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立,司徒菲,張 明,曹經綸,史志皓
(1.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漢 430010;2.華中科技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湖北武漢 430074)
根據(jù)住建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5 476座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1]。隨著我國對水污染防治問題的重視,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日趨嚴格,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由一級B排放標準提升至一級A標準,北京、江蘇、四川、云南等地先后制定了更加嚴格的排放標準,例如《太湖地區(qū)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及重點工業(yè)行業(yè)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21072—2018)、四川省地方標準《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 51/2311—2016)等,要求TN的排放量在10 mg/L以下。根據(jù)住建部數(shù)據(jù),截至2019年底,2 913座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執(zhí)行一級A標準[1],占全國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總數(shù)的53.2%。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和城市人口的擴張,商業(yè)地塊的增值壓縮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空間,污水處理需求的擴大與城市越來越有限的土地資源間的矛盾越發(fā)突出,有限的地下污水處理廠設計建造成為行業(yè)關注的熱點。除了節(jié)地型技術和工藝,污水處理廠設計中也重視構筑物的合理布置,進行疊合設計。地下式污水處理廠雖然占地面積小、環(huán)境影響小,但是建造成本較高、工藝較為復雜。因此,部分城市的污水處理廠仍采用地上式,在建設中會更加關注集約化設計[2-3]。
蘿崗污水處理系統(tǒng)總服務面積為92.37 km2,服務范圍為廣深高速公路以北的南崗河流域,包括廣汕公路以北地區(qū)、蘿崗中心區(qū)、科學城東部地區(qū),云埔工業(yè)區(qū)東北部以及開發(fā)區(qū)東區(qū)西北角的雞鳴坑水庫一帶地區(qū)。蘿崗中心區(qū)水質凈化廠建設于廣州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南崗河與廣深高速交界東北角,全廠總用地面積為103 900 m2,設計總規(guī)模為20萬m3/d,分期建設,首期工程設計規(guī)模為5萬m3/d(KZ=1.34),已于2010年6月建成投產,中途沒有進行大的技術改造,初期經調試達標排放至今運行正常。目前二期在建。
該廠尾水受納水體南崗河目標規(guī)劃為《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的Ⅲ類功能水域,根據(jù)環(huán)評,該廠出水水質應執(zhí)行《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9—2002)的一級A標準和廣東省標準《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第二時段城鎮(zhèn)二級污水處理廠一級標準,且要求設計出水CODCr排放要求不高于38 mg/L。該廠主要設計進、出水水質及處理程度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設計進、出水水質
該廠廠區(qū)面積為103 900 m2,按20萬m3/d規(guī)模布置,用地指標為0.52 m2/(m3·d),遠小于規(guī)劃用地指標[根據(jù)《城市排水工程規(guī)劃規(guī)范》(GB 50318—2017),城市污水處理廠規(guī)劃用地指標為0.81 m2/(m3·d)],設計充分考慮用地緊張的實際特點,選用節(jié)地工藝以實現(xiàn)污水達標排放要求。
由表1可知,該污水廠SS去除率需達到96%以上,SS/BOD=1.25,常規(guī)沉淀工藝難以滿足要求,需要采用過濾深度工藝強化SS的去除效果。TN的去除依賴進水水質可生化性和有機物濃度,是污水廠設計中的重點。該污水處理廠進水B/C=0.5>0.45,可生化性好;BOD/TN=5>4,可滿足脫氮,二級生物處理采用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因處理效果好、出水水質穩(wěn)定、運行經驗豐富等優(yōu)點,在國內污水處理廠中廣泛應用。目前比較成熟的活性污泥法包括AAO工藝、氧化溝工藝、CAST工藝等[4-6]。工藝比選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工藝比選情況

