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涌泉,李 超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湖南長沙 410004)
隨著城市發展,交通壓力劇增,加快軌道交通建設,來緩解交通運輸壓力越來越受到國家和政府的重視。城市軌道交通線路設置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以本工程為例,辛王路站—體育中心站區間沿線需長距離下穿灞河,線路埋深較深,且處于富水砂層,區間正線采用盾構法施工,而附屬聯絡通道無法再采用常規的注漿+降水方案,因此選擇凍結法加固實施。由于區間設置的附屬凍結法聯絡通道設置在灞河河堤下方,線路距離約600m,為了保證凍結效果,凍結站需設置在隧道內,故凍結法聯絡通道能否按時完工移交,是保證隧道軌通節點的關鍵[1]。
某城市地鐵區間單線長約2.3km,地層以富水砂層為主,洞身局部存在粉質黏土。區間設置4座聯絡通道,其中3#聯絡通道兼做泵房。區間3#和4#聯絡通道位于河流河堤下方,采用凍結法施工,圖1為區間線路示意圖。

圖1 區間線路
凍結站選擇考慮因素有凍結液冷量損失、工期安排、經濟性等。本工程3#和4#聯絡通道之間距離約600m,3#聯絡通道距離始發井約600m,4#聯絡通道距離接收站約500m,凍結站若選擇在始發或接收站點,最長凍結管路長度將達到約1.2km,能耗過高且無法保證凍結效果。全線軌通節點要求右線先行軌通,在左線盾構隧道先行貫通,凍結施工工期滿足軌通節點的前提下,凍結站選擇設置在左線4#聯絡通道一側,以始發井作為施工基地便于施工組織,圖2為凍結站位置示意圖。

圖2 凍結站位置
一般情況下,凍結站設備先運輸進隧道再組織凍結鉆孔施工,為了提前組織鉆孔施工,采取始發井位置鉆孔設備下井準備,同時體育中心站凍結設備下井安裝的工作安排,節約鉆孔鉆孔準備工作時間,以保證凍結站開機節點[2]。
左線凍結孔施工完成時,右線盾構隧道未貫通,為了確保凍結站開機節點,右線盾構在做好保壓措施后停機施工凍結孔。盾構恢復掘進前,加高電瓶車軌枕高度,防止盾構施工電瓶車損壞凍結管路。
聯絡通道開挖期間,右線已進入鋪軌施工工序。此時,聯絡通道右線凍結管路、環形支撐、電瓶車軌枕對鋪軌有影響。解決措施為凍結管和環形支撐安裝前,對軌道車限界進行復核,如圖3所示,根據最不利位置加工凍結管羊角,防止軌道車碰壞凍結管路和環形支撐。利用電瓶車軌枕,加高作為軌道車臨時軌枕,聯絡通道完工后割除后澆該部位的道床混凝土,如圖4所示。

圖3 軌道車限界復核

圖4 右線道床后澆段
凍結站撤出一般在凍結管割管和開挖平臺拆除后進行。為節省凍結管割除封孔以及作業平臺拆除時間,在凍結站設備撤場時,在體育中心站防淹門位置加工了行車平臺,采用叉車同時撤離凍結站設備,以便更快地移交鋪軌條件,如圖5所示。

圖5 防淹門過車平臺
凍結站選擇設置在左線4#聯絡通道一側,最大限度縮短凍結管路的布置距離,既減少了凍結管材料消耗,又降低了冷量在管路中的損失,為凍結效果達標提供有效的保障。凍結與鉆孔設備分兩頭同時下井,鉆孔與凍結系統安裝作業同時進行,有效縮短工期,加快施工進度。右線盾構停機保凍鉆孔的施工組織,成功規避凍結法聯絡通道工期給右線軌通節點帶來的風險,且對右線盾構貫通節點未產生不利影響。由于鋪軌與開挖作業必然存在交叉施工的情況,通過復核鋪軌軌道車限界后焊接凍結管路、安裝環形預應力支撐并抬高聯絡通道處軌枕,避免鋪軌作業軌道車碰壞凍結管路與環形預應力支撐導致的風險,同時又為鋪軌作業的正常進行提供有力的保障。通過采用搭設過車平臺配合叉車進行凍結設備拆除后撤離的方法,加快凍結站的拆除進度以及移交鋪軌條件的進度。
施工組織是一個工程項目開展的靈魂所在,通過采取合理、優質的施工組織措施可以為工程項目帶來不菲的效益,本工程施工組織高效,在保證施工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極大地加快了施工進度,按期完成了施工節點,給該工程項目施工組織的開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同時帶來了良好的工期效益與社會效益[3]。
地鐵施工普遍存在工期緊、任務重的特點,工程實施過程中,應提前謀劃各個工序的前置條件,本工程以緊后工程為主線,通過合理優化施工組織,使盾構掘進、附屬加固和開挖構筑、鋪軌施工等工序的實施能夠有序進行。本工程附屬凍結法聯絡通道于2020年3月12日開工,7月15日達到移交鋪軌條件,歷時125d,為今后類似工程提供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