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楊偉民

美國日前向在港營運的美國企業發出所謂“警告”稱,國安法實施后美企在港經營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大,要面對港府不用法庭手令的電子監控和可能要交出企業及客戶數據。香港社會對此進行了反擊。
港府發言人批評美國政府試圖制造恐慌情緒,其舉動的主要受害者只是在香港營商的美國企業和以香港為家的美國公民。香港中華總商會強調美國的所謂“警告”絕非事實,純粹出于政治考慮而做出不符合實情的表述,他們感到憤慨并予以譴責。19日,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撰文,斥責美國警告既無視事實亦屬無事生非,絕不會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有絲毫損害。他形容香港這一地位堅如磐石,港元匯率自2020年初以來一直保持強勢,目前香港擁有的外匯儲備超過3.8萬億港元,為港元貨幣基礎的1.8倍。金融發展局主席李律仁說,疫情對經濟造成沉重壓力,但金融服務相比其他行業影響較小,香港在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由第五上升至第四。他說,一個地方的長遠發展講究配套、人才和法治等因素,也要近水樓臺,與國內外互聯互通,“其他地方并未如香港般具備這些優越因素”。
香港美國商會稱贊香港是促進東西方貿易和金融流動活躍的重要地點,擁有亞洲最發達的基礎設施之一、國際公認的商業法律體系。美商會在香港經營逾半世紀,有1400家會員企業涵蓋各行各業;作為美國企業代表,商會與公共和私人利益相關方開展建設性的合作、建設面向未來的香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有評論直言,美國政府的所謂“警告”暫時還沒有法律上的嚇阻力,只是一種話術,華盛頓明白施加制裁只會對美企不利。▲
(圖為香港民眾19日在美國駐港總領館前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