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奇
(廣東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廣州 511340)
北安市山口水庫供水工程是以山口水庫為水源,通過新建供水工程為北安市提供城鎮居民生活用水與工業用水的供水工程,也是一項跨流域調水工程。山口水庫為現有大(2)型水庫,水庫在五大連池市境內,水質較好,水量充沛。取水泵站近期設計規模6.6×104m3/d,設計揚程51m,總裝機功率約1030kW,取水泵站為中型泵站,山口水庫正常蓄水位313.00m,設計水位313.06m。取水泵站工程等別為Ⅲ等,主要建筑級別為3級,設計防洪標準為30a一遇洪水設計,校核標準為100a一遇洪水校核。
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和相關設計,取水泵站工程圍堰高噴灌漿采用噴射管為三重管的三管法旋噴成墻技術,以水泥基質漿液、水和壓縮空氣為主要的噴射介質,通過噴射管的旋轉和提升,在地質中形成圓柱形樁體,并通過樁體完成高噴送漿,漿液在淹沒范圍內因噴射而擴散,充填并置換后和地層結構混合形成凝結體,起到防滲的作用。防滲墻搭接厚度≥0.3m,孔間距初步擬定為1.0m,孔間距需根據現場試驗最終選定。防滲墻入全風化深度為0.5m,墻體抗壓強度>3.0Mpa,滲透系數<5×10-6cm/s。根據《高壓噴射灌漿技術規范》(DL/T 5200-2019),高壓旋噴技術參數[1]見表1。

表1 高壓旋噴灌漿工藝技術參數
表1中數據為建議數值,具體實用技術參數開工前應進行現場試驗,以取得較適宜的符合工程實際情況的施工工藝參數。
本工程試驗地點確定在山口水庫供水工程截滲墻50+32.14-50+41.55樁號范圍內,共設置5個噴漿孔,所使用的試驗設備為BJS-L50型噴漿設備。試驗孔設計孔徑15cm、孔距130cm,孔位偏差控制在±5cm以內,傾斜率不超過1%。選用強度等級32.5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并將水泥摻加比控制在20%以上;噴漿壓力按照0.5MPa,漿液流量4.5m3/h。對于機械式攪拌樁樁底以上采用旋噴和擺噴相結合的施工方式,而以下則采用擺噴的施工方式,擺角控制在40°。
試驗結束后7d進行試驗段開挖和成墻質量的檢測,結果顯示,成墻體顏色均勻,且并無蜂窩等缺陷,墻體厚度均在22cm以上,且具有較好的連續性。開挖過程中在0.8∶1、0.9∶1、1.0∶1三個試驗段分別進行鉆孔取芯,并將所取得的芯樣送至工地試驗室進行滲透系數、彈性模量和抗壓強度等的參數的檢測,根據檢測結果,所取芯樣各性能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
考慮到該取水泵站工程區閃長巖基巖及風化巖壩基等地質條件,考慮到工效方面的要求,故采用BM-150型大扭矩錨桿鉆機,該鉆機裝載履帶底盤,行走移動方便,且集中操作,無極變速,全液壓動力傳動,工效高,垂直度可實時調控。最大鉆深可達50m,鉆進調節速度最大可達0.18-1.0m/min。所使用的HW-80/10型泥漿泵三重管徑均為φ85mm,本工程三管法高壓旋噴防滲施工所使用的機械詳見表2。此外,還應增設下套管保護裝置,即將旋噴注漿頂面以上孔徑確定為φ150mm,以保證可以下入直徑φ145mm的套管;將旋噴注漿底面以下孔徑確定為φ110mm。在鉆進施工時,鉆頭應采用三翼刮刀不取芯鉆頭,并將符合設計要求的合金片鉚焊在翼片上。

