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媛 徐海潛 蔣毓文 王藝真 楊德龍



摘要:電力拖動課程傳統(tǒng)教學多采用講解法和演示法,操作課多采用示范講解,學生模仿,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采用與實際工作崗位相結合的引導文教學法,在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團隊合作、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工程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此外,課堂還關注學生的心態(tài)及情緒,使課堂教學充盈人文關懷。<!-- 摘要補充不少于150字,英文一樣 -->
關鍵詞:引導文教學法 電力拖動 自主學習 創(chuàng)新能力 人文關懷
Application of Lead-text Teaching Method in Electric Drive Course
LIU Yuanyuan XU Haiqian JIANG Yuwen WANG Yizhen
YANG Delong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anghai, 201418 China)<!-- 依次為單位,市,省,郵政編碼中國(ShangqiuPolytechnic, Shangqiu, He'nanProvince, 476000China) -->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electric drive course mostly adopts explanation method and demonstration method, while operation class adopts demonstration explanation and students imitate,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cultivate their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is paper, the Lead-text Teach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work post is adopted. On the basi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practical practice, team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t further guides students to learn independently and cultivate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n addition, it also pays attention to students' psychology and emotions, adds moral education and makes classroom teaching full of humanistic care.
Key Words: Lead-text teaching method; Electric drive; Independent study; Innovation ability; Humanistic concern
引言
當前高等工程教育正朝著具有現(xiàn)代工程背景的方向發(fā)展, 培養(yǎng)能主動適應社會, 具有繼續(xù)學習知識、傳播知識、利用知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已成為教育人士的共識。工程訓練在這方面具有其它課程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介紹引導文教學法的應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引導文教學法是一種教學生如何學的有效方法。
1 引導文教學法
引導文教學法是借助引導文等教學文件,引導學生獨立學習和工作的教學方法。引導文就是提供給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指導性書面文件,引導文的教學實踐分為咨詢、計劃、決策、實施、檢驗和評估六個步驟[1]。采用此方法可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對一個復雜的工作流程進行策劃和操作,獨立或小組制定工作計劃,進行方案討論與確定,實施計劃,檢查、修正和評價自己的任務成果。
2 引導文教學法實施案例
《電力拖動》課程教學任務設計方面,以校企合作和實訓中心準工程環(huán)境為背景,充分利用數(shù)控、車工等其他工種的機床及電工租的電氣控制設備,提煉企業(yè)的典型生產(chǎn)任務,結合維修電工考證相關的典型工作任務設計實訓項目。培養(yǎng)學生能適應企業(yè)崗位對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不斷更新的需求。
