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吳嘉欣
我工作的靈寶換流站,位于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積淀的靈寶市,地處巍巍邙嶺之巔、黃河之畔,是西北連接華中電網的樞紐和咽喉。在這座“貌不驚人”的換流站內,交直流電分秒必爭地進行轉換,為國民經濟命脈輸送清潔能源。
那是一個特別的初秋,剛入職的我來到靈寶換流站二次檢修班,帶著滿腔熱情在這里扎根,心中充滿無限期待。我現在還清晰記得剛來到站里忐忑又好奇的心情,望著站里眾多高大的設備,只覺得它們宛如雕塑一般,莊嚴肅穆。而迎接我這個“職場小白”的第一份專業工作是——抄臺賬,因為那時候我力所能及的就是抄臺賬并錄入系統,站內的每面屏、每個裝置,廠家、版本、型號、投運日期……我站著抄、蹲著抄、跪著抄、坐著抄,唯一的感受是設備真多。

吳嘉欣(右三)參加演講比賽并獲獎。陳豪/攝
工作了一段時間的我對不少東西還是一頭霧水,甚至連師傅說的“給地”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以為是要給他遞東西,鬧出不少笑話——真想早日擺脫“崗位小白”的稱號啊!幸運的是,公司知曉我們年輕好學卻缺乏經驗,為我們量身定制“三成才”計劃,在師傅們的諄諄教誨下,在一系列赴豫南、許繼、西變開展的“學、練、考”相結合的培訓中,我養成了勤學、好問、善思、慎行的習慣,手機也變成了錄音筆、錄像儀,師傅們講的知識、工作操作步驟都被我詳細記錄下來,我慢慢走出了迷茫,并且有了奔跑的勇氣。從此,“Ta”改變了我工作的態度。
青春逢盛世,奮斗正當時。建黨百年的6月意義非凡,站內迎來一年一度的“大體檢”,我們也被全部編入各項年檢工作中,承擔起項目監管工作。歷經前期“三成才”的實戰培訓,在020B三臺換流變的輪換修復檢修期間,我也從剛開始只能“跟著看”到現在的“上手干”,在本次靈寶站單元Ⅱ控保全程跟蹤的鍛煉平臺,順利完成軟件修改項目8個,消除控保缺陷6條,完成隱患治理1項。這對我而言,不僅是寶貴工作經驗的積累,而且更是對核心控保設備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結識了一群決戰高溫、絕不服“暑”的“直流強將”。從此,“Ta”改變了我工作的能力。
正因為有了態度的轉變和能力的積累,我在入職第一年就參加了公司內部演講比賽、代表公司參加鄭州市能源石化工會演講比賽、作為項目發布人參加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第六屆青年創新創意大賽等,均取得優異成績。站在這樣的平臺上,我不僅充分鍛煉和展示了自己,而且講出了直流人“踐行戰略目標 擔當青春使命”的動人故事。此時,我也深刻意識到我們“正青春”,我們必定“干菁彩”。
而在直流公司,不僅有“三成才”還有“大倒班”。為了滿足各站員工生活訴求,公司倡導員工在鄭州安家,還專門為沒有在鄭州購房的員工提供了職工公寓,以高鐵為班車實現“鄭州一小時”三站通勤圈,讓我在工作中沒有后顧之憂,在這里愛崗敬業、成家立業、安居樂業。從此,“Ta”改變了我的生活軌跡。
萬事開頭難,在公司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創業初期,或許同期入職其他單位的同學會覺得工作比我們輕松、比我們自在,但“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作為一個剛入職的新員工,我的專業知識尚且不足,最不能浪費的便是時間。我堅信:時光從不做挽留,也從不會辜負有心人,在公司最需要人才的時刻加入這樣一個奔跑的特高壓團隊,我們是非常幸運的。
眾所周知,我國特高壓在國際上“無標準、無經驗、無設備”的情況下,成功實現從“白手起家”到“大國重器”,從“中國創造”到“中國引領”,從“裝備中國”到“裝備世界”。可以說,建設特高壓電網,是我國電力發展史上最艱難、最具創新性、挑戰性的重大成就,更是中國乃至世界電力行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趕上“雙碳”形勢的特高壓是一種機遇,也或是一種注定。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特高壓電網已成為中國“西電東送、北電南供、水火互濟、風光互補”的能源運輸“主動脈”。這條清潔能源“高速路”徹底解決了中國電力發展長期受制于煤炭運力的難題。可以預見,這座“一頭連著西部清潔能源開發利用、一頭連著東中部霧霾治理”的電力“珠穆朗瑪峰”必將會越來越得到重視。
而“Ta”也將在這名為特高壓戰略的歌謠里,譜寫新的詞、新的曲,明確著目標、振奮著精神、指引著方向,為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中國賦能,“Ta”要運維好特高壓電網,承擔起實現“雙碳”目標的責任擔當,“Ta”就是國網河南直流公司!
回望加入直流公司的這段時光,好似一幅濃墨重彩的畫卷,特高壓為紙,可愛的直流“Ta”力量為墨,而這畫卷上赫然寫著八個大字——使命光榮,責任重大。這畫卷絢麗多姿、光彩奪目!
閑暇時,我抬頭望著寂靜的山谷,靜靜觀賞著連綿山脈接天連地的恢宏氣勢,常常會沉浸于眼前四季變換中大自然贈予的風景。我深深地愛上了這里,能在這片被特高壓精神深深浸潤過的土地上,學習、工作,完善自我,真乃我人生之大幸也!此時的我或許才真正實現學生到職場的華麗“蛻變”,真正融入直流公司,把這里當成我生命中的“第二個家”,因為它將記錄著我的點滴、見證著我的成長,它關乎青春、關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