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必才 陳云閣 趙文豹
文必才,原名文才子,1922年10月生。貧苦漁民家庭出身。1940年參加革命活動,一直在鎮江大港和山北港沿江一帶以捕魚為掩護,送情報、護送干部過江。1943年8月參加中國共產黨。1995年9月去世。
建立水上交通站
1942年,中共地下組織在大路新武鄉朱家場孫再林家建立了地下交通站。有一天,孫再林通知文必才去開會,會上決定建立山北分站,用文家的小漁船作為交通工具,由文必才夫妻兩人負責送信。文必才化名武斌,以捕魚為掩護,專做水上交通工作。有時一天送兩次信,有時三四天送一次。但不管白天、黑夜,信一到就要開船送。從山北港出發,送到虎山頭對過的大沙,那里有座丁家祠堂,和他接頭的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同志。文必才工作勤勤懇懇,從沒誤過事。
水上交通站除了送信,有時也送人。從1942年到1943年,他先后送過陳毅、孫樸、管寒濤、康迪等同志過江。有一天,地下黨員許瑞林被日寇抓去了,日寇帶著許多人下來“清鄉”。許瑞林乘機從敵人據點里逃了出來,一口氣跑到袁家洲兩面派保長袁直開家,袁直開將他送到文必才家,要求文必才將許瑞林送到江北去。這時,灘里有水,而許瑞林又受了傷,不能直接上船,文必才就將他背上船,連夜把他送到揚中。
鋤? ? 奸
1943年春節后,埤城交通站的王東來和一個姓陳的交通員到文必才家,與他商量找一條大一點的船運蘆柴到江北口岸賣掉做軍費。他們正在談話時,突然闖進一個陌生人。文必才仔細一看,原來是孫家場日寇據點里姓韓的特務。特務不認識王東來和姓陳的通訊員,就盯著他們看。王東來很機靈,他主動道:“你是哪一保、哪一甲的,來干什么?”沒等特務回答,文必才接過話頭對王東來說:“他姓韓,是孫家場據點里日軍的特務。去年找我和必喜麻煩的就是他,他說我們是新四軍。”接著,又說了一句,“剛才我們說的話,他都聽見了。”暗示王東來對這個特務要采取措施。這時,特務愣住了,剛想開口,王、陳兩人就用扁擔向特務打去。文必才馬上助威,高喊把他捆起來。特務一看苗頭不對,想溜走,他們幾個人一起動手把特務綁了起來,趁夜色開船到江心將其拋入江中。
與頑軍巧周旋
1945年秋,新四軍要北撤前的一天,中共黨員曹忠找文必才傳達趙縣長的意見,讓他留下來堅持斗爭。1946年春,國民黨反動派軍隊某部占領王家弄祠堂。一天,一個士兵到文必才家,說他們營長請他們兄弟去談談。到了營長那里,營長質問文必才過去有沒有送過新四軍過江,文必才巧妙地回答即使有也是被逼無奈,營長見問不出什么,命令他以后要一面送,一面派人來報告,然后就將他們放了。
智斗叛徒
1946年冬的一天早晨,鄉自衛隊隊副劉福貴帶了四個士兵,把文必才抓到武橋鄉武家橋一家京廣雜貨店。叛徒趙維吉曾是趙文豹的徒弟,文必才曾送過他過江。趙維吉一本正經地問道:“你姓什么?叫什么?”文必才沉住氣一一回答。狡滑的敵人見問不出口供,就叫人搬了張凳子來。四個敵兵在梁上掛上繩子,剝去文的棉衣,把他推到凳子上站著。叛徒趙維吉問道:“王東來有沒有來?有沒有通知你去開會?”文必才答道:“王東來是來過,我到揚中送魚沒有見到他。今年春節魚行老板趙夢生找我談過,叫我見到新四軍時向他報告。”趙維吉一聽到趙夢生這個名字,連忙說:“真的嗎?喊他來對證。”一個敵兵馬上把趙夢生叫來了。趙夢生對趙維吉說:“把他放下?!壁w夢生把文必才帶到萬恒豐店里對他說:“你這個年輕人,還不表現一下?”他掏出小本子看了一下,說:“羅慶保、田金元,還有袁慶生都參加了國民黨,你也可以參加嘛!”就叫文必才找保人。機智的文必才隨即說:“我在這里不認識別人,你是我魚行的老板,就請你替我作個保吧。”這一著,趙夢生沒有想到。經過一番周旋,無可奈何的趙維吉和趙夢生只好將他放了。