課堂管理方面,課堂滲透企業(yè)文化,將企業(yè)的“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yǎng)、安全”6S管理方式引入課堂管理。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習慣,能夠適應工作后嚴格的勞動的紀律約束。
下面是以《電力拖動》課程中的“手動切換的Y-△降壓啟動控制線路”任務為例來說明引導文教學法是如何設計和實施的。在控制線路原理部分改變了傳統(tǒng)的原理講解方式,采用引導學生設計原理圖方式,旨在為學生今后自主學習[2][3]和工作中解決問題提供方法思路。
2.1教學實施計劃
學習“手動切換的Y-△降壓啟動”控制線路,學生明確要完成的任務:
1.通過觀察燈泡試驗中Y連接和△連接的不同效果,理解“Y-△降壓啟動”的作用;
2.設計控制部分線路;
3.安裝控制部分線路;
4.檢測控制線路。
1. 通過觀察“燈泡試驗”理解“Y-△降壓啟動”的作用。
2. 利用已有的知識,在設計任務要求下,仿照之前學過的“接觸器連鎖正反轉控制線路”設計思路,在教師的提示下完成設計,并安裝及調(diào)試線路。
3. n個同學∕組 (每組學生由基礎好、中、差組成)
1.設計“燈泡試驗”,演示“Y-△降壓啟動”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學習任務的作用。
2.布置課題,下發(fā)任務書和學習材料。
3.設計引導問題,意在以下方面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4]:
(1)對設計中需要引起注意的或可能出現(xiàn)錯誤的地方設計引導問題;
(2)根據(jù)需要實現(xiàn)的功能加入相應的元件,完成設計任務,為學生提供線路設計的思路和方法;
(3) 安裝線路的工藝步驟和接線要求以問題的形式一步步引導;
4.用萬用表檢測和線路調(diào)試步驟及注意事項以問題的形式一步步引導[5]。
5.準備任務書、設計基礎控制線路、評價標準、時間安排、作業(yè)要求等。
計劃
1.小組成員間討論并
制定設計方案
2.學生明確工作進程
3.教師指導并調(diào)整
1.學生按照任務要求和引導文提示,制定小組設計方案,如有不知如何設計的,參考剛剛學過的“正反轉控制線路”線路設計思路和方法及安裝工藝步驟知識。
2.需要哪些資源(時間、人員、材料、工具)。
3.繪制設計草稿圖
1.學生小組學習討論時教師巡視,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典型錯誤,呈現(xiàn)到全班討論,尋找原因及解決方案,強調(diào)教學重點。
2.巡回檢查每個小組設計方案是否合理,必要時給出建議和引導,指導其進行修改。
3.確定草稿圖,尊重學生的提出的不一樣的想法, 鼓勵創(chuàng)新,鼓勵其查資料或仿真驗證,在必要時進行修改[6]。
決策
在比較、討論并和教師交流的基礎上確定小組設計方案。
1.確定設計草稿圖
2.制定小組線路安裝
方案
3.制定小組線路測試
和調(diào)試方案
制定小組實施計劃:
小組分工、時間安排
1.提供小組設計方案和實施計劃的樣本;
2.確定小組設計方案和實施計劃,由教師檢查、確認。
3.教師審查學生設計草稿圖的正確性和可行性。
4.教師尊重學生思考,如有不涉及安全問題的錯誤可鼓勵學生實施并修改方案;在學生方案有重大錯誤或安全性問題時才干預,直到其修改。
實施/執(zhí)行
按照設計草稿圖安裝線路,注意安裝方法和要求。
1.按照小組線路設計草
稿圖完成線路安裝。
2.小組分工合作完成。
1.巡回觀察、指導
2.解答個別小組學生提問
3.提供必要的幫助
4.糾正學生的不規(guī)范操作
檢查
根據(jù)測試指導書,用萬用表進行線路檢測,填寫《功能檢查表》。
線路安裝完成后用萬用表測試,若有不通電或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的需重新修改草稿圖和線路,如此反復直到完成。
1.咨詢
2.幫助
3.如遇到調(diào)整方案的,予以修改并確認
評價
1.自評
2.組評
3.師評
1.展示效果,并講述設計
思路、安裝工藝、小組分工
2.小組內(nèi)和小組間交流
3.提出在設計和安裝過程中出現(xiàn)過的錯誤和不足之處,及修改過程,總結經(jīng)驗,加深理解和掌握本節(jié)課任務。
4.完成任務小結。
1.總結評價,知識點歸納
2.集中點出學生中出現(xiàn)過的錯誤并講解糾正,
3.對學生設計中好的思路和方法提出表揚并予以全班推廣。
4.課后記錄講解典型錯誤案例和好的設計思路和方法,為方案不斷優(yōu)化積累經(jīng)驗和素材。
5.將學生的成果拍照或錄視頻并保存
人文關懷
關注學生身心發(fā)展,教書的同時不忘育人。
總結和反思這節(jié)課,為今后學習積累方法和經(jīng)驗。
若有學生遇見困難灰心、做事不細心或有其他消極、厭煩等情緒,及時疏導,講小故事鼓勵他們或強調(diào)做事態(tài)度認真嚴謹?shù)闹匾浴?ol start="2">
引導性問題舉例
引導性問題避免使用是非句,符合學生的基礎和認知水平,應需要經(jīng)過討論、思考或查資料才能做出書面回答,引導文需要教師備課中根據(jù)學生情況不斷更新[7]。
(1)Y連接和△連接中電動機定子繞組分別是怎樣的連接方式?試分別用四個字來總結。
(2)燈泡試驗中,觀察Y連接和△連接中燈泡的變化,你發(fā)現(xiàn)Y-△降壓啟動有什么作用?
(3)以同時既Y連接又△連接嗎?為什么?線圈KMY和KM△可以同時得電嗎?
(4)什么是“自鎖”? 什么是“互鎖”?怎樣實現(xiàn)? 什么是“雙重聯(lián)鎖”?怎樣實現(xiàn)?
(5)交流接觸器和按鈕的怎樣編號?請列表。
(6)怎么用萬用表檢測線路?萬用表須調(diào)到哪個檔位?
(7)完成后總結反思,你認為自己有哪些收獲和不足?
(8)思考: 用“手動控制的Y-△降壓啟動控制電路” 有什么不便之處? 可以如何改進?
