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蕓,金雅真
(1.上海泰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0060;2.上海市高橋中學,上海200137)
“塑料微粒”是一種尺寸很小的塑料粒子,通常作為摩擦劑在牙膏、洗面奶、磨砂膏等日化產品中使用。由于其不溶于水且尺寸很小,因此很容易通過污水處理廠的過濾系統,最終流入海洋,造成環境污染。目前,塑料微粒已逐漸開始全面禁止使用,2019年10月30日,我國國家發改委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其中第三類淘汰類中規定:“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用品,到2020年12月31日禁止生產,到2022年12月31日禁止銷售”[1]。
核桃殼磨砂粒子是核桃殼經破碎后形成的顆粒,具有豐富的孔隙結構,有很強的吸附性能,是天然的磨料和吸附濾料,環保可降解,可替代PE(聚乙烯)粒子作為個人護理品中的摩擦粒子使用。未經處理的核桃殼磨砂粒子為黃褐色,而一般日化產品料體多呈白色,因此,為了滿足更多客戶的需求,需要開發白色核桃殼粒子。
未經處理的核桃殼磨砂粒子原料易得,因此本文我們將主要圍繞核桃殼粒子的漂白部分進行研究。
試劑:核桃殼粒子(60目~120目)、次氯酸鈣、次氯酸鈉溶液(活性氯含量5.5%)、雙氧水(35%)、氫氧化鉀、稀鹽酸、硫酸鎂、DTPA-5Na,以上化學用品均來自上海恩飛化學品有限公司。
儀器:JZ120強力電動攪拌機(上海易友儀器有限公司)、數顯恒溫水浴鍋HH.S(邦西儀器科技有限公司)、精密色差儀WF30(深圳市威福光電有限公司)、120目篩網、電熱式恒溫鼓風干燥箱DHG-9023A、雷磁PHS-2F數字pH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皎潔牌中速定性濾紙102號、JA12002電子天平。
本實驗選擇用色差儀測量核桃殼粒子的色彩值LAB來反映樣品的白度,色差儀測出的L值本身代表物體的明亮度,0~100表示從黑色到白色,在本實驗中可以作為漂白效果測量依據,L值越高,說明核桃殼粒子越白(最白為100),為方便實驗研究,我們定義核桃殼粒子漂白效果指數:

根據漂白介質的不同,漂白方法可以分為含氯漂白和無氯漂白兩種,含氯漂白主要是次氯酸鹽、二氧化氯漂白;無氯漂白則可分為臭氧漂白、過氧化氫漂白、生物漂白等[2]。
基于安全和原料易得及原料氧化能力穩定性等因素,我們選擇次氯酸鈣、次氯酸鈉、雙氧水三種原料作為本項目首選漂白劑。
分別用以上三種漂白劑對產品進行漂白,漂白配比見表1。

表1 漂白對比實驗配方
以上幾個實驗按上述配比稱量好后,攪拌均勻,密封,于50℃恒溫箱中放置9d,取出過濾,對殘渣進行水洗(需進行酸洗)至中性,烘干,然后120目篩網過篩即得最終樣品。取2g樣品,用色差儀測Lab值。
三組實驗測得漂白后核桃殼粒子Lab值見表2。

表2 漂白對比實驗結果
根據圖1可以看出:雙氧水漂白效果要優于次氯酸鈣和次氯酸鈉溶液。

圖1 漂白對比實驗結果
此外,含氯漂白在氯化過程中會釋放氯氣,具有刺激性氣味,產生的CHCL3具有致癌作用,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有機氯化物產生,都是木素降解產生的氯化物,其中以各種氯代酚為最多。主要的有毒物質是二惡英和呋喃,造成環境污染。
因此不管從漂白效果上還是環境保護因素上來說,雙氧水都是首選的核桃殼粒子漂白方法。
使用雙氧水作為漂白劑,配方見表3(以雙氧水用量15%為例)。

表3 漂白配方
調整雙氧水用量分別為10%、15%、20%,攪拌均勻后,密封,在80℃水浴鍋中放置5h,取出酸洗至中性,烘干,120目篩網過篩。取2g樣品,用色差儀測Lab值。
三組實驗測得漂白后核桃殼粒子Lab值如下(見表4)。

表4 雙氧水用量對漂白結果的影響
根據圖2可以看出:雙氧水用量越大,漂白效果越好。

圖2 雙氧水用量對漂白結果的影響
漂白后的濾液中有部分雙氧水未利用,實際生產過程中可以進行重復利用,把濾液用來對核桃殼粒子進行頭道工序漂白,得到的粗料再用新的雙氧水漂白,即使增加雙氧水用量也不會造成較大浪費,綜合來看,將雙氧水用量提升到較高水平,以提升漂白效果。
使用雙氧水作為漂白劑,配方見表5。