表2 三管法高壓旋噴防滲施工機械
根據該取水泵站工程試驗結果并結合類似工程施工經驗,孔距應確定為1.3m,孔位偏差應控制在5cm以內,傾斜率不超出1%。采用標號PO32.5的水泥漿液,水灰比按1.0:1控制,漿液設計密度1.6g/cm3,噴漿壓力為0.5MPa,漿液設計流量4.3m3/h,旋噴和擺噴提升速度分別為0.12m/min和0.15m/min。
基于機械式攪拌樁墻體軸線,高噴板墻軸線在確定時應沿迎水坡向平行移動30cm,并按照1.3m的距離確定孔位,并通過木樁標記編號。待鉆機就位,通過標尺將孔位和偏差值進行測量和調整,直到符合設計要求。等鉆機就位后,應采用水平尺測量其立軸垂直度和水平穩定情況,在鉆孔時應按照1次/3m的頻次進行鉆孔質量的檢測,防止施工中出現傾斜偏差,影響鉆孔和防滲加固施工質量。
首先,嚴格按照設計配合比和水灰比制備漿液,并采用比重計測量制備完成的漿液密度。準備好設計要求的噴漿設備后,將其電機轉動速率設定為1000r/min,并在所對應的注塞次數與行程等運行參數下控制漿液流量。根據噴漿施工中實際管道長度和下管深度等調整噴漿壓力。開始注漿到所預估的水泥漿液前峰流出噴頭后,根據相關設計參數進行注漿管的提升,并由下至上開始噴射注漿。噴漿至設計深度并見到漿液返出孔口后停止注漿。還應將注漿泵的吸管移動到清水箱內抽吸清水,以便將注漿管內的水泥漿體完全頂出。按設計要求將取下的注漿管各個通道以及注漿泵及攪拌機用清水徹底沖洗。
為保證三管法高壓旋噴防滲施工質量,首先必須加強高噴灌漿材料及漿液質量的檢查和控制,本取水泵站工程使用高標號速凝水泥可以解決板墻滲透破壞問題,但是會增大施工成本,也會增大輸漿管路堵塞的可能性。考慮到水泥漿液在溫度降低后凝結速度減緩,而強透水層內的漿體板墻受到水頭差影響后容易發生流失破壞,故應使用水泥砂漿。為縮短凝固時間,應采用細砂水泥灌漿材料,并利用粒徑在1.0mm以內、細度模數在2.0以內的細砂料對板墻凝固發揮促進作用,既能保證板墻施工質量,又能節約水泥,控制造價[2]。
不同的噴射灌漿設備有不同的噴射壓力和流量,本工程所使用的三管法高壓旋噴防滲技術比單管法增加了壓縮氣系統,比二管法增加了高壓水泵,將高壓注漿施工轉變為低壓注漿。本工程射流高壓使噴射流具有較高的運動速度和強大的破壞力,為此,應當在加大泵壓和泵量以增大沖切效果并獲取較大防滲加固體與施工能耗和安全之間達到平衡。
由提升和轉速所控制的旋噴射流移動速度是決定土層受噴射流沖擊切割影響長短的主要因素,土體在遭遇高壓射流沖切后極易被穿透,且隨著射流持續噴射時間的延長其穿透程度隨之增大。本取水泵站工程三管法高壓旋噴防滲施工過程中必須通過控制噴射時間并加強提升速度和旋轉速度的配合以控制對土體的沖切深度[3]。在旋噴施工過程中,提升速度過慢必將降低施工工效,使耗漿量增大,而旋轉速度過快必將減小樁徑,不利于施工質量的提升。本取水泵站工程三管法高壓旋噴防滲施工時提升速度控制在0.5-1.25cm/轉。
該取水泵站高壓旋噴防滲施工結果表明,低彈性模量防滲墻施工速度快,不需要將水庫內的水放空處理,環境和地下水也不會因水泥漿液而遭遇污染,但是混凝土防滲墻屬于隱蔽性工程,在設計和施工階段必須加強質量控制和跟蹤檢測,施工過程中應確保墻體均勻可靠連接。為提升防滲墻結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必須適當控制并降低混凝土材料的彈性模量,并在其彈性模量和抗壓強度比符合設計要求的基礎上,提升強度,并符合結構耐久性等方面的性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