護送陳云閣過江
1948年11月上旬的一天,袁慶生的家屬突然到文必才家來。當時,文必才家里住有一個班國民黨反動派的軍警。袁慶生的老婆是偽裝割草來到他家的,因此敵人并沒有注意她。她輕聲告訴文必才有人找他,要他到她家去一下。文必才一跨進袁慶生家的門就看到中共鎮丹揚工委副書記趙文豹,正在那里等他。一見面,趙文豹一面告訴他“外面風聲很緊”,要他注意安全;一面要他準備接受一項重要任務:送中共鎮丹揚工委書記陳云閣同志過江。什么時候送,暫時保密,到時通知。
文必才接受了任務,一面走回自己家里,一面盤算著如何護送陳云閣過江的事。當時,國民黨反動派對江面封鎖很嚴,沒有他們的同意,船是開不過去的。說也湊巧,那天他的繼母弄到一只大癩頭黿,住在他們家的國民黨軍警都圍著問“好吃不好吃”。文必才連聲說“好吃好吃”,并表示愿意慰勞他們。文必才心想:趁機拉拉關系,取得他們的同意,把船開出去,好完成任務。于是,他殺了癩頭黿,還買了幾斤燒酒“招待”他們。等他們酒醉飯飽后,文必才提出:“有件事和你們商量,看行不行?”兩個軍警班長同時問:“什么事啊?”他就說:“我家中生活困難,打算到江北販點鹽賣賣,想請你們幫個忙。”兩個班長說:“江北有新四軍,不能去。”文必才說:“小本生意,報點稅就行了?!蹦莻€班長說:“行,行。讓你到江北去一趟販點鹽,順便給我們帶點豬肉回來。”文必才一面答應他們的要求,一面向他們道謝。軍警班長問他什么時候去,文必才說要借本錢,借到本錢,再告訴你們走的時間。其實他是在等趙縣長的通知。
一天晚上,他背了蟹簍,提著燈,裝作去聽蟹的樣子,悄悄地來到袁慶生家,告訴他一切都已準備好,請他向趙縣長匯報。三天后,上級派人來了,說第二天過江。他跟來人到了袁慶生家,一進門就看到袁慶生在替陳云閣做針灸。陳云閣對文必才說:“今天晚上就過江。”文必才說:“晚上不行,明天白天走?!薄盀槭裁??”他解釋說:“抗日戰爭中晚上過江,現在只有白天過江,才可以混過去?!彪S即商定了過江的大體時間。
文必才回到家后,對國民黨軍警班的那個班長說:“我借到錢了,明天就過去,請幫個忙?!彼麄冞B聲說“行,行”。第二天一早,他到船上拿回弄魚的工具,順便到袁慶生家,告訴他自己先走,請他把陳云閣送到鑰匙港上船。他回家后帶著妻子、孩子將船開進鑰匙港,接陳云閣上了船。小船經過揚中西沙頭、邗江的天福港、燈籠套,一直開到目的地——雙江口。天將黑的時候,文必才帶著五斤豬肉和五六包鹽搖著小船順利地回到了山北港。
文必才從他父親手中接過為地下黨送情報的任務,建立山北水上交通站,直到全國解放,十多年中,他用自家的小漁船不知為地下黨送了多少次情報,護送了多少位黨的干部來往于大江南北。解放后,他家的那只小漁船曾送省里、中央去展出,現在小漁船仍存放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中。
(原載于《江蘇人民革命斗爭群英譜》鎮江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