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之昱

傅書中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外國留學生導師、對外漢語系特聘教授,伊朗德黑蘭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伊朗科技文化部藝術研究院院士。傅書中先生在給他的研究生講課時介紹了一幅畫《大地和平》。這幅畫創作于2003年他在伊朗德黑蘭大學美術學院做訪問學者、客座教授期間。當時正值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伊朗民族面臨戰爭的危險,傅先生和他的家人身處其境,并了解到時任伊朗總統哈塔米先生為了自己的國家日理萬機,四處奔波宣傳他的外交政策,將“文明沖突論”改為“文明間對話”。這一政策使得伊朗與世界其他國家的關系得到了緩和,也與世界其他重要勢力的關系得到了改善。根據哈塔米的建議,聯合國宣布2001年作為聯合國的“不同文明間對話年”。2006年傅先生回國前,將《大地和平》這幅作品贈送給了哈塔米總統。此作品現收藏在總統官邸。
中國畫家傅書中先生曾走訪過二十幾個國家,他深切地體會到,由于各個國家的地貌、文化、生活習慣各異,便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經過走訪和考察,他用畫家的敏銳發現,伊朗產的棉花紙、巴西的甘蔗紙、中國臺灣地區的麻紙、埃及的水草紙均可作為創作中國畫的材質。
自1998年之后一年半的時間里,傅書中先生隨中央電視臺記者團駕車出訪了亞洲、歐洲、非洲等二十幾個國家,對埃及博物館,法國盧浮宮、凡爾賽宮,以及多個國家公、私立美術館進行了觀摩和考察。
2000年至2005年,傅書中先生應伊朗科技文化部的邀請,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前往德黑蘭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畫,2005年至2007年在德黑蘭大學美術學院攻讀繪畫碩士學位。他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以中國的《芥子園畫譜》為藍本,翻譯成波斯語,完成了他的碩士論文《中國繪畫技法》,并獲得德黑蘭大學優秀論文。
伊朗很多當地的文學家、畫家、雕塑家、翻譯家都慕名前來向傅書中先生學習中國畫。他用當地語言教學,教授芥子園繪畫技法,將繪畫的種子播撒在伊朗的土地上。他和他的學生們多次在麥克林畫廊舉辦畫展,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得到高度評價。研究生畢業后,傅先生在德黑蘭大學擔任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以及伊朗科技文化部東方文化研究員等職務。

2006年,傅書中(左)將作品《和平大地》贈送給伊朗時任總統哈塔米
在此期間,傅先生潛心研究黃賓虹、傅抱石、李可染、陸嚴少等前輩的藝術特點和創作思想,結合當地風土人情,形成了獨具一格的焦墨山水畫風格。他曾與德黑蘭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扎德剛先生相約外出寫生。扎德剛先生的寫生畫具竟然有半車之多,卻沒想到傅書中帶的畫具是一張六尺紙、一支毛筆、一瓶中國墨汁。面對同樣的自然風景,傅書中久久沒有動筆,當扎德剛院長用了四個小時完成了一幅印象派風景畫時,已是夕陽西下,才見傅書中潤筆揮毫,轉眼之間完成了一幅逆光焦墨山水畫,扎德剛院長驚嘆中國山水畫的表現手法竟是如此神奇和美妙。他感慨道:“我從小就聽說,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個文明古國,我曾在夢里流連忘返,十分向往。如今,我們從她的懷抱里迎來了她的赤子,他給我們帶來了無與倫比的作品:花和鳥的傳情,山和水的壯麗。我想,傅先生在中國也是最卓越的。感謝科技文化部為美術學院請來了這么不同凡響的教授,我們為有這樣的同事喝彩,并祝福他在伊朗生活學習幸福?!?/p>
在伊朗工作和學習的數年間,傅書中先生與當地的政府和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的畫作得到了當地專家和觀眾的好評。伊朗國家美術家協會主席哈里米在評價傅先生的繪畫理念時說道:“大自然是人類的主宰、是人類的真主,傅書中先生把自己的主宰畫得如此壯美,表明了他內心的虔誠和熱情?!?/p>
德黑蘭大學文學系教授、語言教育中心院長蘇圖德博士對傅先生的畫作和品行由衷地贊賞道:“我喜歡傅書中先生的畫,就像喜歡他的人一樣,訥言而內穎、澎湃而流動。中國有句話叫作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和水的睿智降生到畫家創作的世界里,再把創作帶到詩的天國。傅書中是中伊兩國的文化使者,是科技文化部近十年來請到的最優秀的專家,我更為有這樣一位中國朋友感到驕傲。我看到了他為哈塔米總統繪制的巨幅畫像,非常逼真,很了不起!”
