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立建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影響公路工程路面壓實施工的主要因素,然后主要論述了路面壓實施工技術在公路工程中的應用,如管理材料質量、控制含水量以及碾壓施工技術等,希望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做好路面壓實工作,保證公路工程質量。
關鍵詞:公路工程 路面壓實 施工技術
1 引言
在公路工程中,路面的壓實工作是有效提升路面強度的重要方式,可以使路面更加平整,優化群眾出行體驗,提升公路穩定性。在公路工程面臨建設高潮的當下,如何正確有效的使用路面壓實施工技術顯得尤為重要,對我國社會發展都起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基于此,應當深入分析其施工技術。
2 影響公路工程路面壓實施工的主要因素
首先,在現階段的公路工程中影響其路面壓實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路面的含水量。公路工程基本都是在露天環境下進行施工,在施工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天氣狀況的影響,很難控制施工材料的含水量,一旦其含水量過多,在施工過程中材料間存在的縫隙會直接被水分所填補,導致后續壓實過程中的壓實施工難度大,不利于保證壓實效果。同時,一旦其含水量過少,那么施工過程中材料間沒有水分潤滑,會增加材料間的內阻摩擦,在這種情況下,壓實效果很容易不符合標準。
其次,路面的碾壓方式也是影響因素之一。每種碾壓方式的適用工程和壓實效果都有所不同,在當前大部分公路工程中基本都會采用由邊緣到中央、由輕及重的方式,來保證碾壓質量。而如果先采用重碾壓施工,則會受填土的影響,在同條公路上產生不同的碾壓效果,公路整體平整度有所不足。而如果先從中央開始施工的話,則會使中央填土受重力作用向兩側位移,同樣影響平整度。
最后,碾壓厚度和碾壓速度。這一點主要需要通過施工單位的人為控制,碾壓速度過快則不能充分壓實,碾壓速度過慢則會過度向路面施工材料施加壓力,壓實效果遠遠超過設計要求,相應的就會增加工程成本。而碾壓厚度方面,一旦其厚度過大,則會直接影響到壓實效果,同樣會增加施工成本,使工程預算和工程實際支出有較大偏離[1]。
3 路面壓實施工技術在公路工程中的應用
3.1 管理材料質量
3.1.1 采購與檢查
想要保證在公路工程中高質量的應用路面壓實施工技術,需要施工單位做好充分的施工準備,從工程施工整體入手,做好各個環節之間的影響分析,保證有效銜接各環節,形成系統化的管理模式。考慮到施工材料對壓實效果的影響,施工單位需要在制作施工計劃的過程中就制定嚴格的材料管理制度,注重對材料質量的管理。一方面,施工單位在選擇材料廠家的過程中需要綜合單位已有經驗、市場風評等保證材料廠家的可靠性,優化材料源頭管理,從根本上降低不合格材料出現的概率。另一方面,在進場環節做好抽樣檢查,以國家規定標準、工程設計要求為檢查指標,禁止質量不過關的材料進入場地,并采用合適的方法進行處理,控制好材料配置,針對調配好的材料需要進行一定的試驗,明確其和路面壓實要求相符之后,再進行施工[2]。
3.1.2 控制含水量
施工單位可以結合壓實度需求,加大對公路填料含水量的控制力度,同樣設計試驗分析工作,根據路面組成做好各部分的控制。從當前公路工程技術整體來看,公路路面在地勢低處的基本組成部分自下而上依次為原地面、填土地基、路基、路面表面,地勢高處的基本組成部分自上而下依次為路面、挖掘面、路面表面和原地面。以各部分都涉及到的混合料為例,針對此施工材料的含水量控制方式,需要結合其具體的含水量情況,和最佳含水量相比其實際含水量過小,施工單位則可以采用人為灑水手段,將其進行濕潤;和最佳含水量相比其實際含水量過大,施工單位則應當選擇晾曬手段,使其水分可以在晾曬過程中被蒸發,在施工材料達到最佳含水量之后,再開始壓實施工。
3.2 壓實前必要準備
攤鋪作業和路面壓實技術之間具有較大的關聯性,從公路工程施工整體來看,路面壓實的技術流程為:路基填筑物-運輸填筑物-攤鋪-碾壓-養護,其中每層攤鋪的厚度約為30厘米,保證攤鋪質量的基礎上再開展壓實工作。此外,注意在壓實過程中合理操作壓路機,主要操作要點有以下幾點:(1)嚴禁壓路機在沒有進行壓實處理且不在壓實范圍內的新路面上移動;(2)在調節好壓路機速度之后,需要在壓實過程中保證其速度是恒定的,不能隨意進行更改;(3)避免出現急剎車、急起步的操作行為,尤其在啟動壓路機、換向、變道上更需要保證平穩緩慢的操作,避免由于壓路機操作不當,破壞公路路面原有質量;(4)操作過程中時刻關注路面狀態,一旦存在“彈簧”或材料位移現象,及時查明原因[3]。
