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四川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省林草局下派干部羅凌"/>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圖/ 伍排勇 高德蒙
兩年多的扶貧工作已接近尾聲,眼看回城的日子一天天臨近,可以與分別已久的家人團聚了,可在汶川下派掛職扶貧縣委副書記的羅凌總覺得還有幾件事放心不下。5月31日,在結束了一上午的工作會議后,他按捺不住,叫上汶川扶貧工作組隊員、駐村第一書記來到海拔2000多米定點幫扶的克枯村,對村里正在全力推進的鄉村生態旅游再次開展現場辦公,并就游客接待中心改造項目提出優化完善建議。隨后,他又馬不停蹄地帶著村干部去檢查今年村集體經濟擴大規模種植的羊肚菌生產情況。其間,他還特地看望了村里的因殘致貧戶,叮囑駐村第一書記無論如何要幫助貧困戶把今春首次養殖的黑鶩鴨賣出去……
奔波了一天,回到縣城的辦公室已是華燈初上。看著這萬家燈火,回想到扶貧工作的點點滴滴,羅凌不禁感慨萬千。

克枯冰瀑入口改造效果圖
從2012年開始,汶川縣就成為了省林草局的定點扶貧幫扶縣,2015年精準扶貧開始后,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省林草局開始向汶川縣派出扶貧專職副書記,并向定點幫扶村派駐干部擔任第一書記。

查看林下放養黑鶩鴨生長情況

到克枯村游客服務中心改造項目現場辦公
2019年6月,時任省林草局產業處副處長的羅凌,下派至汶川縣掛職,擔任專職扶貧副書記,兼省林草局駐汶川縣扶貧工作組組長。為了凝聚力量,形成幫扶合力,有效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一到汶川,羅凌就把大家組織起來,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并擔任支部書記。這一批,省林草局向汶川縣共派出18位扶貧干部,分布在全縣8個鄉鎮10個貧困村,干部群眾稱之為“十八林草好漢下汶川”。
按照精準扶貧要求,每位縣級干部都要聯系一個鄉鎮對口幫扶,羅凌掛聯的是離縣城最遠的三江鎮。就在他剛到汶川兩個多月后便遇上了“8.20”汶川強降雨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三江鎮受災最重,當天深夜2點鐘羅凌便驅車趕往三江鎮指揮搶險救災,途中遭遇泥石流沖擊,車子被洪水裹挾的石塊和木樁嚴重打壞,順泥石流沖走100多米后才停下,所幸未發生人員傷亡。
脫險后驚魂未定的羅凌第一時間向17名隊員發出亮明黨員身份投身搶險救災的號召,并逐一詢問各自所在村的受災情況。他了解到省林草局定點幫扶的克枯村(原大寺村)和新橋村(原茅嶺村)95%以上經濟來源為青紅脆李,而8月中下旬正值該村青脆李大量成熟上市的季節,往年這個時候大批李子經銷商進村收購,如今卻因泥石流災害道路中斷,經銷商無法到村收購,造成青脆李嚴重滯銷,超過1/3的青脆李爛在了地里,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造成了很大影響。羅凌第一時間向省林草局主要領導匯報定點幫扶村受災情況,并通過縣委向省、州協調爭取開辟分時段、有組織的綠色通道。省林草局發動全局力量,對定點幫扶村青脆李滯銷嚴重的貧困戶進行兜底銷售,僅半天時間就下單2.6萬余斤,同時發動林草行業協會對非貧困戶滯銷的青脆李進行采購,力保貧困戶李子銷售收入能夠達到穩定脫貧。定點幫扶村當年共銷售青紅脆李400萬斤、收入820萬元,有效防止了貧困戶因災返貧,最大程度保護了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8·20”李子滯銷發生后,羅凌和扶貧工作組發現定點幫扶村乃至汶川縣都存在農產品結構單一、同質化競爭嚴重、抗風險能力低下等問題。經過充分研判,扶貧工作組決定將“調整和完善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立體種養、打造全產業鏈”確定為定點幫扶工作新的重點。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汶川縣從90年代開始引進甜櫻桃種植,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已成為享譽省內外的“汶川三寶”,當地三分之一的優質甜櫻桃每年都是通過旅游采摘實現銷售。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人員流動大幅減少,甜櫻桃銷售成為了擺在汶川縣委縣政府和分管農業的副書記羅凌面前的一道難題。

