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麗
(甘肅省莊浪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 莊浪 744699)
玉米是莊浪縣優勢主導作物之一,全縣年播種面積0.1 萬hm2以上,總產達到4.8 萬t,是當地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在確定土壤養分狀況的基礎上,通過多點的田間氮元素單因素試驗,確定土壤中微量元素臨界值、潛在缺素面積以及氮元素適宜量,為建立氮肥零增長模式提供技術依據。
試驗設在莊浪縣岳堡鎮大灣村(東經106°2′25″、北緯35°25′30″),海拔1 855 m,土質為黃綿土,土層深厚,質地均勻,0~20 cm 土層中土壤有機質含量14.42 g/kg,容重1.3 g/cm3,全氮0.87 g/kg,有效磷22.9 mg/kg,速效鉀256 mg/kg,pH 8.71。年均氣溫7.3℃,無霜期145 d,≥0℃的積溫2 500℃,≥10℃的活動積溫2 600℃。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 289.1 mm,空氣相對濕度為67%,干燥度1.55。
供試氮肥為尿素(含N 46%,甘肅劉家峽化工總廠),磷肥為普鈣(P2O514%,云南昆陽磷化工集團);鉀肥為硫酸鉀(K2O 52%,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地膜為農用黑色膜(厚0.01 mm、寬120 cm,天水天寶塑業有限責任公司);玉米指示品種先玉335。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法設計,6 個處理,3 重復次,小區面積80.4 m2(12 m×6.7 m)。各處理尿素施用量分別為處理1:0 kg/hm2(CK);處理2:60 kg/hm2;處理3:120 kg/hm2;處理4:180 kg/hm2;處理5:240 kg/hm2;處理6:300 kg/hm2。采用黑色全膜通用微壟模式,壟上播種。于2020年3月上旬覆膜,4月20日播種,結合整地底施普鈣562.84 kg/hm2、硫酸鉀88.23 kg/hm2,尿素處理1—處理6 分別為0 kg/hm2、20.4 kg/hm2、40.8 kg/hm2、61.2 kg/hm2、81.6 kg/hm2、102 kg/hm2,拔節期處理1—處理6 分別追施尿素0 kg/hm2、39.6 kg/hm2、79.2 kg/hm2、118.8 kg/hm2、158.4 kg/hm2、198 kg/hm2,其他田間管理同大田。
2020年玉米生育期降雨量499.8 mm,降水較歷年值393.1 mm 多106.7 mm,降水偏多27.14%;平均氣溫15.4℃,較歷年平均值16.1℃低0.7℃。降水與歷年同期值相比4月份降雨較少,氣溫比歷年同期較高,不利于玉米出苗;5月份氣溫偏高、降雨偏多,有利于苗期生長發育,6月、7月份降水偏多,氣溫較歷年同期偏低,對玉米拔節、喇叭口期生長有一定的影響,進入8月份正是玉米灌漿期,連續的低溫加降雨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玉米花粉的授粉和籽粒的形成,對玉米造成一定程度的減產。
從表1可以看出,處理2、處理3、處理4、處理5、處理6 生育期較處理1(CK)分別延長1 d、3 d、4 d、4 d、6 d。表明不同氮肥施量對玉米的生育期有一定影響,主要影響抽雄期以后的生育期,隨著氮肥施量加大,生育期略有延長。

表1 生育期記載
從表2可以看出,氮肥施用量在0~120 kg/hm2時,隨著氮肥用量的增加各處理經濟性狀呈上升趨勢;氮肥施用量在120~180 kg/hm2時,達到最高值;氮肥施用量在180~300 kg/hm2時,繼續增加氮肥用量,各處理經濟性狀呈下降趨勢。以處理3 有效穗數最多,處理4 穗粒數最多,處理4 百粒重最重。

表2 經濟性狀記載
從表3可以看出,處理4 折合產量最高,為10 452.6 kg/hm2,比對照增產4 669.05 kg/hm2,增幅為80.73%,居第一位;處理3 折合產量9 362.4 kg/hm2,比對照增產3 578.85 kg/hm2,增幅為61.88%,居第二位;處理6 折合產量9 240.3 kg/hm2,比對照增產3 456.75 kg/hm2,增幅為59.77%,居第三位;處理2折合產量9229.65kg/hm2,比對照增產3 446.1kg/hm2,增幅為59.58%,居第四位;處理5 折合產量8 985.75 kg/hm2,比對照增產3 202.2 kg/hm2,增幅為55.37%,居第五位;處理1 折合產量5783.55 kg/hm2,居第六位。經方差分析,處理間F=88.770>F0.01=5.636,說明各處理間有極顯著差異,重復間F=0.971<F0.05=4.103,說明重復間無差異。

表3 產量記載
試驗結果表明:玉米施用氮肥可明顯改善植株經濟性狀,產量增加3 202.2~4 669.05 kg/hm2,增幅55.37%~80.73%。生產上推薦底施尿素61.2 kg/hm2、拔節期追施尿素118.8 kg/hm2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