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芬,吳義景,楊家軍,計 徐,吳 東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畜禽產品安全工程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合肥230031)
飼料業是現代畜牧業發展的基石,飼料安全是保證畜產品安全、人們身體健康的前提。在畜牧業養殖過程中,由于抗生素濫用將導致畜產品及生產廢棄物中有嚴重的藥物殘留,通過食物鏈和環境傳遞到人體,人類健康受到極大的威脅。因此,尋找合適、安全的“替抗”產品成為畜牧業發展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抗菌肽來源于生物體,是一類具有抗菌活性的小分子多肽物質,具有廣譜抗菌、不易產生耐藥性等特點(盧軍霞等,2020),目前作為一種“天然超級抗生素”被廣泛應用于動物疾病的預防研究當中(劉秀等,2016)。抗菌肽的作用機制以及在水產、家畜養殖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研究比較多,而關于蛋雞養殖的應用研究較少,本試驗在飼糧中添加抗菌肽,并同時設立了普通對照組和抗生素對照組,研究其對蛋雞生產性能、蛋品質及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為抗菌肽替代抗生素在蛋雞生產中的推廣應用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1.1 試驗動物與飼養管理 試驗選用合肥龍華禽業有限公司養雞場37周齡龍華草雞型蛋雞480只,隨機分為4組,每組120只,設4個重復,每個重復為30只,試驗蛋雞舍為半開放式雞舍,三層全階梯式雞籠,乳頭式自動飲水器自由飲水,料槽喂料,每日喂3次,軸流式風機縱向負壓通風,光照采用間隙式光照17 h,每天及時清糞,做好防疫與驅蟲處理,雞舍進行常規消毒。
1.2 試驗日糧與設計 本試驗預試期7 d,預試期內,飼喂基礎日糧,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1。試驗期為60 d,試驗期內,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抗生素組在每噸基礎日糧中添加8%黃霉素62.5 g,試驗1、2組在每噸基礎日糧中分別添加抗菌肽100、200 g,抗菌肽飼料為微生物發酵產生。

表1 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
1.3 生產性能測定 試驗每日記錄各組各重復采食量、產蛋數量、破殼蛋數、畸形蛋數和總蛋重,計算產蛋率、料蛋比、破殼蛋率、畸形蛋率。
1.4 蛋品質測定 在試驗末期對試驗各組每個重復隨機抽樣2枚,測定雞蛋重量、蛋白高度、蛋黃顏色、哈氏單位(多功能蛋品測試儀 型號:EMT-5200日本Robotmation公司)、蛋殼強度(蛋殼強度測試儀 型號:EFG-0502日本Robotmation公司)、蛋殼厚度(蛋殼厚度測試儀 型號:GSA-1020丹麥SANOVO公司)。
1.5 血液生化指標測定 試驗期結束時,每個重復選取1只體重相近的雞,翅靜脈采血,3000 r/min離心15 min,分裝血清,于-20℃保存備用。分別測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總抗氧化能力(TAOC)、血糖(Glu)、總蛋白(TP)、尿素氮(BUN)、谷丙轉氨酶(GPT)和谷草轉氨酶(GOT)活性,上述指標試劑盒均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6 統計分析 采用SPSS 20.0軟件ANOVA模塊進行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用LSD法進行多重比較,試驗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
2.1 生產性能 由表2可以看出,對照組和抗生素組在整個試驗期的產蛋數、產蛋率及料蛋比沒有顯著差異(P>0.05),而試驗1組和試驗2組產蛋率比對照組分別提高了12.5%和12.2%(P<0.01),,料蛋比分別下降8.6%和4.6%(P<0.01),和抗生素組相比料蛋比分別下降6.4%和2.4%(P<0.05),同時抗生素組在整個試驗期破殼蛋數和畸形蛋數均高于其他各組。

