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達
摘要:新時期,在我國10kV配網項目設計中,評審階段的應用是主要階段,需要相關人員依據要求進行完整落實,要貫徹落實關于明確推進電網建設獨立審查要求,電網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所)的審查工作。對10kV配電網絡架構進行設計與研究是保證配網供電安全性、合理性的前提條件,也是提升用電網絡可靠性、經濟性的關鍵,是電力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本文就10kV配網項目設計評審應用、及相關技術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配網設計;評審一體化;深化應用
一、對10kV及以下配網項目設計評審深化應用的作用
1.建立技術經濟指標管控模式,通過指標提取、比較、分析、驗證等方式,做到“自審核以及自評審”,在企業內部對各個評審環節進行智能化檢驗,減少不必要的評審點,提高評審效率。
2.通過數據積累,完善項目設計質量分析以及成本限價投資效益分析,在評審結束后制定相關評審檢驗報告,建立標準控制體系,為后期工作提供保障措施。
3.通過對配網項目可研、設計評審數據進行分析,完成系統數據集成,實現操作平臺入口以及配網可行性數據報告,完成后期分析,實現評審全過程管理。
二、工程設計評審需求
1.業務需求
運用信息技術,對項目各階段的成本業務數據進行集中處理,深化電網基礎設施項目的成本評估與分析,利用管理手段以及先進科學技術,提高配網項目評審管理質量。
2.功能要求
相關需求包含數據管理,成本審核,技術指標,質量分析,數據統計,資源庫分析,評審工具等。
3.性能要求
評審業務相應性能要求包含響應時間不得大于15s,核心算法數據處理相應時間不得大于60s,數據導入時間不得大于30s。單表數據查詢插入不得超過500萬行數據。
4.安全需要
配網信息安全評審需求,信息安全等級建議設置為二級保護模式,相關系統應按照《電網公司管理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標準》進行完善。
三、10kV及以下配網項目設計評審應用、及相關技術
(一)配網設計評審一體化平臺應用思路
在配網項目審查設計中,應完善業務本身,建設配網集成平臺,按照相關要求對設計進行審查,對設計進行信息化管理,利用迭代的方式進行配網項目設計,企業管理指數化、系統功能人性化。整個設計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準備階段、開發階段和迭代改進階段:在準備階段,首先調查企業和用戶的實際需求,然后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平臺設計評審和業務研究,從而保證所開發的配網設計評審綜合平臺更符合實際需要;在開發階段要完成的任務是初始化數據、流程和業務規則,使它們發揮極端的作用;在迭代改進階段,應注意完善規則庫,更新指標值,并將過程調整到最優狀態。
(二)配網設計評審一平臺的深化應用
1.設計評審智能化
智能設計評審作為未來配電網設計評審集成平臺研究與建設的發展核心之一,應具有成本規則的接受與應用、成本控制線、規則庫的完善、流程優化等功能。其中,成本規范的驗收和應用是指對上傳數據中的規范文件模板進行驗證,調整成本部分的存取方法,以及規范文件的存取工作;成本控制線是指對成本控制線進行維護,讀取上傳數據中的成本數據,并進行認真核對,完成成本控制線的統計工作和單位成本情況;規則庫改進是指對規則分類的細化、規則管理的優化和維護,以及最合理有效地完成規則版本管理的方法;流程優化是指對新的投資計劃進行關聯操作,并在內部審核和外部審核時對投資計劃是否匹配進行分析和確認。
2.設計管理信息化
為了有效解決配網設計評審綜合平臺開發中存在的問題,應用配網設計信息化管理方式進行評審內容審核,實現相關評審標準,對規劃設計進行數據評審以及統計管理,并在此基礎中完成評審規劃工作。同時,對當前配網設計評審綜合平臺存在的問題進行收集整理,為今后的改進提供依據。
3.業務管理指標化
在評審中要實現相關評審標準,則需從標準設計質量以及標準設計成本和成本控制指標進行分析,對應用標準化進行統計分析,分析和保持所有在建和變更項目的設計質量,提高標準設計和典型成本線統計的應用率和合格率,對其進行有效管理。
4.配網評審可行化
為改變現有的問題,配網設計評審綜合平臺必須實現統一接入、數據滲透,并在平臺中增加可行性研究評審功能。在進行可行性研究審查功能設計時,應根據相關指導文件制定管理標準,通過標準化管理提高可行性研究設計的質量和管理效果。此外,還要對每個科研環節進行詳細的分析研究,全面彌補評審管理過程中的不足。同時,在評審過程中,應了解實際情況以及預期概況之間的差異性,并對此差異性進行分析了解,制定差異化方案,具體完善差異化方案的實施,提高相關評審工作效率。
此外,在評審工作中,應對項目數據庫進行開發管理,方便后期評審過程中,評審人員可對項目信息設計數據進行查詢,通過評審數據庫以及相關評審數據建立決策模型,通過此模型進行智能化決策分析,將配網設計評審工作質量推動到頂峰,保證后期工作順利實施。
(三)配網設計評審一體化平臺應用
在配電網設計與評估綜合平臺的建設中,采用了自動故障檢測技術,使該平臺能夠利用智能計算機對變壓器的輸出電流、電壓等數據塊進行實時檢測和校驗。一旦電壓或電流超過限值,它會自動總結分析故障原因,并將數據傳送到主基站,然后發出報警,以便盡快發現并修復故障。此外,該技術還可以節省故障維修過程。今后如發生類似故障,系統將直接處理,在更大程度上保證用電安全和效率。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配網項目中,應做好相關項目評審工作,首先要對10kv配電網設計評審進行相關分析,其次,通過評審技術進行分析研究,進行全面認知,深化評審應用,最后對設計評審智能化,設計信息化,業務標準化,配網設計可行化,建立配網設計評審一體化平臺應用,為后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魏俊,張文濤,劉旭娜,葉圣永.基于工程審計的配網可研評審標準設計[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9(S1):12-14.
[2]劉天虎,劉立臣,王銳.配電網項目方案評審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電力大數據,2018,21(04):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