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錄人:果果爸爸
● 職? ? 業:物理教師
說起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那我一定是很多人眼里的反面教材了。我雖然不是那種溺愛孩子的家長,但我實在不像周圍的朋友那樣,過于重視孩子某些獨立性技能的培養——我始終覺得有些獨立技能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慢慢學會的,所以沒必要讓孩子早早地就開始“獨立”,去體驗本不是這個年齡段孩子能承擔的辛苦。孩子嘛,什么年齡就應該去做什么年齡該做的事。
基于以上教育理念,我女兒果果上幼兒園時是相當瀟灑的。扣扣子太難,就穿沒有扣子或者扣子很少的衣服;不會系鞋帶,就穿帶有魔術貼的鞋子;小班上廁所不會提褲子,就給果果穿裙子。你別說,省去了扣扣子、系鞋帶的工夫,果果學穿衣、穿鞋反而更快了。小班快結束的時候,老師就夸果果能自己穿衣穿鞋了,而且每次午睡起床,果果都能得到一張小紅花貼紙呢!果果上中班以后,老師開始教小朋友們扣扣子、系鞋帶了。剛開始學習扣扣子時,我們接到老師反饋,說果果手指靈活度比不上班里其他小朋友,扣扣子很慢。為此,我沒少受到老婆的埋怨。畢竟老婆當時是聽我的,才沒有在小班訓練果果扣扣子。但沒等老婆著急太久,老師就反饋果果已經跟上了班內的平均水平,能夠比較靈活地扣扣子了。聽到這個消息后,我得意地向家人炫耀:瞧,別的孩子從小班開始辛辛苦苦學一年,果果到中班后學半個月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可見,有些“獨立教育”真的沒必要!
但是,不教孩子穿衣吃飯的家長就一定不重視孩子獨立性的培養嗎?還真不是這樣!事實上,我非常重視孩子的獨立性培養,只是我關注的地方和很多家長不一樣。每天晚飯后,我家會有一個雷打不動的“故事時間”,我和老婆每天都會在這段時間里陪果果看繪本,給果果講故事。看的書多了,果果認的字也多了(雖然她還不會寫),有時果果先吃完晚飯,就會自己一個人先看會兒繪本,或者給正在吃飯的我和老婆講她在幼兒園聽到的新故事。就連果果的幼兒園老師也夸她是班級里的“故事大王”。去年幼兒園舉辦元旦文藝會演,因為果果會講故事,老師還給果果爭取到了舞臺劇《丑小鴨》的故事旁白!你說,果果這種能夠自己看書、講故事的習慣,算不算是一種獨立呢?
獨立不只是生活技能的獨立,這是我一直以來的觀念,超前培養孩子的這些技能,真的沒有什么意義。果果現在已經讀大班了,能獨立做的事情可不只穿衣、吃飯、疊被子了,不比那些提前“獨立生活”的孩子差,因為這些生活技能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就能掌握的。但是自主讀書、自主學習卻是貫徹人一生的,這些才是我們應該教給孩子獨立生活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