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晚,長征七號遙三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成功將天舟二號貨運飛船送人預定軌道。“每一次成功都想掉眼淚,看著火箭升空,生活中的那些小遺憾早已蕩然無存。”參與發射的80后湘妹子劉巾杰和湘伢子張博激動不已。
湘妹子領銜控制系統“一組”
劉巾杰是測發三大系統之一控制系統的重要操作手,從長七首飛到天舟二號發射,劉巾杰幾乎經歷了控制系統各個崗位。她在每個崗位都很拼命,忍受著膝蓋積液每天上下16層的臍帶塔也沒有喊一聲疼。
因為每次測試都會產生龐大的數據記錄,2017年,劉巾杰感到僅僅依靠人來判斷很容易出現遺漏和誤判,當時產假還沒有休完的她立刻開始了課題研究。她利用大數據技術研制出數據快速判讀系統,實現了各項數據一鍵生成,異常數據一目了然。控制前端崗位工作空間狹小,要同時觀察5個機柜數十個指示燈狀態,她利用圖像識別技術實現指示燈異常一鍵報警……
在解決一項項重大難題的過程中,劉巾杰的科研團隊不斷壯大,控制系統“一姐”的稱號不脛而走。她透露,自己現在的目標是早日成為控制系統指揮員,完成控制系統女一號到全系統NO.1的轉變。
湖南伢子首秀火箭“零窗口”發射
來自湖南邵東的80后張博,2012年大學畢業后便來到文昌發射場測試發射室,主要從事新一代運載火箭控制系統工作,在此次天舟二號任務中擔任控制系統指揮員,這也是他在系統指揮員崗位上的成功首秀。
因為是首秀,意味著要付出更多的汗水來彌補經驗和能力上的不足。張博常常告誡自己“流程上差一秒,太空上差千里”,要確保“零窗口發射”,就要常懷敬畏之心,確保每一項狀態符合要求。
為了練好看家絕技,他白天與崗位人員一起梳理任務流程、檢查各崗位設備狀態,晚上進行數據復查,回想當天工作是否有紕漏,常常加班至深夜。正是勤勉與汗水,讓他在磕磕絆絆中成熟成長。
“每一次任務都一次歷練,每完成一次任務就多了一份榮光。控制系統指揮員讓我學會了如何更合理地分配精力,思考問題更加全面,更高效地協調解決問題。”望著騰空而起的火箭,他激動地說。
(摘自長沙晚報掌上長沙客戶端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