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



無論于濟南而言,于山東而言,還是于全國而言,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的建設無疑都是一件備受關注的大事。
2021年4月,國務院正式批復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的設立。這表示,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完成了向起步區的蛻變,邁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繼雄安新區之后,全國第二個起步區——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正在從藍圖走向現實。
從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到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從名字便可看出,聚焦聚力新舊動能轉換這個主題始終未變,起步區依然要肩負新舊動能轉換的重任,推動“騰籠換鳥、鳳凰涅槃”,實現高質量發展。
然而,從“先行”到“起步”的改變,絕不是名字的簡單變更,而是深層次、全方位、結構性的根本變革,賦予了先行區意味著更高的定位、更重的使命、更強的能級,“升級版”的先行區將打造未來之城、希望之城,建設一個“新濟南”。
挑戰升級,圓夢需“舉全市之力”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位于濟南市北部,西起濟南德州界,東至小清河——白云湖濕地,南起黃河——濟青高速,北至徒駭河,包括太平、孫耿、桑梓店、大橋、崔寨、遙墻、臨港、高官寨8個街道及唐王街道中西部區域、濼口街道黃河以北區域,面積約798平方公里。
起步區起始于先行區。2017年,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正式啟動建設發展。2018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支持濟南高水平規劃建設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2020年10月,“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被寫入黃河戰略規劃綱要。2021年4月,國務院正式批復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的設立……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已經登上了國家層面發展戰略舞臺。
作為等待落地成真的“一紙藍圖”,無論是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還是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濟南給予的都是“舉全市之力”的重視與厚愛。2月19日舉行的濟南市加快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動員大會提出,“加快建設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5月5日,中共濟南市委常委會更是十分罕見地將會場“搬”到了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正在建設的項目現場,明確提出舉全市之力建設起步區。
彈指4年,看起步區“滄桑巨變”
自2017年正式啟動建設發展,到今天近4年時間,濟南黃河以北的這片土地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聚焦總部經濟、高端會展、數字經濟、氫能源、高端綠色建設等產業方向,2020年先行區全年引進優質項目47個,總投資672.6億元,引進市外投資突破100億元,增長60%。以中科新經濟科創園及配套設施等為代表的四新產業投資占比高達71.1%。
起步區給濟南帶來的變化不只是“城”,而是“產城河一體”。起步區逐步建設形成了“一縱一橫兩核五組團”的空間布局。“一縱”是指起步區與大明湖、趵突泉等濟南歷史標志節點串聯起來,形成泉城特色風貌軸。“一橫”是指依托水系、林地等自然生態資源,形成黃河生態風貌帶。“兩核”是指建設城市科創區和臨空經濟區,帶動起步區加快開發建設。“五組團”是指建設濟南城市副中心、崔寨高新產業集聚區、桑梓店高端制造產業基地、孫耿太平綠色發展基地、臨空產業集聚區。
如今,在崔寨組團的會展經濟產業園,世界最大的國際會展中心正拔地而起;大橋組團總部經濟啟動區內, “四縱四橫”13公里園區道路已完成;中科新經濟科創園已落地3個中科院分支機構和燃氣輪機等產業化項目;數字經濟產業園首開區已建成運營、二期竣工,集聚包括京東、黃河大數據中心、山東省可信云院士工作站等200余家企業……“重點項目引領帶動、重點園區連片開發”的產業發展格局雛形初露。
隨著G220、G104、G308等國道將陸續啟動遷改,濟南起步區的交通路網建設也在加快鋪開。全長21.8千米,串聯3大組團5處重點片的黃河大道日前開工建設,在黃河北岸打造一條新的“經十路”。跨河橋隧的建設也在加快,濟濼路穿黃隧道、鳳凰黃河大橋、齊魯黃河大橋將于年內建成通車。隨著“三隧一橋”新一批跨(黃)河橋隧開工,“十四五”期間,濟南跨河橋隧的數量有望達到23條,兩岸交通一張網越織越密。
能級提升,承新濟南“未來希望”
“未來的起步區就是一個新濟南,是濟南的未來之城、希望之城。”中共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對話》欄目采訪時如是說。
“起步區是‘四區疊加,復制了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級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的經驗和政策。”一流的起步區,首先要有一流的規劃。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齊魯風韻、泉城特色”原則,學習借鑒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先進理念,起步區已經確定構建“1+4+16+N”的規劃體系,并實施了一批重點基礎設施項目,目前累計開工基礎設施類項目87個,總投資1229.4億元。與此同時,起步區也肩負著打造改革創新先行樣板的重要使命。在生態保護方面,起步區將統籌推進生態修復、資源保護、污染治理,努力把起步區打造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國家樣本。
按照濟南的規劃,起步區將被打造為全國新舊動能轉換核心增長極。到2025年,起步區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現代化新城區框架基本形成,開放合作水平不斷提升,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邁上新臺階;到2035年,起步區建設取得重大成果,綠色智慧、動能強勁、活力迸發的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基本建成。承載濟南乃至山東未來希望的黃河北岸,將吸引更多資本、技術、人才等匯聚黃河、流向山東,為今后濟南的發展之路創造更多可能。
The construction of Jinan Start-up Area for Growth Drivers Transformation is the cynosure of all eyes in Shandongprovince and the country.
The starting area was established in April 27, 2021 with the approval of the State Council, which marked thatJinan Prior Zone For Replacing Old Growth Drivers With New Ones has marched forward to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fulfillment of its primary objeaive. The second in China after the Xiong'an New Area, Jinan Start-up Areafor Growth Drivers Transformation is being gradually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convincing blueprint.
Despite a shift in name from prior zone to start-up area, the focus always lies in strengthening the developmentof new growth drivers. The start-up area is committed to replacing old growth drivers with new ones, making majorbreakthroughs and achiev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pparently, the name change reveals deep insight into a comprehensive and fundamental structural change,which endows the start-up area with a higher positioning, a heavier mission and a stronger capacity. The comprehensivestrength of the starting area will b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ch contributes to build a city of the future and h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