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東
(甘肅省正寧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 正寧 745300)
有機肥料是指含有有機物質,既能為農作物提供多種無機養分和有機養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類肥料。其中絕大部分是農家就地取材,自行積制的農家肥,還有占少部分的商品有機肥。充分合理利用有機肥料能增加作物產量、培肥地力、改善農產品品質、提高土壤養分的有效性。本試驗旨在研究施用有機肥、有機肥與化肥配施,有機肥不同施用量對玉米生育性狀及產量的影響。有機肥料是農業生產中的重要肥源,其養分全面,肥效均衡持久,既能改善土壤結構、培肥改土,促進土壤養分的釋放,又能供應、改善作物營養,具有化學肥料不可替代的優越性,對發展有機農業、綠色農業和無公害農業有重要意義。
試驗地設在正寧縣榆林子鎮小寺頭村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試驗示范基地武照明承包地,海拔1 312 m,年降雨量700 mm 左右,年均溫度10℃,>10℃年有效積溫3 433.6℃,無霜期160 d,日照時數為2 385.7 h,自然條件較好,試驗田地勢平坦,土壤為黑護土,土層深厚,田地肥力中等。前茬作物為玉米。
收獲時以小區為單位,在每個小區選中間一壟,長3 m,面積4.5 m2,收取全部的果穗,登記該壟的株數、果穗數,雙穗及空稈,剝取苞葉,稱取所收果穗重量,計算每公頃果穗鮮重;在其中任取5 穗,稱重;將這5 穗全部脫粒,籽粒稱重,為減小誤差。
2.3.1 供試材料 供試作物:玉米,品種是先玉335;供試肥料:尿素(46%)、重過磷酸鈣(42%)、氯化鉀(60%)、隴上金牌商品有機肥。
2.3.2 試驗方法 試驗設計: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試驗共設6 個處理,不設重復。按照全膜雙壟溝技術起壟覆膜,該試驗田東西方向排列,每個小區長7.7 m,寬4.0 m,小區面積是30.8 m2,壟距1.5 m,小區間走道寬0.8 m。
施肥水平:處理1:空白對照(不施有機肥和化肥);處理2:N、P、K 最佳配施處理(尿素1.174 kg+過磷酸鈣0.536 kg+氯化鉀0.375 kg);處理3:化肥(用量比處理2 減20%,即施用尿素0.939 kg+過磷酸鈣0.429 kg+氯化鉀0.300 kg)+有機肥10 kg;處理4:化肥(用量比處理2 減20%,即施用尿素0.939 kg+過磷酸鈣0.429 kg+氯化鉀0.300 kg)+有機肥15kg;處理5:化肥(用量比處理2 減20%,即施用尿素0.939 kg+過磷酸鈣0.429 kg+氯化鉀0.300 kg)+有機肥20 kg;處理6:純施商品有機肥30 kg。以上各處理尿素1/3 和全部磷、鉀肥和有機肥作底肥,尿素2/3 作追肥。
各個處理均于4月下旬播種,播種密度均為60 000 株/hm2。全膜雙壟溝技術種植,3月30日機械覆膜,4月17日播種,穴距33 cm,每穴播種2粒種子,5月15日間苗,分別在6月5日和6月29日進行2 次中耕,9月28日收獲,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
從表1可以看出,處理6 的莖稈粗2.0 cm,莖稈最粗,處理1 的莖稈為1.6 cm,莖稈最細;處理1 的倒伏率為13%,倒伏率最高,處理6 的倒伏率為2%,倒伏率最低;處理2 的穗行數為17.3 行,行數最高,處理4 的穗行數為14.67 行,行數最低;禿頂長處理1 和處理5 的均為1.5 cm,處理6 為1.2 cm;穗長處理3 的最長,為21.7 cm,處理2 的最短,為18.1 cm。從不同處理間作物的性狀表現看,不同的施肥量對作物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處理1 產量為9465kg/hm2,處理2 產量為11145kg/hm2,處理3 產量為10830kg/hm2,處理4產量為11 280 kg/hm2,處理5產量為11 400 kg/hm2,處理6 產量為11 040kg/hm2,其中處理5 的產量最高,處理1 的產量最低。
從表1可以看出,不同施肥處理對玉米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影響,其中莖粗最粗的是處理6,其次是處理5 和處理2,然后是處理3 和處理4,莖粗最細的是處理1;禿頂長和穗長不同處理間增加幅度不大,增加幅度分別為0.3 cm 和3.6 cm;株高最高的是處理2,株高為329.3 cm,最低的是處理4,株高為297 cm,其他各處理間株高差異不顯著;倒伏率最大的是處理1,達到13%,最低的是處理6,倒伏率是2%,處理1 為空白施肥區,玉米的長勢較弱,莖稈較細,抗倒伏能力差,容易倒伏。

表1 不同施肥對玉米苗期生長發育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處理對玉米經濟性狀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行粒數、穗粒數和百粒重上。處理5穗粒數表現最好,與不施肥處理1 相比,穗粒數提高93 粒;百粒重處理2 和處理6 表現優異,從產量實收情況看,產量最高的是處理5,產量最低的是處理1,處理6 與其他處理間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處理2、處理3、處理4、處理5 之間的產量差異不顯著,但與處理1 差異顯著。這說明,在正寧縣現有自然條件下,并不是氮、磷、鉀都達到足量時才會有較高的產量,施肥量過大時,反而減產,且成本也增加。合理的肥料配比,可以改善玉米的生長發育,達到增加玉米穗粒數、增粒重、提高玉米產量的目的。

表2 不同處理對玉米經濟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本試驗表明,在正寧縣玉米生產區,采用處理5的施肥配比是玉米生產最合理的施肥量。合理的氮、磷、鉀配比和增施有機肥可促進玉米生長發育,增加穗粒數,增加百粒重,提高玉米產量,降低生產成本。因此,應大力宣傳和提倡農民減少化肥施用量,增加有機肥的施用量,對土壤有機質提升,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培肥地力有明顯的效果。
把有機肥替代化肥作為科學施肥的重要抓手,加強頂層設計,強化標準制定、政策創設和機制建設,推動有機肥大規??茖W施用。
廣泛利用各類媒體,全方位、多角度宣傳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的重要意義和取得成效。積極引導種植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積造施用有機肥,鼓勵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有機肥施用到田服務,
積極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調查研究、試驗示范和效果監測,探索有機肥積造和科學施用方法,豐富有機肥替代化肥技術模式,提高正寧縣玉米的產量,改善土壤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