時任伊朗總統哈塔米在會見傅書中時給予他高度的評價:“文化使者,藝術家風范?!?/p>
傅書中的作品被伊朗總統府、土耳其國會、奧地利維也納美術學院、伊朗德黑蘭大學美術學院和中國駐中東地區國家大使館收藏。
出生于20世紀50年代的傅書中先生自幼對中國傳統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80年代初他走出家鄉河南,來到了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學習。
在美院學習期間,傅書中學習并研究了石濤的山水畫美術理論,臨摹了唐、宋以來各大名家的繪畫技法,與此同時,也吸收了嶺南畫派如關山月、黎雄才、林風俗、陳金章等前輩的創作技巧。在長期的創作實踐中傅書中先生形成了具有創新性和個性化的繪畫風格,為從事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廣州美院畢業后的三年時間里,他曾六次登上華山,九次進入終南,并頻繁往返于關中、秦川、太行,風餐露宿,飽覽群山之壯觀。堅持寫生千余幅畫稿,并在西安美院、天津美院、北京畫院游學,借鑒荊浩、關仝、范寬、李成、郭熙的皴法和創作技藝,取各家之長,形成了獨樹一幟的畫風。
20世紀80年代末傅書中定居北京,在此期間他拜中央美院山水畫教研室主任張憑先生為師,主攻山水畫創作。此后傅書中先生師從于孫其峰、張憑、周彥生教授,進入了寫意山水、工筆花鳥的學習研究階段,兼擅書法創作。他先后創作了《荷塘情話》(1992年,獲國際大賽銅獎)、《夕陽镕金》(1993年,獲中國書畫博覽會優秀獎)、《波心思明月》(1999年,獲“慶祝建國50周年作品大展”成就獎)、《都市家園》(2000年6月,獲“迎接新世紀工筆畫大展”最高獎)、《春風香遠》(2008年10月入選全國第七屆工筆畫展)、《德黑蘭的倒影》(2010年12月,作品獲“全國現代工筆畫大展”銀獎)。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傅書中先后在中國深圳、河南、北京以及伊朗多次舉辦個人畫展。出版了《中華十二彩》《傅書中工筆花鳥畫集》《傅書中山水畫集》《當代名家傅書中作品選》《傅書中書法作品集》《傅書中工筆花鳥畫作品精選》等作品集。
傅書中先生始終站在思想與藝術的高度,以美學、哲學、文學的境界,淳樸、地道、韻味十足的畫面語言來表達他內心最真實的感受。
他在一幅自己的畫作中題:“焦墨山水筆墨相用易,枯淡相成難;黑白相成易,干濕相用難,非老手而不能為?!敝袊剿嫐v史上能畫焦墨者少之又少,能把焦墨點線、干濕、枯淡用到爐火純青者更是鳳毛麟角。他把傳統幾十種皴法掰開、揉碎、分解、提煉,形成了自己的筆墨語匯。
2012之后連續三年,傅書中被中國人民藝術家協會評為“十大年度藝術家”稱號。2010—2019年,他被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學院聘為“中國畫和書法”客座教授;2016年,被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中國文化研究院聘為研究員;同時也被清華大學、新華社、北京電視臺聘為“中國畫和書法”客座教授。
目前,傅書中先生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外國留學生導師、對外漢語系特聘教授,伊朗德黑蘭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伊朗科技文化部藝術研究院院士,對繪畫藝術執著鉆研,不斷出新。他將豐富的想象力付諸筆端,把古典文學與現代繪畫加以融合,繪畫作品華麗而不失古樸之風貌。
傅書中先生深受唐詩宋詞的影響和熏陶,將古典詩詞中的美妙和韻律融入他的繪畫作品中?!痘ㄙx》《故鄉云》《南風》等作品朦朧如幻,唯美曼妙;《太白飛雪圖》《江山如此多嬌》《關中秋色》系列作品則磅礴大氣,詩意渾融。如果從美學角度論述傅書中先生的繪畫作品,不難發現他所具備的詩人直覺和氣質,還有他致力于傳播中華文化的民族情懷。
中國畫是詩化的藝術,正所謂“詩言志,畫寫神”。傅先生以他的畫筆,把自然色彩、文化元素、人文精神、時代特征融入了他筆下的作品。讀古詩對于常人來說或些許抽象,而如果將詩與畫融為一體,不但突出了詩詞的閱讀性和趣味性,也揭示了畫作的內涵。傅書中在這方面則表現得恰到好處,他以詩配畫,以畫伴詩,詩情畫意,相得益彰,給觀賞者以美的享受。從學術立場解讀傅書中先生的繪畫作品,那便是時間與空間相互關照和呼應的雙重載體。
畫家精湛的繪畫思想和創作技巧,在他的畫作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他以中原兒女的質樸、純真、自然和大氣寄予了畫作深情的愛。他博采眾長,涉筆全面。無論是山水、花鳥還是人物,也無論是寫意還是工筆作品,或大氣磅礴、意境深遠,或纖美入微、栩栩如生,讓觀賞者在不同風格的畫卷前領略山風呼嘯、流水潺潺、鳥語花香、春夏秋冬的味道。
傅書中的國畫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一致好評,他在山水畫的創作中,有獨到的見解。在芭蕉、葦、荷、石、月、烏鴉、大雁一類題材的創作中,他在構思與構圖、內容與形式、質感與量感方面耐人尋味。他在工筆畫的創作中嘗試運用山水畫的構圖技巧,在六尺巨幅的宣紙上大筆寫意,而在工筆畫的創作中則追求溫和典雅的意境,筆下形象如同夢中移動的魅影,表現出具有人格意志的精神敘事,為整個畫面注入了鮮活的氣質,加之傅書中先生對藝術不斷地探索與借鑒,賦予了他的畫作或精致或大氣之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