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林

摘要:本文首先提出地鐵突發大客流安全控制原則分析,然后對地鐵突發大客流安全控制舉措進行論述,主要包括列車行車方式設計、大客流車站控制設計,通過不斷分析旨在不斷提高地鐵突發大客流安全控制水平,確保地鐵突發大客流情況得到順利解決與處理,僅供參考。
關鍵詞:地鐵;突發大客流;安全控制;實施舉措
一、地鐵突發大客流安全控制原則分析
首先,事先預測。基于地鐵運營視角,突發大客流涵蓋著諸多的類型,而且在不同類型的突發大客流的影響下,其特征有著明顯的區別,同時也影響著安全控制的設計。為了不斷提高突發大客流安全控制設計水平,對于設計人員來說,應對大客流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基于可預見性角度,合理預測分析大客流情況,然后從所獲得的大客流出發,為規模大小信息的預測提供合理的依據,從而不斷提高客流組織方案的設計水平。面對節假日大客流的出現,應從以往地鐵車站的客流數據信息出發,并通過與客流增長系數的融合,為預測結果的精確性的提升創造有力條件;如果在寒暑假,應對城市人口流動趨勢、數量等進行充分考慮,以此來實現客流規模信息的順利獲取【1】;在早晚高峰期,為了準確預測客流數據,應從每日的高峰時間段客流信息出發,旨在將其中的規律性特征挖掘出來。總而言之,在事先預測方式的作用下,可以有效提高客流組織設計水平,尤其在地鐵突發大客流情況下。
其次,系統聯合。基于傳統的技術條件視角,面對地鐵車站突發大客流情況的發生,其設計大都通過單個車站的客流組織來進行,其重點在地鐵系統中的客流疏通方面得到了充分體現。基于本質視角,在地鐵系統運營過程中,與諸多子系統之間的關系是緊密聯系的,所以在安全控制設計方面,應樹立高度的全局意識,將系統聯合力度提升上來,加強信息系統的合理應用,以此來密切協調地鐵系統調度與其他公共交通方式,共同致力于應急管理水平的提升,促使分流方案的有機形成。
最后,分級負責。針對于地鐵車站,為了不斷提高突發大客流情況的處理效果,各個部門應充分認識到分級配合與協調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安全控制設計中,分級負責的原則非常有必要,對客流規模進行分析,加強分級負責系統的構建,通過對各個部門的調度,以此來確保全部工作的順利實施。在形成分級負責機制后,可以迅速傳輸突發大客流的全部相關信息。部門職能分級結構圖如圖1所示:
二、地鐵突發大客流安全控制措施
(一)列車行車方式設計
首先,編組方案設計。在地鐵大客流情況下,編組方案的設計是至關重要的,這一方案,對于列車編組是否固定等起到一定的決定性作用。由于突發大客流情況的特殊性特點顯著,所以固定的編組模式在地鐵車站并不適用,而是應從突發大客流情況出發,確保組織規劃和設計的科學性。列車編組方案設計方面,應對諸多變動性因素進行分析,提高對客流量的重視程度。基于大客流條件角度,大編組開行方案具有較強的適用性,借助該方案,可以將編組數量的固定性體現出來,且在此階段,其編組數量也越來越多【2】。針對于可預見大客流,應提前編制大客流編組計劃與運行圖,以此來不斷提高列車行車大客流安全控制水平,并給予客流疏散一定的支持。
其次,交路方案設計。對列車交路類型進行分析,主要包括常規交路、銜接交路等,在具體設計方面,應從大客流的流向特征出發。不同的交路方案,均是乘客服務水平的重要影響因素,基于混合交路條件,在交路列車乘坐時,乘客需要等待較長的時間,而銜接交路下,跨區段出行乘客的換乘往往發生于中間折返站,為了將地鐵運營的經濟效益提升上來,銜接交路與混合交路的應用價值較高,確保車輛的高效化利用,不斷提高運營成本的控制水平。此外,基于大客流情況角度,疏散客流應確保高度的時效性,交路選取時,要求設計人員對各個區段斷面的客流分布特征進行深入分析。
(二)大客流車站控制設計
首先,物理切割法。在大客流車站控制設計方面,物理切割法的應用價值顯著,以此來合理分割換乘客流和進出站客流空間,旨在確保地鐵列車之間的沖點得到有效控制。要想確保地鐵沖點控制水平的穩步提升,既要對乘客的換乘時間進行控制,也要確保換成方案的科學性。通過物理切割法的應用,在空間隔離中移動護欄的支持下,可以促進客流空間隔離工作的順利進行,從而對車站布局和乘客行走習慣的關系進行有效協調。
其次,提高流速法。要想將乘客的行走速度提升上來,應適度提高最短徑路,也要防止乘客對設備、車站設施占用的時間進行控制,以此來為流線的流動速度的提升創造有力條件,并將設備的利用率提升上來。同時還要有效維系每一個站臺和通道的秩序,借助車站警務人員和站務員的應用,為維持秩序提供極大的幫助,從而防止每一個區域出現不通暢現象。
三、結束語
結合以上敘述內容,目前,人們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地鐵這一公共交通工具,對于日常生活產生的影響力越來越強。而在地鐵運行方面,大客流情況經常發生,所以應全面、準確地預測大客流現象,并加強相應的解決方案的制定,有效預防和控制突發大客流情況,避免對地鐵列車的正常運行造成制約,從而促進地鐵交通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佳杰, 柏赟, 周雨鶴,等. 基于站外限流與時刻表調整的地鐵換乘站大客流協同控制[J]. 鐵道學報, 2020, 42(5):10.
[2] 連志, 李文勇. 地鐵超大客流安全風險分析及防范——以廣州地鐵超大客流管控實踐為例[J]. 鐵道警察學院學報, 2020, 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