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常青
一
1932年4月10日,紅軍僅僅用半天就攻克龍巖,當國民黨軍的一架飛機前來偵察,飛經紅三十三團宿營地上空時,副團長陳冬生架起機槍痛擊,飛機中彈搖搖晃晃地飛走了。有趣的是,20日紅軍占領漳州,陳冬生帶領部隊進入橋南機場的時候,卻發現被他擊傷的這架飛機正停在那里,這架飛機是英制阿弗羅616“飛鳥”式教練機,雙翼雙座木質結構,用鋼管作為機身骨架。機身有彈孔,座艙里還有血跡。
從漳州到龍巖,從龍巖到漳州
一百公里的革命征程
歷史,在這里劃過炫目的航線
歷史,從此銘刻著光輝的記憶
這是東征紅軍的命運之戰
一群“紅米飯,南瓜湯”的理想主義者
主動打出根據地外線
尋找勝利的新方向
遠在漳州的張貞——
詔安縣人,“福建省剿匪司令部司令”
兼四十九師師長,兼任閩南航空處處長
他并不知道東路軍
比飛機還快速,迅速攻克龍巖
他也不知道
年輕勇猛的紅軍副團長陳冬生
鷹一般銳利的眼神
煥發神槍手的颯爽特質
他瞄準螺旋槳為動力的老式飛機
架槍,猛射,痛擊
憤怒的子彈穿透機身
飛機搖搖晃晃,落荒而逃
最后在漳州橋南機場被繳獲
遠遠的漳州府也搖搖欲墜
陳冬生與張貞
從沒有見過面的生死對手
被無形的命運,棋子般拿捏沙盤中
他們都想不到,中國的天空
從此掀開新燦爛
從此升起紅太陽
二
戰利品里有飛機,著實讓時任紅一軍團政委聶榮臻又驚又喜,他趕忙和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彪前去觀看,還在飛機邊上合影。
這是一架老式的螺旋槳動力飛機
在襤褸篳路的歲月里
它是何其稀罕的革命寶貝
它是奪取革命勝利的信心保證
這是一架老式的螺旋槳動力飛機
在激情燃燒的青春時代
它見證毛澤東、周恩來一代領袖
見證聶榮臻、林彪年輕老帥的有勇有謀
這是一架老式的螺旋槳動力飛機
來圍觀、來合影的革命者如此衣衫簡陋
但他們卻甘愿為共產主義理想
隨時準備化身為簡易跑道
他們無限熱愛這片博大、苦難的大地
與飛機合影,懷揣夢想的人更熱愛飛翔
1932年的芝山紅樓,從此留下偉人身影
1932年的漳州記憶,如雷轟鳴多年后不絕于耳
三
1932年,紅軍在漳州召開大會慶?!拔逡弧眹H勞動節。飛行員根據紅一軍團首長的命令,駕駛飛機在會場上空拋散傳單,這架飛機也被命名為“馬克思”號。繳獲飛機僅僅是勝利果實的其中一顆碩果,更重要的是,漳州戰役對于當時的紅軍反“圍剿”斗爭和中央蘇區革命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對于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發展,對于中國時局的發展、紅軍和黨的前途命運,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繳獲一架飛機在當時的紅軍,是軍中大事
駕駛飛機在會場上空拋散傳單,是社會大事
“馬克思”號飛機的盛大演出猶如天女散花
在漳州,在光榮的節日,在激動人心的時刻
噴印紅五星的飛機撒下五顏六色的傳單
漳州城萬眾歡呼,紅軍聲威大振
“馬克思”號起飛,群眾抗日反蔣情緒高漲
革命燃燒從漳州到廈門、到南洋,如火如荼
“馬克思”號成為戰利品,革命記憶的碩果
那時更多的馮達飛像云朵漸漸淡薄于歷史天空
但是“馬克思”號成為勝利象征,猶如一道光
擦亮古城,擦亮水仙花大地,擦亮過去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