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
摘要:我國鐵路高速發展,速度和運營能力大幅提升,但安全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的建設則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對防范事故、提高安全管理效果和實現安全管理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在雙重預防機制體系中,不但要科學分級、細化安全管理措施,還要明確管理責任、考核標準,形成安全閉環管理。
關鍵詞:安全風險管控;隱患排查治理;鐵路安全
一、引言
鐵路車務系統事故始終是困擾鐵路安全管理的一大難題[1-2],有效運用安全雙重預防機制,加強風險研判評價和隱患排查,從而杜絕事故的發生,延長事故的發生周期,這一載體和方法可行可用,但要如何通過這一機制加強運用,防止出現兩張皮的現象,才能有效發揮機制運作效果。確定風險等級,并按照風險等級合理開展安全管理工作,對安全工作落地和安全工作的推進具有重要意義[3]。
二、鐵路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問題
1、安全管控意識薄弱
現階段部分干部、職工對安全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的目的性和重要性認識還不到位,不反思自身的“兩違”及現場的安全問題可能產生的后果,對從嚴管理思想上抵觸,對處理結果無所謂,導致作業標準和管理要求的執行大打折扣[4-5]。如安全預警通知書下發之后僅簽個字,一些具體要求未得到有效落實;安全專項活動開展流于形式,排查的問題不納入問題庫,也沒有對排查的問題進行閉環驗證銷號。
2、風險管控制度不夠完善
全年梳理公布風險72項,增加研判風險項點13項,風險研判發布不規范,部分崗位風險梳理細化不全面,存在與本崗位無關風險內容,有的崗位風險照搬照抄,上下一般粗、內容雷同。面對新的標準和要求,管理創新滯后,未能及時更新相關條款。在風險的教育學習方面未能深化落實具體要求,崗位人員甚至不知道自己本崗位作業中存在的關鍵風險項點,風險管理流于形式。
3、隱患排查監督不夠徹底
通過掛牌督辦隱患問題21個(其中納入Ⅲ類事故隱患問題17個),雖然對現場排查上報的隱患及時納入隱患庫,但未嚴格做好監督整治和跟蹤閉環管理,對隱患問題排查后的處置流程不夠明確,停留在中間站管理的層面,未從頂層設計的角度,深入排查分析隱患,日常的排查只是為了應付上級的要求,只對關鍵作業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忽略了環境、設備、人員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導致隱患治理措施制定不合理,缺乏針對性、可操作性。
三、雙重預防機制在鐵路管理中存在問題分析
1、安全風險研判不全面
個別風險未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開展研判,提示性預警作用發揮較差,有些風險在運用和檢查中,相應的條款、措施與實際脫節,尤其是高速鐵路的風險條款,有些照搬照抄普速鐵路的風險條款,研判不夠全面。對于位置較偏遠的部門、崗點,管理人員在檢查過程中有時不能夠完全做到全面覆蓋,對風險檢查的頻次和項點僅滿足完成規定量化要求的最低標準,且均為白天檢查,沒有夜間檢查記錄,弱化了對這些部門、崗點風險管控力度。
2、風險卡控措施學習過于形式
直屬站對各車間部門的重點檢查不夠,從而造成對安全風險控制表疏于管理,有些管理人員對相關的規定和措施含糊其辭,雖在臺賬中反映其內容,而實際現場中卻疏忽其重要性,從上到下流于形式,職工對于風險的重視程度不夠。部分管理人員對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區分不清導致風險管控的實施效果差,在作業方式發生變化或新設備投入使用時,不能動態修訂安全風險管控項點。
3、隱患排查治理存在死角
有些隱患問題長時間得不到整治,如設施設備條件限制、資金缺口、結合部問題突出等,導致無法實施整治。隱患問題發現的手段過于單一,往往是現場發生的一些傾向性的問題,才追溯其演變過程,導致隱患問題未能及時發現并得到有效整治。現場排查流于形式,不能做到全覆蓋,“一事一檔”數據不完整。隱患問題等級的界定標準不夠明確,實際工作中存在重排查、輕治理,推進整治難度高,扯皮推諉、銜接不暢等問題較為突出。
四、鐵路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的建議
1、強化教育培訓,提高安全風險認識
通過現場暴露的風險問題,開展針對性調查分析、培訓教育,著重分析不當作業行為和管理方式在實際生產中產生的風險情況,使廣大干部職工清楚認識到加強風險管控的重要性,及時加強預警預控,把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和構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安全保障體系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等工作有機結合。
2、細化確認等級,明確安全管控措施
健全完善長期性、階段性、臨時性風險管控措施,實現對安全風險的動態、實時、長期、有效地管控,避免安全管控措施浮于表面,缺乏執行力。要對風險檢查中指出的事故隱患問題,按照等級分類,明確事故隱患治理的整改措施,納入隱患庫,嚴格隱患治理“一事一檔”管理,提高全面排查、及時報告、確認建檔、分級管控、監控治理,嚴格落實隱患整治效果評價、驗證銷號和突出隱患三級掛牌督辦整治制度。
3、明確排查標準,整治安全風險隱患
要以崗位為基本單元開展風險辨識,強化風險與隱患之間的關聯度并根據動態安全管理要求,對風險檢查頻次及不受控風險檢查標準進行明確,分解到各崗位,做好風險計劃的編制、指派、認領及檢查工作。納入隱患庫中的隱患以設備設施類居多,要著重排查人為因素以及管理不善導致隱患長期存在的隱患問題,及時制定和補強控制措施,消除安全隱患。
五、結束語
面對日益嚴峻的鐵路運輸任務,安全形勢復雜多變,車站在日常現場作業中應當通過對安全風險、隱患研判,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實施典型問題定期分析,持續完善雙重預防機制,不斷強化安全生產基礎。因此,我們應根據安全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采取有針對性措施,做好安全風險細化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為安全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逸力.貨運中心與車務站段結合部安全風險管理研究[J].鐵道貨運,2017,35(3):39-44.
[2] 牟延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9(12):12-13.
[3]劉少健.鐵路車務站段安全生產指揮系統的工程設計[J].鐵路通信信號工程技術,2016,13(4):48-51.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蘇州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