直播帶貨助農銷售甜櫻桃
“前面幾任扶貧干部負責把櫻桃種好,我就來負責把櫻桃賣好!”談及甜櫻桃銷售,羅凌這樣打趣說道。于是,他有效整合抖音、快手、京東等平臺資源,組織開展十余場次直播為汶川甜櫻桃帶貨,被汶川當地的干部群眾親切地稱為“櫻桃書記”。僅去年5月30日的一次抖音直播,就吸引了187萬人次播放,當天線上銷售額達108.5萬,登榜抖音熱點第13位。今年,羅凌又牽頭開展“汶川甜櫻桃全產業鏈轉型升級行動”,引入了甜櫻桃預冷分揀流水生產線、建立了甜櫻桃獨一無二的溯源二維碼、設計了統一的手繪圖案包裝,并同步著手建設100個標準化果園......

克枯游客服務中心外部改造效果圖
不光是線上吆喝帶貨忙。在線下,羅凌也帶領扶貧工作組的隊員們,為全縣老百姓脫貧奔康的另一支柱產業——汶川青紅脆李的發展忙前忙后。聚焦品種、品質、品牌“三品”建設,從湖北、貴州、重慶、河南等省內外引進秭歸空心李、巫山脆李等12個李子新品種,在定點幫扶的新橋村新建試驗圃開展栽培試驗,力爭選育出適合汶川縣高半山更替的優良品種。邀請四川農大、省林科院、省農科院專家教授進村指導和傳授整形修枝、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技術。其中新橋村的一名示范戶,通過科學培育、精準施策,家中75棵果樹,產量由2018年的1500斤增加到2019年3500斤,且果品質量、口感都有大幅提升,收入也較往年增加5000元。
同時,羅凌還指導定點幫扶的克枯村成立了由全體村民入股的“云上大寺”農林合作社,將農林產品的種植銷售、鄉村生態旅游的開發經營納入經營范圍,目前,合作社的青紅脆李已獲得綠色食品認證和授權,今年村里的李子價格有望進一步提高。
2019年和2020年,汶川甜櫻桃和脆李子相繼獲得“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稱號。櫻桃園區建起來了,櫻桃小鎮建起來了,甜櫻桃園區也被評為了“全省四星級現代農業園區”。
目前,全縣甜櫻桃種植面積為2.7萬畝,產量過900萬斤。2020年疫情肆虐,甜櫻桃產量和收入不降反升,分別達到918萬公斤和4.8億元,同比增長了2.3%和8.5%。
發展產業是實現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和長遠之計,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重點,產業振興更是鄉村振興的關鍵。2018年汶川縣成功“摘帽”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成為汶川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重心。“形成徹底解決貧困的長效機制,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路徑設計和轉換,才是鄉村可持續發展的保證。因此這幾年我們著力調整產業結構,豐富新型業態,加大產業和科技的含量,著力推動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羅凌表示,改“輸血”為“造血”,發展可持續增收的產業,才是確保老百姓有穩定和持續收入的有效途徑。

克枯游客服務中心內部改造效果圖

克枯冰瀑觀景臺改造效果圖
為此,他帶領駐村幫扶隊走村串戶、實地調研、咨詢專家、反復論證,利用汶川高半山的生態優勢,向省林草局爭取項目和資金,選擇了6戶貧困戶和1戶黨員示范戶開展林下羊肚菌套種實驗,并邀請省農科院和林科院的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形成了立體循環種植、拓寬增收渠道的示范效應。2020年試點地塊采收羊肚菌1000余斤,農戶畝均收入增加1萬元。2021年在前一年試點成功的基礎上,爭取到縣委組織部壯大集體經濟資金支持,在定點幫扶的克枯村擴大規模進行種植并取得成功,采收羊肚菌近4000斤。
與此同時,在定點幫扶的新橋村積極探索開展辣椒、西蘭花、蓮白等蔬菜和羌活、白芨、黨參等中藥材立體套種的試點和試驗,有效實現了錯季種養、以短養長,提高了土地畝均綜合產值。

