1】湯美華.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1(02):24-25.
【2】常月利.關于推進縣級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1(02):26-27.
【3】劉錫平.淺析基層審計機關如何更好服務預算績效管理[N].中國審計報,2021-01-18(008).
【4】李儉.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的現狀及優化策略分析[J].財會學習,2021(01):76-77.
【5】周建偉.政府預算績效管理現狀和措施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24):102-103.
【6】郭穎.基于內控的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問題研究[J].財會學習,2021(04):72-73.
【7】強明香.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與績效評價的探討[J].財會學習,2021(04):86-87.
【8】陳鳳.高校政府采購績效管理體系建設研究[J].會計之友,2021(03):13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