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花都區新雅街廣塘小學 黃俊彬
閱讀是科學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科學閱讀往往建立在科學問題、猜想與假設之上,主要價值在于獲取科學事實,培養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運用信息的科學探究能力。
通過隨堂聽課、問卷調查和隨機訪談,我發現很多學校非常重視書香校園的建設,但對科學閱讀的推廣甚少;許多科學老師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但很少指導學生開展科學閱讀活動。學生因為缺乏有效的閱讀指導,大多停留在泛泛而讀的階段,以致實驗誤差率較高、知識積累量不夠,極大地影響后續的探究活動。那么,如何提升學生的科學閱讀能力呢?
STEEN 是廣州市教育研究院以STEM 理念為切入點提出的本土化科學教育理念,最大的特點是將STEM理念中的“數學”拓展為更符合小學生特點的“環境與自然”,這與廣州市一直開展“觀鳥、觀植物、觀自然”專題活動息息相關。每當學生發現自然環境中特別的鳥類、植物和有趣的自然現象時,強烈的求知欲驅使他們閱讀大量的工具書,以探尋科學真相和驗證自己的猜想。
為此,我們以STEEN 理念為導向,以提升學生的科學閱讀能力為目的,引導學生在工程和自然科學等領域的探索中親歷“閱讀—實踐—研究—再閱讀—再實踐—再研究”的探究過程,轉變閱讀觀念,從“要我讀”變為“我愛讀”,不斷加深對科學本質的認識。
開放式閱讀有助于學生打破傳統的“從書本到書本、從書本到作業”的封閉式閱讀方式,鼓勵學生采用“從問題到書本,從書本到實踐”的閱讀方法,帶著自己感興趣的科學問題廣泛涉獵科普書籍,不斷獲取有價值的科學知識,拓展科學知識的廣度和深度。

科學教材中的資料庫是非常好的拓展閱讀材料,通常以有趣的科學現象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如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熱”單元的資料庫開篇以“熱脹冷縮和冷脹熱縮”這個看似矛盾但又頗有意思的標題吸引學生眼球,我便指導學生帶著標題中的觀點閱讀材料,并圈劃、標注文中關鍵的數據和概念。
通過反復閱讀,運用對比分析閱讀法,學生從紛繁的數據中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雖然夏天和冬天的氣溫只相差50 ℃,但是一條500 千米的鋼軌在夏冬之間長度卻相差250 多米……這為解釋“為什么鋼軌之間都留有間隙”提供了有力的證據。但是間隙究竟要留多大才合理呢?我將這個問題留給學生課后探索,讓他們從探究質疑回歸到閱讀,養成愛閱讀、愛思考的好習慣。
美國教育家蘭本達曾說過,書本,不管是教科書還是科普讀物,在一個人的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的時候,對于一個有了親身經歷而帶著問題學的學生,是極為有價值的。教師可以多開展以“科學閱讀”為主題的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在探究中閱讀,探索出適合自己的閱讀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科學閱讀素養。
在學習《聲音是怎樣產生的》一課時,大部分學生認為聲音產生的原因是物體振動,但對“是否所有發聲的物體都會振動”這一問題并不了解,于是,我設計了一份“關于自然界聲音的產生”閱讀材料,請學生閱讀這一材料,邊閱讀邊思考,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分析聲音產生的原因。
引導學生整理思維導圖后,我布置了一個探究任務:將被擊打過的音叉輕觸水面,觀察水面有什么變化。這一探究活動蘊含很多思維拓展元素:擊打的力度需要多大?放至水面下多深?如何觀察水面的變化……這些問題促使學生反復閱讀實驗內容,不斷改進實驗方法。
通過開展一系列“科學閱讀”主題課例研討活動,我摸索出了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即以“閱讀”為前提,以“探究”為主線,以“活動”為載體,以“交流”為評價,采用“思維導圖”“氣泡圖”“網狀圖”“維恩圖”等方式記錄,促使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在探究中有發現,在活動中有收獲。
科學閱讀注重“讀中做,做中讀”,要讓學生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除了課堂內容的滲透外,校園讀書節是一個非常好的推廣平臺。我們積極舉辦科學閱讀節,邀請師生、家長代表加入科學閱讀指導隊伍,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體驗活動。
1.共讀一本科普書,鼓勵師生共讀、親子共讀、同學共讀。
2.科學故事會。通過紅領巾廣播站、班級小舞臺等平臺,邀請師生講述科學家的故事、講解有趣的科普知識等,拓展學生的視野,體驗科學閱讀的無窮樂趣。
3.“科普大篷車”進校園。邀請科普場館工作人員到校向師生展示科學實驗,讓學生體驗實驗,了解閱讀是科學實驗成功的關鍵。
4.自編科學書。樂于探究的學生從讀者變為作者,以自己喜愛的科學主題自編書籍,充分發揮創造力,在科學世界里遨游。
5.科學閱讀自媒體宣傳。開設科學閱讀公眾號,為學生及時推送最新的科普書籍、書評,讓學生突破時空界限,隨時隨地學科學、用科學。

我們通過讀書節這一校園常規活動,進一步拓展科學閱讀空間,讓學生真正走出教室,與全校師生、家長一起開展科學閱讀活動,提升科學素養。
科學閱讀源于心、成于行。在科學閱讀過程中,我們以本土化科學教育理念STEEN 為導向,以提升學生的科學閱讀素養為目標,以自然科學知識為閱讀主題,改變傳統的封閉式閱讀方式,為學生營造多元化、探究式的閱讀氛圍,探索科學閱讀教學策略,通過校園讀書節拓展科學閱讀空間,使學生的科學閱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