在過濾深度處理工藝中,目前常用的池型有V型濾池、轉盤濾池、活性砂濾池、深床濾池、高效纖維濾池和膜過濾等。高效纖維濾池以慧星式纖維材料作為濾元的重力式濾池,具有占地面積小、投資省、運行成本低、過濾速度快、出水效果好等優(yōu)點,適用于本工程。因此,深度處理采用高效沉淀池+高效纖維濾池節(jié)地工藝,以保障物化指標的有效去除。
本工程采用CAST生物池工藝+高效沉淀池+高效纖維濾池主體處理工藝。
廣州蘿崗中心區(qū)水質凈化廠首期工程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首期工程工藝流程
該廠廠區(qū)首期工程布置于廠區(qū)西南側,設計中將細格柵、曝氣沉砂池、變配電室及生物除臭裝置布置在場地中部兼顧遠期發(fā)展,鼓風機房布置距CAST生物池較近,CAST生物池布置在首期中央地帶,使得工藝流程順暢,并減小中遠期施工對已建成的廠前區(qū)、生產區(qū)的干擾影響,生化處理及污泥區(qū)布置緊湊,生產管線布置較短。廠區(qū)總平面布置如圖2所示。

圖2 蘿崗中心區(qū)水質凈化廠廠區(qū)總平面布置圖
CAST生物處理池按5萬m3/d設計,設計污泥負荷為0.12 kg BOD5/(kg MLVSS·d),MLSS為4.0 g/L,污泥齡為20.4 d。CAST池共設2組,每組分2格池,單格的平面尺寸為64.6 m×29.3 m,單格貯水容積為2 083 m3,4格組合平面尺寸為120.2 m×64.6 m。生物池的設計停留時間HRT=20 h,其中選擇區(qū)停留時間為0.5 h,厭氧區(qū)停留時間為1.5 h,主反應區(qū)停留時間為18.0 h。主反應區(qū)內采用盤式微孔曝氣器,每池設2 500個,單個出氣量為3.0~3.5 m3/h,設計充水比為23%,最大需氧量為AOR=13 829 kg O2/d,SOR=22 264 kg O2/d,設計供氣總量為15 256 m3/h。
主反應區(qū)設置旋轉式潷水器,每格池設1臺,單臺Q=2 800 m3/h,N=1.5 kW。每格池設1臺污泥回流泵,Q=540 m3/h,H=10 m,N=30 kW。設計剩余污泥量為7.8 t DS/d,每格池設1臺剩余污泥泵,Q=30 m3/h,H=10 m,N=30 kW。
(1)高效沉淀池
設計規(guī)模為5萬m3/d,按最大時流量計算,共設1組,每組2格。
高效沉淀池入口處設計流速為0.01 m/s,清水區(qū)上升流速為14 m/h。快速混凝攪拌反應區(qū)的停留時間為2 min,單組池體有效容積為46.5 m3;快速混凝推流反應池停留時間為10 min,單組池體有效容積為236.7 m3;沉淀/濃縮區(qū)單組平面尺寸為12.5 m×12.5 m,斜管區(qū)面積為215.5 m2。混凝劑(PAC)最大投加量為20 mg/L,日常投加量為8~20 mg/L,助凝劑(PAM)日常投加量為1 mg/L。
(2)高效纖維濾池
設計規(guī)模為5萬m3/d,按最大時流量計算,共設1座,共8格。
設1座高效纖維濾池,濾池共分為8格,單格平面尺寸為6.04 m×5.28 m,池深為3.7 m;濾池呈雙排對稱布置,中間為管廊,平面總尺寸為24.98 m×22.87 m。反沖洗泵房與高效纖維濾池合建,平面尺寸為8.00 m×22.87 m。具體設計參數(shù)如表3所示。

