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彬彬 尹秀群
摘要:低電壓是影響電力用戶用電質量的關鍵問題,低電壓處理質量決定了供電臺區的運轉質量,因此加強低電壓治理至關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低電壓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隨后為制定應急治理方案提供了多條措施。
關鍵詞:供電臺區;低電壓;應急治理
引言:低電壓一直以來是影響供電臺區運作效率的重要問題,如何在保證正常用電質量的基礎上,快速解決低電壓問題,則是供電企業需要面對的課題。因此有必要根據現有低電壓治理過程存在的問題,探討如何應急治理低電壓現象。
一、低電壓治理問題
1.被動性較強。當前針對臺區低電壓的處理主要采用統計信息、上報情況、現場處理的常規流程,對供電臺區內的低電壓情況進行全面統計并前往現場處理,對于發生低電壓的高頻用戶,擬定并上報供電臺區設備更換計劃。這種方式并沒有采用事前防控思想,而是在發生低電壓事故后逐步開展維修,因此低電壓處理的被動性較強;供電企業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由于低電壓處理效率較低,用戶對于供電企業服務滿意度較低。
2.設備更換應對能力有限。供電臺區設備更換的基本前提是變壓器的容量已經無法支撐所在區域的實際用電需求,或者臺區內的無功設備能力有限,降低供電臺區的供電質量并誘發末端用戶低電壓;另外供電臺區的供電電壓合格率未能達到標準,同樣要更換臺區設備。如果采用設備更換手段,主要更換配臺變壓器以及相關聯的補償設備,降低供電臺區用戶的體驗效果。
3.規劃改造周期長。由于農網改造是一個資金不斷投入的過程,在供電企業資金緊張的情況下,農網規劃改造周期不斷加長。因此實際規劃改造過程中通常采用分段改造的方式,對于低電壓現象比較嚴重、或者在用電需求較為緊迫的區域優先開展改造工作;隨后逐步鋪開到全部改造范圍。這種規劃改造處理方式的最終效果較好,但是全部流程環節執行完畢需要至少兩年的時間,其中經過的測量、計劃、招標等階段都需要較大的資源和精力投入,對于供電企業和臺區用戶都是很大的考驗。臺區用戶即便能享受到農網改造后的成果,但是實際效果體驗的及時性受到嚴重影響。
二、應急治理方案
1.建設監控平臺。監控平臺建設的意義在于對低電壓治理因素的整合,在建設并完善平臺的基礎上,對現有低電壓治理的手段和經驗進行統籌管理,實現經驗技術的整合效應。對于曾經出現低電壓問題的用戶所在的位置加大監測力度,例如在該類用戶區域內安裝監測設施,同時保證監測設施與監控平臺順利對接,監測設施獲取的信息能夠借助互聯網環境上傳到監控平臺,并通過監控平臺的智能化效應,實現低電壓原因的分析與定位效果。與此同時發揮現有低電壓檢測設備的監測性能,在24h執行監測任務的同時,將監測到的低電壓或者疑似情況及時上報,發出與低電壓有關的警報信息,充實監控平臺的數據體系。監控平臺建設點的突破點在于監控設備與監控平臺的數據交互,智能電表不僅承擔低電壓監控功能,還要將監控結果上報到監控平臺,保證供電人員第一時間通過監控平臺獲取監控結果。在實現智能電表上報數據效果的同時,基于現有計量系統整合告警功能;一旦監控區域內的用戶出現低電壓故障,在最短時間內監控并上報低電壓情況,為供電企業調整供電方案爭取寶貴的時間。
2.發揮大數據作用。數據是提升低電壓治理質量的重要因素,針對現場采集的低電壓數據信息進行分析統計,為掌握低電壓告警情況并把握低電壓告警規律提供有效依據。供電臺區的低電壓情況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反饋,大數據平臺還可以提供關于低電壓處理的過往信息,也為分析處理低電壓現象提供數據支撐。如果供電臺區內出現大規模低電壓現象,僅僅采用設備替換更新的手段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加入調節調度手段的作用。例如對變電站的變壓器設備進行工作檔位的提升處理,適當提升變電站線路的工作電壓,是抑制低電壓影響的途徑之一。當然提升電壓的前提是不能超出變壓器設備的承受能力,通過提升電壓還可以避免電能在線路環境內的無效損耗。調高變電器設備屬于調度類型的手段,是解決中短期低電壓問題的途徑,但是并非徹底消除低電壓問題的最佳手段。
3.安裝過渡裝置。針對供電臺區內的低電壓情況,安裝并發揮過渡裝置的作用,是徹底解決低電壓問題的有效途徑。尤其是在供電臺區供電負荷較大的情況下,發生低電壓現象的概率也會提升;另一方面,部分區域負荷也處于變動劇烈的狀態,對低電壓現象的防治工作也是極大的考驗。將有載調壓裝置與供電臺區線路形成串聯關系,發揮有載調壓裝置的過渡作用,也就意味著調壓過程中無需對供電臺區進行斷電處理。這種有載調壓裝置通常與無功補償裝置結合使用,有效提升電力負荷突變的應對能力,也是季節性電力負荷調節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在用電高峰季節,供電臺區供電負荷處于高企狀態;借助有載調壓裝置,能夠在穩定在線的狀態下,保證供電臺區末端用戶的供電電壓,避免末端用戶的低電壓現象,有效應對用電高峰季節的特殊情況,同時最大限度保證供電臺區所有用戶的供電質量。在農網改造過程中,可以反復利用過渡裝置,進一步發掘過渡裝置的應用價值。此外針對供電線路較長或者容易發生壓降現象的區域,采用過渡裝置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解決末端用戶的低電壓問題;相比于常規的延長線路方式,不僅有效壓縮成本,最終獲取的低電壓調節效果同樣出色,兼顧控制成本與供電質量的雙重要求。
結束語:妥善處理低電壓問題,總結低電壓處理經驗和思路,是決定供電臺區未來運轉質量的關鍵。在處理低電壓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積累治理低電壓問題的經驗,加大相關領域的技術儲備,進一步提升應急治理方案的完善度。
參考文獻
[1]曾昭潔. 農村配電臺區低電壓治理技術方案探討[J]. 電氣技術與經濟,2021,(05):58-61.
[2]曹德發,沈均良. 農村配電網低電壓治理策略分析[J]. 農村電工,2021,29(10):40.
[3]花寧. 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中農村低電壓采集和治理研究[J]. 電工材料,2021,(0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