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權利
我是一名強制戒毒所工作人員。我已經記不清是什么時候與《分憂》相識,一路走來,她如同一位優(yōu)秀的生活助手從沒有離開過我的身邊。通過多年不變的《扉頁》《紀實》《情感》《健康》和《生活》欄目,告訴著我一個個深刻的人生哲理,講述著一個個感人至深的人生故事,描繪著一個個細膩的人間真情,告訴著我健康生活的方式和方法。不僅給我提供了精神食糧,更在情感、健康、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給了我許多指導和幫助,也讓我在生活的浪花中去欣賞、去思考、去奮進,不斷地在豐富充實自己的人生中收獲新的成績。
剛結婚時,家大人多經濟緊張,我們也曾因為一些家庭小事鬧過矛盾。有一天晚上,我翻閱《分憂》雜志時,妻子端來茶坐在我身邊,和我閑聊起如何孝敬父母的事。我說:“前段時間,我剛從這本雜志上讀過幾篇有關夫妻與父母關系的文章,咱們借鑒文中的做法,結合實際,創(chuàng)新一個辦法,好不好?”妻子笑著說:“學以致用,聽你的。”幾天后,妻子把雜志里的《父親進城》《沒有愛情的婚姻路》《帶著失憶養(yǎng)女尋親,一路坎坷一路愛》等文章講給我聽,還說趁著父母精神頭兒足,每年要帶他們出去旅游一次。我們一拍即合,當年就開始實施。
不只是與父母相處,像《婚姻里的幸福公式》《親愛的,別把婚姻格式化》等文章,教給了我們很多夫妻相處的原則和方法。有一天妻子喊著她背有些痛,感到不舒服,我一邊給她按摩背部,一邊把在《分憂》雜志上讀過的《愛上艾灸》文章內容從“女人與艾灸”的關系到艾灸的方法,再到穴位等講給她聽,還鼓勵她堅持運動,多參加一些開心的活動……她聽完后對我說:“你懂得真多,這都是從哪兒學的?”我驕傲地說:“《分憂》上就有。”
為了更好地發(fā)揮父親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我經常翻閱《分憂》雜志中有關親子教育的內容,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方法。一個周末,孩子要完成一項手工作業(yè)。為了激發(fā)他的想象力,我提議與孩子進行一次比賽。最終看著擺在我面前的那一堆零散的材料,孩子笑著說:“爸爸,雖然你沒有完成制作,但你努力了,而且一路陪著我,給我了很大的信心,這是我今天最開心的一件事。”聽著孩子的話,我有些激動,眼睛也濕潤了。原來在孩子的心目中,快樂開心就那么簡單。
孩子上初中的那一年,為了引導孩子全面發(fā)展,我在《分憂》雜志上選取了《孩子,我們有話好好說》《父愛是個大容器》《父母的責任是有期限的》等文章,把其中的內容編成小故事講給他聽。沒想到,那幾年對孩子的影響真大,不僅成績穩(wěn)定在年級前列,連續(xù)被評為“三好學生”“思想道德先進個人”等,還被邀請參加小讀者雜志社優(yōu)秀撰稿人大會。
記得在2008年的一堂《出所教育》課中,我運用了當年第10期中的《俺是農民,俺賣野草到鳥巢》作為案例,通過文中的故事,鮮活有力地向戒毒人員闡釋了“只要努力,人生就會有很大收獲”的道理,同時使他們感悟到“身體的毒癮,只需十幾天便可戒除,心靈的余毒,也許終生無法擺脫”的道理,使他們更加懂得作為兒子、丈夫、爸爸所扛的責任,也明白了做人最基本的道理。一名戒毒人員在周記本里寫道:“我原本幸福的婚姻和家庭就是被毒品危害而破裂的,這個勵志故事更增強了我戒毒的信心。”
現(xiàn)在,每當我手捧最新一期帶著油墨香味的《分憂》雜志或者在網絡上打開電子期刊時,就感覺到如同一位老朋友準時敞開心扉與我交流。我只想由衷地說一聲:我愛你《分憂》,愿我們牽手相伴人生到永遠!
責編/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