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柯宇 印昕
樂山三江農商銀行高舉“四川農信,四川人民自己的銀行”的旗幟,充分發揮地方金融主力軍作用,攻堅克難,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截至2020年末,存貸規模突破250億元,各項存款余額161.11億元,各項貸款余額97.52億元,成為樂山市中區存貸款規模最大、營業網點最全、服務范圍最廣、客戶群體最多的銀行業金融機構。
這些數字不僅離不開地方黨政的鼎力支持,更凝結著金融村干部們勇挑鄉村振興重擔,細耕普惠金融責任田的汗水和心血。他們正走在鄉村的田野上,播撒著充滿希望的“金融之花”。
加深銀政合作,扛牢社會使命
2018年7月,三江農商銀行與區委農辦、區金融辦、區民政局合作,以“黨建+金融”的模式,向全市中區的村鎮(社區)組建首批“金融村干部”29名,派駐到全市中區23個鄉鎮和7個街道辦事處所轄的32個村(社區)掛職,持續推進走訪建檔、信用創建、整村(社區)授信等基礎普惠性金融工作,與地方一起共推鄉村振興。2020年,三江農商銀行與區委組織部聯合召開“普惠金融暨金融村干部工作會”,加深銀政合作,對金融村干部隊伍進行優化調整,隊伍人數增長到38名,進一步強化金融聯系。
在區政府的領導下,金融村干部們參與到掛職村的具體事務中,與鄉鎮(社區)共同開展豐富多彩的黨建、普惠宣講、農戶節日慰問、關愛留守兒童點建設、金融精準扶貧等活動。2020年,與轄內三圣村、張徐壩村、鐵蛇坳村、普仁村等11個村黨支部聯姻開展“雙基共建”,累計開展結對幫扶活動82次,設立8個鄉村金融綜合服務站(點),開辦“金融夜校”65場,開展金融宣講會106場,為村民提供優質便捷的金融服務,宣講實時金融政策和金融知識。積極投身到美麗四川 宜居鄉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向茅橋、青平、普仁等鄉鎮捐贈多臺垃圾清運車,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建設。
在新冠疫情和“8·18”洪災期間,疫情和洪水肆虐嘉州古城,金融村干部們積極參與地方政府牽頭的公益事業活動,持續走訪受災群眾,了解群眾生活需求,向其募捐救助資金和救災物資。為幫扶災后重建工作,金融村干部主動作為,為受災群眾精準“造血”,推出“戰疫貸”“穩保貸”“蜀信e貸”等信貸產品,提供低利率的信貸支持,助力災后重建。
隨著金融村干部不斷加深與鄉(鎮、街道)黨委、村支兩委的對接力度,參與到一項項具體的村級工作中,鄉村基層治理的面貌煥然一新。
甘做孺子牛,耕出豐收年景
三江農商銀行以普惠金融政策為“犁”,金融村干部為“種”,用勤勞與汗水耕耘開墾市中區這片金融田地,終喜獲豐收。截至2020年末,普惠金融累計戶數達32000戶,涉農貸款累計發放27.46億元,涉農貸款余額46.19億元,占貸款總額的57.47%,在全市金融系統位居第一,農戶貸款覆蓋面14.39%,普惠金融貸款余額占全部貸款的32.45%。
金融村干部深入鄉村,化整為零,播撒普惠金融的甘露浸入田間鄉野中。金融村干部肩負樂山市中區黨政部門重托,積極配合開展“三項評定”工作,參與及推進信用農戶、信用村、信用鎮的三項評定信用創建工作,向荔枝灣村、茅橋村等進行整村授信,以高效率高質量打好金融精準扶貧攻堅戰,在短短20天內,完成資料收集635份,為587戶貧困戶發放近1600萬元扶貧小額信貸,助力貧困戶摘掉貧困帽。
金融村干部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孺子牛的精神,以昂揚的精神,鉚足“牛勁”,為廣大農戶開拓出致富增收的奔康路,為鄉村振興貢獻著農信力量。
暢通服務溝渠,引入金融活水
三江農商銀行始終堅定全方位支持“三農”發展的戰略方向和戰略定力,將政策向“三農”傾斜,為加大對村集體經濟支持,重點支持鄉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種養大戶、基礎設施改善、采摘觀光生態旅游等項目。2020年,創新探索向白馬鎮磨池河村經濟合作社發放市中區首筆村集體經濟組織貸款150萬元。
依托區政府的鄉村振興風險基金,三江農商銀行引入省農業擔保公司合作,成為市中區第一家通過“政擔銀”財金互動模式,向市中區涉農主體特別是新型經營主體發放貸款的金融機構。從2019年以來,金融村干部積極對接省農擔項目,發放貸款21戶,金額3470萬元,深度支持高山埔養雞場、福農家庭農場等當地企業、農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發展種養業、農業生產經營、農產品加工等項目。疫情期間,金融村干部了解到水口鎮的大量茶葉加工作坊受疫情影響資金周轉困難,主動對接鎮黨委政府,在銀政合作下開展上門服務,為6家加工作坊開展批量授信,兩天之內發放了貸款100萬元,實現超高速作業。
金融村干部們身體力行地走在鄉村振興的第一線,以責任匯聚力量,踐行“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為民初心,瞄準“三農”的需求,銳意進取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