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5月31日發布《關于開展“啟明行動——眼健康,從娃娃做起”主題宣傳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宣傳結合“六一”兒童節、愛眼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統籌安排好全年“啟明行動——眼健康,從娃娃做起”主題宣傳活動。
實際上,如今兒童近視,很大程度上與家長發現晚、對近視情況誤判,導致耽誤了最佳預防時間。避免兒童近視的4大誤區,能有助兒童避免近視。
誤區一:寶寶的眼睛看上去很明亮。肯定沒問題
0~6歲兒童中,許多影響視力的眼病從眼睛表面看是正常的,但是實際可能存在致盲性眼病。比如位置比較靠后的先天性白內障、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先天性青光眼和其他先天性眼底病,可能致盲,但眼外觀看都沒有異常;弱視、高度遠視、散光和屈光參差等,眼外觀正常,但可能需要治療。
誤區二:孩子視力差就是近視了
引起兒童視力異常的原因很多,近視只是其中一種。6歲內的兒童近視較少,而遠視和散光引起的視力異常更常見。另外其他的眼病,如弱視、眼底疾病等也會影響視力。
所以,如果發現孩子視力差,應該做進一步詳細檢查,確定了影響視力的原因,才能給予針對性的治療和用眼指導。比如近視了,要限制近距離用眼時間,遠視引起的弱視則需要多用眼促進恢復。
誤區三:孩子視力不好不用擔心。長大就好了
若檢查發現孩子視力異常,家長一定要重視。6歲以前是兒童視覺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在這段時間內孩子存在斜視、遠視、近視和散光、先天性白內障和重度上瞼下垂等眼部異常,都可以表現為視力差,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視覺發育,從而引起弱視,導致長大后即使戴眼鏡視力也不能恢復正常。所以孩子視力不好應及時矯治,積極促進視力發育,以免形成弱視。
誤區四:孩子不要戴眼鏡,戴上就摘不下來了
孩子如果有近視、遠視、散光等問題,經醫生確診后可能需要戴眼鏡矯治,眼鏡對孩子的眼睛而言就是光學矯正。
眼鏡能不能摘下來要根據孩子的眼病種類和程度而定,中度的遠視隨著年齡增長而減輕,有可能摘下眼鏡;散光和近視一般不能摘鏡,要等到18歲左右視力發育穩定時,通過激光手術可以摘鏡。
(楊緒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