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干
狼山風景區位于江蘇省南通市南郊的長江之濱,由劍山、軍山、狼山、馬鞍山、黃泥山五座山組成,總面積12平方公里,是國家“4A”級景區。
五山中狼山居于首峰,海拔107米,其它四山攬狼山于懷,如眾星拱月,江山呼應,和諧相融。狼山名稱來歷,一說是山形似狼;一說山中曾見白狼出沒;還有種說法,狼山源于“良善”的諧音,意為山腳下的村民忠厚善良。
沿著寬敞的石板臺階向上,來到狼山之巔的廣教禪寺,宋代僧人智幻在此奉祀僧伽大士像,使狼山千百年來香火旺盛。寺院內的支云塔是南通著名古塔,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年間,為紀念僧伽大士而建。塔高35米,五級四層,四角四面,磚木結構。古塔造型端莊秀麗,登塔遠眺,長江舟楫、市區新貌盡收眼底。塔院前有大觀臺。
拜別禪寺,我們拐入曲徑通幽的下山窄道,小路彎轉如腸,樹蔭蔽日,幾扭幾曲便到了盡頭。在山前遇見唐代詩人駱賓王墓、革命烈士白雅雨墓,還有望江亭、御碑亭等古樸典雅的古建筑。
路過掩映在松柏間的墓碑牌坊,走進山后北麓園內。園內有懸崖絕壁,奇石嵯峨。巖壁有紫石巖、海月巖、滴珠巖等,石有鼓石、獅子石等,是一處天工與人意相結合的園林,素有“天然水石盆景”之美譽。山花遍野,移步皆景。
在江邊迂回前行,來到狼山東南側的劍山和軍山。此時天色已晚,我們坐在山道的涼亭下小憩,看著黃昏的山嵐在樹林里漸漸變濃,鳥鳴細碎,蟲唱依稀。這時一個穿黃馬甲的清潔工走過來,我主動和他攀談。他說,這兩座山昔日也是寺院林立,后來部分建筑遭到破壞,現正在修葺,不久將與游客見面。
想來古老的狼山,也該驚詫于這些年的歲月更迭、滄桑巨變。貫通南北的蘇通大橋和高速公路,從山前經過;引長江入濠河,恢復自然生態,都從狼山腳下鋪展開來。
一生癡絕處,尋夢到狼山。比起黃山、泰山,狼山或許不那么出名,但它絕對適合一個人獨行或三兩友人同行,任你信馬由韁,閑庭漫步。
離開時,耳畔再次傳來廣教禪寺悠揚的鐘聲和暮鼓,靈動了狼山的神韻和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