去年以來,經過考察和調研,在定點幫扶的克枯村引入了集觀賞和食用為一體的高附加值“黑鶩鴨”進行林下放養。采取與企業合作代養的模式,充分保障農戶收益,2020年首批試養1000只,5個月的養殖周期,試點貧困戶收入增加2萬元。下一步,還將爭取林草科技推廣項目建立“黑鶩鴨”繁育基地,并在全縣范圍推廣,擴大規模開展養殖,力爭形成“汶川黑鶩鴨”的新品牌。
農旅融合是產業扶貧和鄉村振興的一條有效路徑,是農產業延伸和互補的有機結合。定點幫扶的克枯村除了花果以外,當地冬天的冰瀑景觀,景色怡人,還有云上大寺省級森林公園、萬畝高山杜鵑、萬畝云杉林等特色生態優勢資源,每年都會吸引很多驢友前來游玩。但是由于較為原始,未經開發,加上管理粗放,這四大生態旅游資源一直未發揮出應有的經濟效益。去年以來,在羅凌和駐村幫扶隊的帶領下,在省林草局和州、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克枯村已經著手進行鄉村生態旅游的全面規劃和開發,與鄰村正在建設的高山滑雪場遙相呼應,力爭成為“北部冰雪勝地”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去年,爭取到省林草局100萬元的幫扶資金,在定點幫扶的克枯村修建了一條直通萬畝高山杜鵑的通道,既作為防火道路也作為生態旅游道路。同時,羅凌帶領駐村幫扶隊協調省林草局、阿壩師范學院、紫坪鋪公司三家省級幫扶單位共同出資54萬元,初步建成了一條由珍貴樹種和彩葉樹種混交的7公里景觀道,為生態優勢資源變為可通達的特色旅游資源奠定了基礎。村級建制調整后,合并后的原大寺村村委會閑置了下來。為有效盤活村集體資產,解決村上一直以來游客餐飲接待難的問題,羅凌和駐村幫扶隊立即研究形成方案,第一時間向省林草局匯報爭取到了120萬元的資金支持,擬將村委會改造成為集特色餐飲、休閑觀光、農產品銷售為一體的游客服務中心,并已通過招商引資,從成都引進了一家中高端餐飲企業進行運營。目前,項目正在加緊施工,預計今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
如今,在省林草局的支持下,《克枯村鄉村生態旅游規劃及景觀策劃》已完成編制并通過評審,規劃總投入3000—5000萬元,項目完成后力爭年接待游客20萬人次,年收入6000萬元。項目一期投資近1300萬元,現已爭取省州縣各級幫扶資金1200萬元,力爭2021年內完成建設并在冬季向游客全面開放。羅凌和扶貧工作組的隊員們相信,未來可期,生態旅游產業必將成為引領汶川縣鄉村振興發展的又一活力引擎!
記者手記:
作為省林草局定點幫扶汶川縣扶貧工作組的領頭雁,兩年多來,羅凌帶領17名幫扶隊員,扎根基層,奮力苦干,不斷變“輸血扶貧”為“造血扶貧”,通過多措并舉產業幫扶,有效激發了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實現了貧困戶的穩定增收和脫貧奔康,為脫貧攻堅成果鞏固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打下了堅實基礎。截止2020年底,汶川縣實現林草產業產值3.8億元,生態產業對全縣農業產值貢獻率超過80%。農民人均林草收入4600元,占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貧困人口全部實現穩定脫貧,群眾認可度達99.8%。工作組先后有3人被省委省政府表彰表揚為優秀第一書記和優秀駐村工作隊員,有9人被省林草局表揚為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一年一度的汶川甜櫻桃采摘節剛剛落下帷幕,“櫻桃書記”的甜蜜事業也即將告一段落。盡管今后的櫻桃節再也看不到他直播的笑容,但特色農牧業的轉型發展、林草“三業”工程的加快推進、鄉村生態旅游業的蓬勃興起都會永遠留下他的身影,汶川縣實現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也將留下他深深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