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適應當下燃氣灶行業的發展要求,2020年12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GB 16 410-2020《家用燃氣灶具》,該標準將替代現行的GB 16 410-2007《家用燃氣灶具》,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實施。
據了解,在主要性能方面,新標準對燃氣灶的熱效率、溫升性能要求進行了更新,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將使得燃氣灶的用戶體驗、節能與可靠性更上一個臺階。同時,新標準還重點增加了燃氣灶的開孔尺寸的要求,對燃氣灶的開孔尺寸做出統一的規定,廠家只能在標準里標定的尺寸進行選用,改變目前市面上燃氣灶開孔尺寸大小不一的亂象。
在安全性方面,新標準對燃氣灶的關鍵零部件,閥體、玻璃面板等提出了更嚴格和細致的要求。另外,新標準還增加了與食品直接接觸的部件及有可能接觸的部件的具體規定,要求與食品直接接觸的部件及有可能接觸的部件應使用對人體不產生有害化學變化的材料或進行過適當表面處理的材料制成,并不得產生有害物質。

此外,不僅是燃氣灶,新標準的適用范圍還增加了集成灶和戶外燃氣烤爐。新標準增加了集成灶的內容,對集成灶有了明確的、統一的要求,有利于集成灶產品朝著標準化、可持續化的方向高質量發展。
無論是在主要性能方面還是安全性方面,我們都可以發現新標準對燃氣灶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新標準的實施,可以對燃氣灶企業形成一定的監督與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不符合標準的產品進入市場的幾率,保證燃氣灶產品的質量,從而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來源:新浪科技)

T/GITU 008-2021《照明產品的智能化等級》團體標準自2021年6月10日發布并正式實施。智能產品采用了智能化技術,具有感知、決策、執行、學習以及反饋能力(包括學習結果的應用能力),并將這些能力綜合利用以實現特定功能的照明產品。
中國版REACH限制物質標準即GB/T 39498-2020《消費品中重點化學物質使用控制指南》于2021年6月1日實施。該標準于去年11月發布,規定了消費品中禁用和限用化學物質的一般原則和要求,適用于消費品,包括產品的組件、零部件、配件、包裝和使用說明,但不包括食品、藥品、化妝品、煙草、特種設備、飛機、船舶、軍用產品等政府監管的產品。
該標準對于國內已有消費品中限制要求的有害化學物質,限制要求采用國內標準的限制要求;對于國內消費品中沒有限制要求的有害化學物質,該標準主要參考了歐盟“REACH法規((EC)NO 1907/2006)”、“RoHS指令(2011/65/EU)”、“歐盟玩具安全指令2009/48/EC”、“EN 71-9 玩具中有機化合物通用要求”、“EN 71-12: 2013玩具安全-第12部分N-亞硝胺和N-亞硝基化合物”以及“生態紡織品標準Oeko-tex100-2017”等國外標準的限制要求,提出對我國消費品的限制要求。
標準所適用的產品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玩具、電子電器以及紡織品類產品,基本覆蓋了歐美對此類產品中有害物質的管控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該標準不僅填補了我國消費品化學安全領域標準的空白,同時將成為我國消費品領域關于化學危害的基礎通用標準,作為消費品監管部門開展消費品質量或安全監管的依據。另一方面,該標準可以有效的提升我國消費者的健康安全,不僅有效的規范了消費品市場的化學物質使用,同時為消費者購買消費品提供了依據和保障。(來源:北斗智庫環保管家)

6月25日,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對外發布2項團體標準——T/CHEAA 0016—2021《電飯鍋內膽通用要求及評價規范》和T/CHEAA 0017—2021《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動炒菜機》。以上兩項標準均于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電飯鍋內膽通用要求及評價規范》從內膽的表面性能、使用性能和安全要求三大維度出發,對電飯鍋內膽的抗劃傷性、涂層附著力、重金屬含量和食品接觸材料安全等方面進行規范,確保內膽使用的客觀、穩定評價。
由于國際和國內尚無相關標準發布,該標準的發布實施將有效填補中國電飯鍋內膽相關標準的空白,進一步促進電飯鍋行業整體水平的提升,保證產品性能、質量,保障消費者的使用體驗和消費權益。
電動炒菜機在安全性方面已有國家標準,但是在產品烹飪性能、功能、命名規則等方面尚無統一的國家/行業/地方標準,市場上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動炒菜機》的發布和實施,將對電動炒菜機的設計、制造起到引導和約束作用,規范并有效指導行業健康發展,保證產品性能與質量,保障消費者權益。(來源:電器微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