3.3 碾壓施工技術
3.3.1 現場處理與設備選擇
一方面,施工單位需要將待壓實公路的周圍進行清理,公路兩側的碎石雜草等都盡可能的清理干凈,防止其影響壓實施工,并做好碾壓長度管理,綜合對路面材料具有影響的溫度、風速等條件,設定合理科學的碾壓長度。例如,針對風速較小、溫度較高的施工環境,施工單位則可以設定較長的碾壓長度;針對風速較大、溫度較低的施工環境,施工單位則需要將碾壓長度進行縮短。同時,嚴禁在路面上放置任何重量大的物體,保證路面質量。另一方面,不同公路工程對路面的長度和寬度的要求都不相同,相應的在不同位置的公路其土壤性質也有較大差異,需要施工單位結合具體工程公路實際情況,以壓實技術為基礎,選擇合適的壓路機,尤其是其重量應滿足公路需求。同時,在正式施工前做好壓路機性能的檢查,避免在碾壓過程中出現問題。
3.3.2 碾壓流程
正常情況下,大部分的公路工程都會選擇大噸位的壓路機進行壓實,需要施工單位結合碾壓環節優化碾壓計劃。在初壓環節中,需要施工單位選擇重量相對輕的壓路機,由于此環節中的公路此前沒有受過任何碾壓處理,其施工材料都處于松散狀態,需要施工單位嚴格控制速度,保持每小時1.5-2.0km的碾壓速度,碾壓2-3次。復壓環節中,可以將壓路機的重量進行適當提升,選擇噸位大的壓路機,此環節中路面已經經過一定程度的壓實,其壓實度得到相應提升,可以適當將碾壓的速度進行加快,并保證碾壓行為的連續性和均勻性,碾壓速度控制在每小時3.0-4.0km,保持3-4次的碾壓次數。至于終壓環節,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升路面平整度,將之前出現的輪跡進行消除,施工單位可以采用鋼輪壓路機,將碾壓速度控制在每小時2.0-3.0km,進行2-3次的碾壓。
3.3.3 碾壓注意點
第一,碾壓原則為先兩側后中央、先輕后重。第二,在碾壓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需要選擇專門的人員負責監督,將各項指標進行精準及時的檢測記錄,一旦存在問題則及時進行修改。第三,由于正常使用的壓路機體積都很大,不可避免的公路的邊角部分不會得到良好的壓實處理,需要施工單位增加小型壓路機處理好細節部分,保證公路工程的整體質量,必要時也可以選擇振動夯板作為輔助手段,保證進行完整壓實。第四,加強人員管理,需要施工單位認識到壓實施工技術很容易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技術的使用主體就是施工人員。對此,施工單位可以健全責任機制,加大對不規范施工的打擊力度,保證施工人員的施工行為滿足壓實施工技術的應用需求。
3.4 檢測壓實質量
為保證壓實施工技術應用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在壓實之后需要檢測壓實質量,常見的檢測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灌砂法,即采用符合檢測要求的均勻砂,通過均勻砂的自由落體運動,開展洞內測試,將其中的集料含水量等數據做好記錄,計算試樣密度,進行測試。另一種是核子密度儀法,適用于路面材料以瀝青混合料為主的壓實檢測,需要將測出的數據進行記錄,由于核子密度儀的特殊性,施工單位最好將該儀器放在暗箱中,根據使用要求有效放置,防止人體受到儀器影響,保證施工綜合效益。
4 結語
總而言之,有效的路面壓實技術可以保證公路質量,避免因此方面的原因產生的安全事故,提升公路工程的整體效益,需要施工單位重視壓實施工,明確對壓實施工有影響作用的因素,并在施工過程中盡可能的進行控制,保證壓實效果滿足工程要求,從而提升公路建設質量,做好社會發展的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藺鳳宇.膠粉改性瀝青路面有效壓實溫度與合理壓實工藝研究[J].天津建設科技,2020,30(05):25-28.
[2]曹文.公路工程瀝青砼路面壓實質量影響因素及施工技術探討[J].工程技術研究,2020,5(14):72-73.
[3]趙曜,張萬磊,等.基于BP人工神經網絡的瀝青路面壓實度預測模型研究[J].交通世界,2020(14):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