2.3 輔助信息源
(1)電子電工學習的網(wǎng)站、論壇、公眾號、APP等。
(2)電工技能仿真教學軟件、教材、參考書等。
2.4 安裝線路要求時的工藝要求和接線要求
(1)工藝要求
① 所有走線一律進線槽;
② 接線柱上下不要露出金屬銅絲。
(2)接線要求
① 交流接觸器和按鈕觸頭的辨別(用萬用表測量確認)。
② 按照“順藤摸瓜、標號循環(huán)”的原則接線,注意進線端和出線端。
③ KMY(KM2)、KM△(KM3)每條支路只接到線圈進線端,線圈出線端最后一起接。
2.5 工作計劃參考
表2. 工作計劃參考表
編號
工作步驟
1
復習Y連接和△連接方式和注意事項
2
觀察燈泡試驗,分析Y-△降壓啟動有什么作用
3
參考上次課學習的 “接觸器連鎖正反轉控制線路”設計思路,按照任務要求和引導文提示開發(fā)“手動控制的Y-△降壓啟動控制電路”方案。
4
協(xié)調(diào)并確定設計方案
5
小組分工
6
繪制草稿圖
7
列表寫出交流接觸器和按鈕的怎樣編號
8
準備所需的線路安裝導線和工具
9
交流接觸器和按鈕觸頭的辨別
10
按照“順藤摸瓜、標號循環(huán)”的原則接線
11
用萬用表檢測各支路的通斷情況
12
調(diào)試線路
13
總結經(jīng)驗、反思錯誤原因
14
完成課后作業(yè),思考“手動控制的Y-△降壓啟動控制電路” 有什么不便之處? 可以如何改進?
2.6 評價參考表3(照自評占20%,互評占30%,師評占50%算出總分。)<!-- 表3.。。。。。。 -->
表3. 評價參考表
項目
內(nèi)容
評分標準
配分
安裝線路
(1)不按電路圖接線扣20分;
(2)線沒進線槽,每根扣2分;
(3)接點松動、露銅、反圈、壓絕緣層等,每個接點扣1分;
(4) 個方面及電工租的點啟動至設備損傷導線絕緣或線芯,每根扣2分;
(5)錯接、多接、漏接線,每根扣5分。
35
線路檢測
(2)要求檢測方法正確、熟練,不正確、不熟練扣1-20分
20
通電試車
(1)整定值整定錯誤,每只扣5分;
(2)通電操作步驟不按要求,每處錯誤扣2分;
(3)通電試車一次不成功扣10分,二次不成功扣20分,三次不成功不得分。
30
安全文明生產(chǎn)
(1)遵守用電操作規(guī)范,違規(guī)扣1-10分;
(2)工具器材擺放整齊,安裝完畢保持完好,工具使用不當扣1-8分;
(3)安裝完畢整理器材、場地,不整理扣5分。
15
加分
(1)在規(guī)定時間全部完成,視完成情況加1-15分;
(2)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方法有創(chuàng)新新之處,加1-20分
(3)對其他同學有指導和幫助,加1-15分。
25
備注
各項內(nèi)容的累計扣分和加分不得超過配分數(shù)
自我總結與反思
3 有效引導,優(yōu)化方案
本文案例對電力拖動課程只起到了拋石引玉的作用,工程實訓中的電子電工實訓項目還有很多可以采用引導文教學法實施,需要今后繼續(xù)探索。將課程中的理論或原理部分通過設計引導問題引導學生自行設計,既能更好地理解鞏固,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設計思路。每次課后,教師根據(jù)課堂實際完成情況和目標達成度,再次修改和補充課程設計,以備下次課的設計更適合學生,以此反復來不斷優(yōu)化,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教學相長,師生共同成長[8]。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必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1)參考文獻數(shù)量要求不低于6篇。(2)近5年(2015-2020年)文獻不少于6篇,其中近兩年的文獻(19-20年)不少于2篇,均為英文標點符號(3)含以下目錄中的參考文獻不少于2篇(為便于核查符合下面條件的參考文獻的刊名或整條用紅字標注):①當代體育科技②科技資訊③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④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⑤碩士、博士學位論文⑥影響因子為0.5及以上的期刊。(核查辦法見各刊網(wǎng)站)⑦外文參考文獻 -->
[1] 陳昕志.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的引導文教學法設計與實踐[J]科教縱橫.2011.(7):26-27.
[2] 薛尚青.引導文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3(3).
[3] 李廣興,朱向麗.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的實施[J].教育與職
業(yè).2015.(2):160-161.
[4] 劉晉勝. 基于問題驅動的電工學教學改革研究[J]. 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7(8):39-41.
[5] 白貴虎.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設計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
[6] 宋鳳蓮,盛宗建.現(xiàn)代工程訓練與創(chuàng)新能力漸進式培養(yǎng)[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9):227-230.
[7] 王寅鈺.對引導文教學法的一點思考[J].安徽工業(yè)文化.2019.45(01):123-125.
[8] 趙培培. 智慧課堂: 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傳統(tǒng)課堂[J]. 教育現(xiàn)代化.2017, 4(14): 17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