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冰杰
摘要:本文從中國現有電力專業技術的角度出發,介紹我國城市配電網規劃及相關理論,結合城市配網自動化現狀,探討了城市配網規劃的注意事項,指出城市配網自動化與配網規劃的有機結合,有利于的促進我國城市電力進一步發展,為人們日常生產生活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關鍵詞:城市配網;配網自動化;配網規劃
1城市配網自動化現狀
1.1配電信息化系統建設
在配電網信息化方面,主要由核心交換機(配電終端)及配網通信綜合管理系統等軟硬件組成,它主要是通過與地理信息有關聯的數據采集對配電網中的線路進行管理與監測,這也是目前我國普遍采用的一種信息化系統,該項技術在城市配網自動化的應用,不僅有效排除了配網設備數量龐大、線路分布廣且復雜的困境,同時還具有對不同地區地理配網信息變化反饋功能。由此可見,配電信息化系統的有效應用為電力企業更好地運行與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在其技術應用的過程中為電力企業解決了許多難題,像電力有關工作人員對配網工作認知的偏差,完全可以通過地理信息數據采集及圖像采集來進行有效規避,同時在系統中還可以實現數據信息的動態共享。
1.2配電自動化體系結構
目前,我國城市配網自動化的體系結構主要有四種模式,一是主站、子站和終端構成的集中管理和控制結構;二是主站、子站和終端構成的集中的數據采集,但是分散的監控結構;三是主站和終端兩層構成的集中的數據采集和監控結構形式;四是自動化的設備和開關互相配合的結構模式。但是無論采用哪種模式,主站的建設無疑是最重要的,任何的配網自動化的實施都離不開對主站的管理和建設,所以在主站的建設的過程中,不僅要強調其實用性,還應該實現靈活的控點管理。由于配電網饋線監控點變化頻繁,檢修、建設、業擴等幾乎每天都在進行改變接線方式。這些改變必須及時同步到配電自動化系統中,主站系統所展示的信息才是配網現場的實際信息。
2城市配網自動化在配網規劃中的應用
為了能夠與時俱進,緊跟互聯網+等先進技術的發展腳步,城市配網自動化規劃中,應結合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綜合各方面因素,包括配電信息體系數據共享情況、通訊方法以及配網網架結構等。尤為需要注意的是,在配網網架結構之前應針對設施超載、供電能力不足等問題,借鑒英國ERP2/5供電安全標準,按照“負荷組越大,故障恢復時間越短”的原則,結合實際情況,量化供電安全水平,有針對性地尋求解決措施。
2.1確定城市配網自動化規劃目標
城市配網自動化在配網規劃中應明確自身定位和目標,在規劃中應屬于主要基干之一,對于一些二三線城市而言,由于城市整體生活水平相對較低,但是處在快速發展過程中,人均用電量不斷增加,相應的對供電可靠性、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城市以往所運用的配網系統存在較大局限,面對與日俱增的用電需求,卻并未及時對配網更新,致使配網運行效率不高,嚴重影響供電質量。由此看來,城市配網自動化在配網規劃應用中應結合實際情況,以提升城市配網運行效率,從而降低電網運行中的資源消耗,提升經濟效益。城市配網自動化在配網規劃中應用,應確定一個明確經濟優選目標,根據城市供電區域分級特點將,供電可靠性目標設定從≥99.999%至≥99.828%區間(或者根據社會承諾的指標),提出配電網可靠供電的多級標準,遵循“設備精良、協調匹配”的選型原則,嚴控設備工藝標準,提出縱向貫通的整體選型原則,量化安全承載力、裝備技術、供電質量、可靠性供電等指標,優化配置,確定城市配網自動化規劃目標。
2.2城市配網自動化實施
配網規劃的實施很容易受到宏觀經濟和客觀因素的影響,需要不斷開展滾動修編、計劃修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配網自動化實施的進度。因此,城市配網自動化在配網規劃應用中,能夠有效解決此類問題,需要提前充分積累配電網基礎數據,充分記錄配網系統缺陷、故障、負荷等信息,為后續配網規劃調整提供參考依據。配電信息化系統構建,主要是將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或者政府天地圖系統)和配電網規劃技術整合在一起,構建配電自動化管理系統。與此相對應的目的是有效處理以往配電設施繁多、分布廣以及地理信息密集型高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隨著網架及負荷信息變化而產生的。因此,需要根據不同供電區域可靠性要求設定,本著“標準化設計,差異化實施”原則,充分利用已有資源,合理選擇主站建設規模、終端配置和通信網絡等配套設施建設模式。按照系統建設改造目標,因地制宜、分階段實施。配電主站規模按照實施地區3-5年后配網實時信息總量進行設定,并按照大、中、小型進行差異化配置。
2.3配網自動化系統結構配置
配電主站的構建作為配網自動化體系結構中最為重要的,主站系統結構是否完善直接影響到后續主站功能的發揮,建成完整的配網自動化主站系統,必須具備配電SCADA、饋線自動化、電網分析應用及與相關高級應用系統互連等功能。配電網反饋控制點變化次數較多,所以幾乎每天都處在變化狀態。對于這些變化數據,都應該同步到配網自動化系統中,如果配電網數據變化不能及時錄入到主站系統中,將導致實際運作模式和顯示存在誤差,這樣的配電系統是存在缺陷的,自然是不可靠的。所以,通過基礎數據更新機制、擴展自愈控制、快速仿真和預警分析、分布式電源、儲能裝置、微電網的接入與控制等智能化應用實現配電網的經濟優化運行,并實現與智能用電等其他應用系統的更新、互動,形成高效、靈活、合理的智能配電網絡,這樣提升配網自動化系統的運行效率和運行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城市化進程逐漸加快,人均物質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相應的用電量也在不斷增長,為了能夠更有效地滿足經濟發展需要,實現配網自動化是必然選擇,而在配網規劃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影響配網運行質量,應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推動城市配網自動化系統應用,大大提高了配網規劃質量,為電力事業長遠發展做出了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肖盈,楊家全.城市配網自動化現狀[J].云南電力技術,2010(1):121.
[2]李勝利,黃磊.城市配網自動化發展分析及其運行管理模式研究[J].電器工業,2012(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