表3 高效纖維濾池設計參數(shù)
(3)紫外線消毒渠
設計規(guī)模為5萬m3/d,按最大時流量計算,設1座。
污水處理廠出水消毒前常用的為液氯消毒和紫外線消毒,紫外線消毒占地面積小,該廠消毒工藝選用節(jié)地的紫外線消毒工藝。
消毒渠設1條渠道,分2格,其中1格為紫外線消毒渠,1格為超越渠,單格平面尺寸為7.20 m×1.26 m,深為2.37 m;設計參數(shù):紫外穿透率≥65%;渠內共設4座紫外模塊,紫外燈管160根,燈管采用低壓高輸出汞齊燈管,總能耗為17.6 kW。
為節(jié)約用地,污泥濃縮脫水機房土建按遠期20萬m3/d規(guī)模建設,設備按首期5萬m3/d規(guī)模安裝。首期設計污泥總干固量為9.5 t DS/d,絮凝劑(PAM)投加量為3~4 kg/(t DS)。
目前國內常用的有帶式濃縮脫水一體機和離心濃縮脫水一體機,該廠選用占地面積小、操作環(huán)境較好的離心濃縮脫水一體機。
機房內包括離心濃縮脫水一體機2臺,1用1備,單臺處理能力為62 m3/h,進泥含水率為99.2%,出泥含水率為80%,脫水后污泥運往增城垃圾填埋場填埋;污泥進料螺桿泵2臺,單臺流量為40~80 m3/h,揚程為0.2~0.4 MPa;每臺進料泵前設污泥切割機,單臺流量為65 m3/h;藥劑計量泵2臺,1用1備,單臺流量為0.4~1 m3/h,揚程為0.2~0.4 MPa;脫水泥餅水平有軸螺旋輸送機1臺,功率為7.5 kW。
蘿崗中心區(qū)水質凈化廠實際運行期間處理水量為5萬m3/d,滿負荷運行,將該廠2018年1月—2020年5月各項進水水質指標進行逐月的分析,如圖3所示。將其平均值與設計進水水質指標進行了對比分析,如表3所示。
由圖3和表3可知,進水的各項水質污染指標每月均有上下波動,最高值與最低值相差較大。對比可知,除BOD5偏差較大外,其他各項設計進水水質指標偏差均在10%以內,與實際進水水質數(shù)據(jù)高度吻合,說明設計進水水質預測較為準確。

圖3 蘿崗中心水質凈化廠進水水質污染指標分析

表4 設計進水及實際進水平均水質對比
自蘿崗中心區(qū)水質凈化廠于2010年6月投入使用,出水水質穩(wěn)定達標,下面對蘿崗中心區(qū)水質凈化廠2018年1月—2020年5月出水CODCr、BOD5、SS、NH3-N、TN、TP等幾項主要水質污染指標進行逐月的分析,具體分析如圖4所示。
如圖4所示,蘿崗水質凈化廠出水現(xiàn)狀出水水質較好,CODCr、BOD5、SS、NH3-N、TN、TP平均濃度分別為13.7、1.7、5.93、0.57、3.89 mg/L及0.14 mg/L,均已達到設計出水水質。整體上看,該廠在滿負荷運行的狀態(tài)下,盡管實際進水水質每月波動幅度較大,但出水水質始終穩(wěn)定達標,說明本工藝具有較好的抗沖擊負荷能力。

圖4 蘿崗中心水質凈化廠運行水質污染指標分析
該廠實際進水BOD/TN為3.8,碳氮比較低,對脫氮過程會造成不利影響[4],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工藝對TN的處理效果比較穩(wěn)定,進水TN濃度較高的月份出水TN仍可穩(wěn)定達標。
廣州蘿崗中心區(qū)水質凈化廠首期工程工程費用為13 668.51 萬元,建設工程其他費用為1 686.18萬元,基本預備費為1 228.38萬元,工程靜態(tài)投資為16 583.07萬元。單位水量投資為2 733.70元/m3,工程經營成本為0.69元/m3,處理總成本為1.13元/m3,單位水量電耗為0.229 kW·h/(m3·d)。工程用地指標為0.52 m2/(m3·d),低于地上污水廠一般的占地指標0.8~1 m2/(m3·d)[2]。
(1)蘿崗中心區(qū)水質凈化廠首期工程采用CAST生物處理池+高效沉淀池+高效纖維濾池處理節(jié)地工藝,工藝抗沖擊負荷能力較強,對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良好,系統(tǒng)運行穩(wěn)定,實際出水水質穩(wěn)定達到《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9—2002)的一級A標準和廣東省標準《水污染排放限值》(DB 44/26—2001)第二時段城鎮(zhèn)二級污水處理廠一級標準(CODCr≤38 mg/L),本工程的建成大大減少了排入南崗河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有效改善了蘿崗中心區(qū)城市環(huán)境。
(2)本工程選用占地面積小的CAST生物處理工藝、紫外消毒設備和濃縮脫水一體機,取消濃縮池,采用脫水機房設置為2層,部分構筑物等措施節(jié)約占地面積。項目占地面積指標為0.52 m2/(m3·d),低于地上污水廠一般的占地指標0.8~1 m2/(m3·d),為工程用地面積有限的污水處理廠設計提供了相當?shù)膮⒖己徒梃b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