表2 抗菌肽對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
2.2 蛋品質 由表3可以看出,抗生素組和兩個試驗組的蛋重都略高于對照組,但差異不顯著(P>0.05),對照組和抗菌肽組的蛋白高度、蛋黃顏色、蛋殼顏色、蛋殼厚度、蛋殼強度及哈氏單位都沒有顯著差異(P>0.05),抗生素組僅蛋殼顏色和試驗1組,蛋殼強度和試驗2組有顯著差異(P<0.05)。

表3 抗菌肽對蛋雞蛋品質的影響
2.3 血清生化指標 由表4可以看出,和對照組相比各試驗組血清中IgA、IgM、TP、GPT和GOT沒有顯著差異(P>0.05);添加抗菌肽后,試驗1組和試驗2組血清中IgG含量比對照組分別提高45.8%和55.8%(P<0.01);試驗2組血清的TAOC比對照組提高18.5%(P<0.01),試驗組之間以及和抗生素組相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添加抗生素和抗菌肽之后,僅有抗生素組Glu高于對照組20.5%(P<0.01);同時,試驗1、2組和抗生素組血清中BUN的含量分別比對照組降低35.9%、49.5%和30.1%(P<0.01)。

表4 抗菌肽對蛋雞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
本試驗結果表明,在蛋雞日糧中添加抗生素對于提高蛋雞的生產性能并無幫助,并且還會出現破殼蛋及畸形蛋數增高的負面影響。推測添加抗生素后會對機體腸道菌群造成影響,導致腸道菌群失調,從而導致破殼蛋和畸形蛋的產生。
抗菌肽是一類小分子的多肽活性物質,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動植物和微生物當中,是機體免疫系統中非特異性免疫分子之一(穆釗坤等,2020;胡斌等,2019;祁麗等,2016)。Yoshimura等(2006)研究發現,雞的內源性抗菌肽表達同雞體內雌性激素的分泌呈正相關,在一定程度上參與了雞雌性激素分泌的調控,同時抗菌肽能促進小腸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效率 (朱琪等,2017)。王棚等(2018)也發現,在產蛋后期雞的日糧中添加抗菌肽粗提物能提高產蛋率,并能降低料蛋比。本試驗中,添加了抗菌肽的試驗組比對照組產蛋率提高了12.0%以上,料蛋比也分別降低了8.6%和4.6%,提示外源添加抗菌肽也可能參與了雞雌性激素分泌的調控,對蛋雞產蛋性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本試驗中,抗生素組和試驗組IgA、IgG、IgM的含量均高于對照組,且試驗組IgG含量極顯著高于對照組,這表明抗菌肽能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機體合成免疫球蛋白,提高機體免疫力。GPT和GOT在心臟和肝臟等臟器細胞內含量較為豐富,血液中含量較低,而當心臟或肝臟功能受損時,會導致細胞破裂大量釋放到血液中(楊海濤,2019),本試驗結果中,試驗組GPT和GOT活性相對于對照組分別有所降低,提示抗菌肽能保護心臟及肝臟細胞完整,從而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試驗組血清T-AOC的提高,尤其是試驗2組和對照組有極顯著差別,也進一步驗證了抗菌肽抗氧化的作用。試驗組Glu和對照組無顯著差異,而抗生素組Glu含量極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抗生素可能會影響機體對葡萄糖的代謝能力。
血清中TP的升高反映了機體蛋白質代謝的增強,而BUN是衡量機體氨基酸平衡和蛋白質利用率的敏感指標(侯爽等,2020)。本試驗中,試驗組血清TP呈上升趨勢,這表明抗菌肽能促進機體蛋白質代謝能力的增強,同時試驗組血清BUN的極顯著下降則反映了機體對蛋白質的高利用率,試驗組產蛋率的增高也和這兩個指標的變化相一致。
飼料中添加抗菌肽對于蛋品質基本無顯著影響,同時抗菌肽能提高機體中IgG和T-AOC含量,還能顯著降低血清中BUN含量,抗菌肽可以提高蛋雞的產蛋率,降低料蛋比。和添加抗生素相比,抗菌肽能有效改善添加抗生素造成的破殼蛋率和畸形蛋率升高的影響。綜合試驗組測定數據來看,每噸飼料中添加100 g試驗用抗菌肽性價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