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陽



2019年,國務院同意設立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等6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其中,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共37. 99平方公里,重點發展人工智能、產業金融、醫療康養、文化、信息技術等產業,開展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建設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經濟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
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力爭以制度創新為核心,肩負起“替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的歷史使命,經過三至五年的努力,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和“最佳實踐案例”,把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建設成為“改革開放橋頭堡、動能轉換強引擎、科技創新國際谷、金融發展引領區”。
如今的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四大高地”交相輝映凝聚更大發展合力,“八大平臺”互通互聯為泉城樹立起一座座產業高峰,不斷創造經典創新案例,不僅為加速濟南發展掃清了諸多障礙,更為全省全國提供了許多可借鑒、可學習的優秀經驗,從一片“試驗田”藍圖迅速成長為“經驗田”高地。
“四大高地”凝合力
科技創新高地。高標準打造齊魯科創走廊和濟南高新區核心區等科技功能區,在人工智能、量子技術、超級計算、信息技術、集成電路、生命科學、醫療康養等領域,加快形成國際領先引跑、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創谷”。特別是在醫療醫藥行業創新發展方面,將建設國際醫療服務集聚區,開展國際醫療保險結算試點和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試點,建立醫療衛生人才引進綠色通道,為先進醫療技術準入提供優質便捷服務。
金融創新高地。高水平建設濟南國際金融城,在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加強金融安全防范等領域先行先試,在金融與產業、金融與科技、金融與人才等融合發展上率先探索突破,創立中國人力資本產業,形成千億級人力資本、產業金融、科技金融產業,引領濟南加快區域金融中心建設。
新型貿易創新高地。高質量建設提升綜合保稅區、服務貿易基地及內陸港、航空港,推進片區內外聯動、陸海空郵協同發展,在跨境電商、大宗貿易、新型貿易、服務貿易等領域形成具有區域帶動力、競爭力的引領區。
營商環境創新高地。對標國際和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在政府職能轉變、行政效能提升、商事制度改革、社會服務優化等方面大膽創新突破,著力在優化制度供給、率先制度創新上走在前列,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吸引力的一流營商環境。
“八大平臺”聚高峰
為了加速對外開放和產業創新,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建成高標準高質量自由貿易試驗區,白貿試驗區濟南片區聚焦打造了八大國際創新平臺。
濟南國際金融城,對標紐約曼哈頓、倫敦金絲雀碼頭,多方面開展探索創新,正在形成產業金融和科技金融兩大核心集聚區;
齊魯軟件園,將在數字化貿易、芯片、軟件與大數據、集成電路與半導體、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等產業領域進行探索創新,打造世界一流的軟件和信息技術產業集聚區;
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以“產研院+投資發展公司+專業研究所等”為創新主體的“四不像”新型研發機構,探索形成完善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濟南人力資本產業研究院,創立了中國人力資本產業,創建了人才評估定價四CAI模型(才能、出彩、采集、財富),實現知識產權可作價、成果轉化能估價、人才團隊有身價;
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作為國家量子技術重要載體,將在全球最前沿的量子通信技術領域開展探索創新,努力打造具有國際重要影響力的高水平研究中心;
國家超算濟南中心,全球首個超算科技園,算力直達全球第一,被公認為“超算界下一頂皇冠”;
生命科學城,全國新藥創制6大平臺基地之一,將圍繞“生物醫藥、醫療裝備、中醫中藥、醫美健康”四大產業領域探索創新,打造全國新藥研發轉化中心、生物醫藥和醫療健康領域全球高地;
浪潮IBM智能計算機產業園,大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的創新發展,力爭成為全球第一的服務器制造商和國際領先的高科技產業園。
“濟南經驗”傳四方
今年一季度,白貿試驗區濟南片區新注冊企業突破2.2萬家,1.5萬家實現納稅。新設企業2971家,同比增長60.3%,占山東白貿試驗區新設企業數的58.5%。2020年片區進出口總額592億元,占全市總量的42.8%,今年一季度濟南片區進出口總額133.7億元,同比增長34.3%。
截至目前,濟南的85項試點任務實施率超過94%,162項創新任務實施率達93%。累計推出372項改革創新措施,形成110多個創新案例和成果,11項創新案例成功入選山東白貿試驗區首批“最佳實踐案例”。
其中,白貿試驗區濟南片區獨創的“鏈上白貿”保稅展示交易新模式被海關總署正式備案,開始在全國推廣。
“貨物出區免擔保(高級認證企業)、一物一碼可追溯、展示商品可退回、交易完成才繳稅”是這一模式最鮮明的特色。企業在鏈上注冊后,海關驗核并完成報關單信息上鏈。隨后,海關確認賦碼信息,并為每一個商品、每一個包裝箱賦碼,建立碼、商品、包裝關聯關系,完成商品上鏈。另外,商品出區信息、展廳入庫信息、交易信息均可掃碼實時上鏈。沒有實現銷售的商品,可按規定退回保稅區。
此外,“數字保險箱”智慧政務、增值稅留抵退稅確認制等首創案例獲國家部委肯定,股債聯動模式等15項創新成果已在全省復制推廣。
Approved by the State Council in 2019, China (Shandong) Pilot Free TradeZone and five other free trade zones were established. Covering an area of37.99 square kilometers, the area focuses on nurtur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industrial finance,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cul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other industries, launching comprehensive pilot trials for building a new systemof open economy, and constructing important national regional economic centre,logistics centr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re.
The area strives to center on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fulfill its historicalmission of "testing the system for the country, exploring the path of development forthe local area". It'Il take three to five years to form best-practice cases of institutionalinnovation that are reproducible and transferable. Jinan Area of China (Shandong)Pilot Free Trade Zone will be built into a bridgehead for reform and opening up,a strong engine for energy conversion, an international valley for scientific and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a leading area for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Jinan Area, a synergy will emerge to boost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our highlands, and leading industries will rise in virtue ofthe connectivity of the eight platforms. With inspiring innovation cases springing up,Jinan Area shares growth experiences with its counterparts across the cou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