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璞 張 豪 譚禮清 秦 楠
(重慶仕益產品質量檢測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 400013)
室內加熱器產品取用便捷,取暖效果好、升溫快,在冬季取暖產品市場上廣泛地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在廣袤的取暖器市場上銷售的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由于其安全風險較高,在近幾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計劃中均有“室內加熱器”產品。各省市的產品質量抽查中亦將“室內加熱器”作為重點監督和抽查的對象。檢驗檢測機構對于正確理解及運用GB 4706.23-2007[1]顯得尤為重要。
近期,筆者在檢測中遇到某企業生產的取暖器產品(詳見圖1),該產品四周裝有可發出黃色光線的石英管,其中有一面的石英管背后裝有自動接通發熱元件的溫控器,該溫控器可以在器具溫度高時動作,關閉那一面石英管。該結構被某機構判定為不符合GB 4706.23-2007中22.108條款。

圖1 取暖器
圖1產品為什么不合格呢?這種結構引發了筆者一系列思考。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筆者認為需要理解兩個基本概念:一個是什么是室內加熱器?另一個什么是可見發光的輻射式加熱器?
室內加熱器安全考核標準GB 4706.23-2007中對于“室內加熱器”沒有明確的定義該標準等同采用的是IEC 603335-2-30:2004[2](Ed 4.1),從標準的英文名稱來看,室內加熱器一詞是從“room heater”翻譯而來。筆者認為室內加熱器通常指的是可以給房間升溫用于人取暖的一種加熱裝置或器具。
根據QB/T 4096-2010[3]室內加熱器按照類型可以分為板式加熱器、對流式加熱器、風扇式加熱器、輻射式加熱器、可見灼熱的輻射式加熱器、充液式加熱器等(詳見圖2),根據安裝方式分為便攜式室內加熱器、駐立式室內加熱器、固定式室內加熱器、嵌裝式室內加熱器等。

圖2 各類型加熱器圖例
市場上銷售的室內加熱器產品種類繁多、琳瑯滿目。從產品名稱來看主要有紅外石英管取暖器、紅外鹵素管取暖器、紅外反射式取暖器、紅外線浴霸、電熱油汀、電熱水汀、暖風機、電暖畫、對流式取暖器、電熱膜取暖器及復合式取暖器(電暖桌、電暖爐)等品種。
通過以上介紹和圖例,以上產品均可稱為“室內加熱器”。
GB 4706.23-2007標準中第三章3.101對“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翻譯為可見發光的輻射式加熱器,具體定義是:至少裝有一個可見發光發熱元件的加熱器。我們通常將鹵素、石英管、炭纖維等發光管制作而成室內加熱器界定為“可見發光的輻射式加熱器”,并按照該標準的有關條款進行判定。基于本文圖1所示的產品和筆者遇到的案例,我們習慣性的這種認知和理解有問題嗎?筆者帶著懷疑的眼光查詢了室內加熱器有關產品該安全和性能標準。
現行國家推薦標準GB/T 15470-2002[4]中將“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翻譯為“可見灼熱的輻射式加熱器”,它的定義是:正常使用時,從加熱器外部可見其內部電熱元件、溫度至少為650 ℃的輻射式加熱器。
GB 4706.23-2007上一版GB 4706.23-1996[5]的標準中將“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翻譯為“可見發光的輻射式加熱器”具體是指主要通過輻射來散熱的加熱器。他有一個或多個發熱元件,當加熱器安裝好準備使用時,從加熱器的外邊可以看到部分或全部發熱元件。加熱器在額定輸入和環境溫度為20 ℃時,按充分放熱條件工作,當達到穩定狀態時,這些發熱元件的溫度至少為650 ℃。
IEC 60335-2-30:2009[6]對應的 GB 4706.23修訂版標準(目前該標準未發布和實施)中將“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翻譯為“可見灼熱的輻射式加熱器” 至少裝有一個可見灼熱電熱元件的加熱器。
QB/T 4096-2010和QB/T 4096.23-2011[7]兩個室內加熱器的性能標準均使用了“可見灼熱的輻射式加熱器”這一術語,未對其進行定義。根據QB/T 4096-2010第二章規范性引文文件中提到了GB 4706.1、GB 4706.23和GB/T 15470-2002等標準,由于GB 4706.1、GB 4706.23未寫年代號應參考QB/T 4096-2010發布前的有效版本標準應是GB 4706.1-2005[8]和GB 4706.23-2007,同時這兩個現行版本標準中均無“可見灼熱的輻射式加熱器”這一術語,綜上推斷這一個名詞術語來源于GB/T 15470-2002,應與其定義的“可見灼熱的輻射式加熱器”含義一致。
GB 4706.23-2007標準有關中“可見發光輻射式加熱器”條款有7.1、7.12、19.103、19.110、19.111、21.101、22.101、22.108等8個,涉及到標志與說明一般安全項目,非正常、結構等重要安全項目。正確理解和判定哪種是“可見發光的輻射式加熱器”顯得尤為迫切。
結合上文提到的GB 4706.23-1996、GB 4706.23-2007、GB/T 15470-2002、IEC 60335-2-30:2009、QB/T 4096-2010、QB/T 4096.23-2011等與室內加熱器相關的6個標準以及標準中提到同一個英文名稱“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來看,“可見發光的輻射式加熱器”定義之間矛盾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翻譯不同。在GB 4706.23-2007翻譯為一個是可見發光的輻射式加熱器,在GB/T 150470-2002翻譯為可見灼熱的輻射式加熱器。經查GB 4706.1-2005、GB 4706.1-1998[9]和GB 4706.1對應的IEC 60335-1:2010+A1:2013[10]均有一個類似的英文術語“visibly glowing heating element”它被翻譯為可見灼熱的電熱元件。結合IEC 60335-2-30:2009和 GB/T 150470-2002中“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翻譯,同時IEC標準制定程序來說,相應的術語應與通標保持一致。
另一方面“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這一術語具體的定義不同。一種定義是通過可見光和可見發熱元件來判斷,另外一種定義是可見灼熱元件來判斷。經查GB 4706.1-2005“visibly glowing heating element”具體定義為從器具外部可以部分或全部看見的電熱元件,當器具在正常工作條件下,以額定輸入功率工作直至穩定狀態建立時,該電熱元件的溫度不低于650 ℃。結合這個定義和GB 4706.23-1996、IEC 60335-2-30:2009版標準中“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定義,筆者認為應確定發熱元件的穩定狀態下的溫度。
1)GB 4706.23-2007中“visibly glowing radiant heater”這一術語應翻譯為“可見灼熱的輻射式加熱器”,完整的定義應為:至少裝有一個可見灼熱電熱元件的加熱器,該元件以額定輸入功率工作直至穩定狀態建立時,該電熱元件的溫度不低于650 ℃的器具。
2)正確的界定產品是否是“可見灼熱的輻射式加熱器”?第一步發熱元件是否部分或全部可見。第二步需要通過測量該器具在其穩定狀態下發熱溫度。并將測量所得的發熱元件溫度與650 ℃進行比較。第三步根據溫度測量結果確定其是否為可見灼熱的輻射式加熱器。如果發熱元件不可見或者發熱元件溫度小于650 ℃均不能稱為“可見灼熱的輻射式加熱器”。故而本文開篇的案例仍需進一步通過試驗去驗證,而不可直接判斷其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