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以下簡稱“萬人計劃”),扎實推進《首都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首都人才規劃”),進一步支持國內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充分發揮作用,決定實施“北京市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支持計劃”(以下簡稱“高創計劃”)。
圍繞首都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從2014年開始,用10年左右時間,有計劃、有重點地遴選支持一批自然科學、工程技術以及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領域的杰出人才、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形成與“海聚工程”相互銜接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建設體系。
實施“高創計劃”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一、突出高端。發揮高層次人才的引領作用,優化人才結構,重點選拔支持一批能夠代表國家一流水平、具有領軍才能和團隊組織能力的高層次人才,特別是有重大創新前景和發展潛力的中青年人才。
二、重點支持。堅持以用為本,重點人才重點支持,特殊人才特殊培養。通過提供科研經費、事業平臺等政策,對在首都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及基礎學科、基礎研究領域的高層次人才進行重點支持。
三、統籌實施。在北京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指導下,充分發揮重大人才工程各牽頭和參與實施部門的主體作用,統籌協調各相關部門的項目資源、政策資源和資金資源,根據不同層次、不同類別人才的特點,統籌推進、分項實施。
四、創新機制。優化高層次人才遴選支持機制,簡化程序、提高效率、確保質量。通過“高創計劃”的實施,完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發現、培養、使用、評價與激勵機制,推動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創新,營造有利于人才潛心干事業的良好環境。
按照“分領域、分類別、分年度”的遴選支持辦法,統籌推進“高創計劃”杰出人才、領軍人才以及青年拔尖人才3支隊伍建設。
一、“高創計劃”杰出人才。依托“北京學者計劃”,計劃支持75名,每兩年遴選一批,每批15名左右。遴選標準為:具有深厚的學術造詣,有重大發明創造或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具有成長為世界級的科學家、工程師和文化名家的潛力,能夠堅持全職潛心研究。
二、“高創計劃”領軍人才。計劃支持900名,每年遴選一批,每批90名左右。
1.科技創新與科技創業領軍人才。依托“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培養工程,計劃支持300名,每批30名左右。其中,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的遴選標準為:在北京市主持重大科研任務、領銜高層次創新團隊、領導國家級和北京市級科技創新基地及重點學科建設的科技人才與科研管理人才,其研究工作應具有重大創新性和發展前景。應以50周歲以下中青年人才為主。科技創業領軍人才的遴選標準為:運用自主知識產權創建科技企業的科技人才,或具有卓越經營管理才能的高級管理人才,其創業項目符合北京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等發展方向并處于領先地位。應以近5年內創辦企業的主要創始人為主。

北京高創計劃優化高層次人才遴選支持機制
2.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領軍人才。依托北京市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培養工程,計劃支持200名,每批20名左右。遴選標準為:在哲學社會科學的重點領域,主持重大課題任務、領導重點學科建設的專業人才和科研管理人才,其研究成果有重要創新和重大影響;在傳統文化領域具有較高學術造詣和廣泛社會影響,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和弘揚方面做出突出貢獻;在相關文化藝術領域獲得國際國內知名獎項的理論工作者、編輯、記者、主持人、出版家、作家、藝術家等文化人才。
3.教學名師。依托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等評選項目,計劃支持200名,每批20名左右。遴選標準為:長期從事一線教學工作,培養優秀青少年有突出貢獻,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有重要創新,師德高尚,在教育工作領域和全社會享有較高聲望。
4.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依托北京市百千萬人才工程,計劃支持200名,每批20名左右。遴選標準為:潛心基礎研究,揭示自然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有重要發現,為社會發展提供了新知識新原理新方法,引導基礎理論原始創新有突破,對基礎學科發展發揮了重要的帶動作用。以45周歲以下中青年人才為主。
三、“高創計劃”青年拔尖人才。計劃支持500名,每年遴選一批,每批50名左右。遴選標準為:35周歲以下,一般應具有博士學位,有著廣闊的學術視野、創新思維以及突出的專業基礎和發展潛力。
一、下發通知。根據整體工作安排,北京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年制定下發遴選工作通知,明確年度目標任務、時間進度和工作要求等。
二、平臺初選。各評選平臺結合重大人才工程等相關計劃項目的實施,組織開展申報、推薦、初選工作。
三、專家評議。北京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建專家評議小組,對各評選平臺的初選情況進行綜合評議。
四、人選公示。北京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擬入選人員進行公示,并審定發布最終入選人員名單。
北京市委組織部和市人力社保局為“高創計劃”杰出人才和領軍人才入選者頒發“北京市高創計劃入選人才”證書,并納入市委聯系專家范圍,優先推薦參加“萬人計劃”和各類政府獎勵的評選。
北京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協調有關部門在科研管理、事業平臺、人事制度、經費使用、考核評價、激勵保障等方面制定落實重點培養支持政策。
一、杰出人才:設立工作室,實行學術導師制,采取周期培養方式給予經費保障,支持組建并完善科研團隊,開展重大科學技術攻關、發明創造,承擔國家和北京市重大課題。
二、領軍人才:支持創新團隊建設,創新經費支持方式,落實期權、股權和企業年金等激勵措施,符合新時期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項目優先立項。
三、青年拔尖人才:按照《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資助實施辦法》提供支持經費,用于開展前瞻性、預研性自主選題研究等,并賦予相應自主支配權。
一、設立遴選平臺。北京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分別在有關部門設立遴選平臺,開展遴選工作。其中,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設立杰出人才、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的遴選平臺;北京市科委設立科技創新與科技創業領軍人才的遴選平臺;市委宣傳部設立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領軍人才的遴選平臺;市教委設立教學名師的遴選平臺;市委組織部設立青年拔尖人才的遴選平臺。
二、加大政策創新。各平臺要統籌好前期遴選與后期政策支持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相關支持政策,確保“高創計劃”各項政策落到實處。同時,注意階段性總結工作,根據人才需求,研究制定有針對性的創新政策,滿足人才發展的實際需要。
三、建立退出機制。各用人單位加強對“高創計劃”入選人才的管理。對違法違紀、違反學術道德規范,產生不良社會影響以及因個人原因不能發揮作用的,由用人單位提出意見,經相應遴選平臺報i北京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批準同意后,取消其“高創計劃”入選資格。
四、完善評估機制。北京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高創計劃”評估標準和辦法,采取第三方評估、問卷調查等方式,定期對“高創計劃”的實施情況進行跟蹤監督,了解計劃實施效果,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不斷優化和改進人才的遴選機制與支持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