表5 漂白配方
調整KOH用量至pH分別為11、12、13(由于雙氧水在堿性條件下不穩定,過氧化氫揮發,因此所測pH為加入雙氧水前的pH值),攪拌均勻,密封,在50℃恒溫箱中放置5h,取出酸洗至中性,烘干,120目篩網過篩。取2g樣品,用色差儀測Lab值。
三組實驗測得漂白后核桃殼粒子Lab值見表6。

表6 漂白pH對漂白結果的影響
根據圖3可以看出:pH越高,雙氧水漂白效果越好,應選擇高pH下進行雙氧水漂白。但需注意高pH條件下,過氧化氫揮發速度也會更高,且料體pH高,生產過程中帶來的風險也越大,環境污染也更高。

圖3 漂白pH對漂白結果的影響
使用雙氧水作為漂白劑,配方見表7。

表7 漂白配方
pH調整至11,攪拌均勻后,分別在室溫(25℃)、50℃、80℃條件下放置5h,取出酸洗至中性,烘干,120目篩網過篩。取2g樣品,用色差儀測Lab值。
根據表8和圖4可以看出:溫度越高,漂白效果越好,因此應盡量選擇高溫下進行漂白。但需注意,由于雙氧水本身可揮發,高溫下反應劇烈,在密閉容器會造成壓力顯著上升,敞口容器內則會造成原料大量揮發,漂白效率降低,實際生產過程中需考慮到安全風險情況,在允許范圍選擇盡量高的溫度下進行反應。

表8 漂白溫度對漂白結果的影響

圖4 漂白溫度對漂白結果的影響
使用雙氧水作為漂白劑,配方見表9。

表9 漂白配方
實驗分兩份,第一份將pH調整至11,第二份加3份KOH(pH>13),分別攪拌均勻后,在50℃條件下放置不同時間后,取出酸洗至中性,烘干,120目篩網過篩。取2g樣品,用色差儀測Lab值。


表11 漂白時間對漂白結果的影響
根據表10、11和圖5可以看出:隨著漂白時間的增加,總體來說漂白效果越來越好,且pH越高漂白效果越好,但隨著時間的延長,漂白效果逐漸接近飽和,后續漂白時間延長對漂白效果增加不大,而當核桃殼粒子浸泡時間過長(26d)時,核桃殼粒子開始出現返黃現象。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如果本身料液一直處于長時間的攪拌過程中,本身已經能夠達到比較好的漂白效果,不必過于延長漂白時間,否則生產成本也會大大增加。

表10 漂白時間對漂白結果的影響

圖5 漂白時間對漂白結果的影響
使用雙氧水作為漂白劑,配方見表12。

表12 漂白配方
攪拌均勻后,在80℃條件下放置1h,期間不斷進行攪拌振蕩使其混勻。取出酸洗至中性,烘干,120目篩網過篩。取2g樣品,用色差儀測Lab值。
將漂白好的核桃殼粒子重新按配方比例配制,重復上述步驟,記下第二次漂白的Lab值。
重復上一步驟,記下第三次漂白的Lab值見表13。

表13 漂白次數對漂白結果的影響
根據圖6可以看出:第三次漂白幾乎沒有效果,因此,加熱漂白過程進行兩次已足夠達到漂白效果。實際生產過程中,建議進行兩次漂白,兩次漂白后的料液均可回收重復使用。

圖6 漂白次數對漂白結果的影響
經過上述工藝調整后,可以看出核桃殼粒子仍未達到理想的漂白效果,為此,我們從其它方面著手提高核桃殼粒子漂白效率。
1.9.1 氯漂、雙氧水漂白法混合使用
先以雙氧水作為漂白劑,配方見表14。

表14 雙氧水漂白配方
攪拌均勻后,在80℃條件下放置1h,期間不斷進行攪拌振蕩使其混勻。取出酸洗至中性,烘干,120目篩網過篩。取2g樣品,用色差儀測Lab值。
以漂白后的核桃殼粒子作為原料,按表15配方配制后進行氯漂。

表15 含氯漂白配方
攪拌均勻后,在80℃條件下放置1h,期間不斷進行攪拌振蕩使其混勻。取出堿洗至中性,烘干,120目篩網過篩。取2g樣品,用色差儀測Lab值。
記錄兩次Lab值見表16。

表16 漂白結果對比
根據表16可以看出:增加氯漂工序后,漂白效果明顯下降,說明不可兩種方法混用。
雙氧水漂白與含氯漂白的漂白原理不同,雖然都是促進木素溶解,但作用鍵位不同,兩種方法混用會導致漂白失效。
1.9.2 預酸洗
參考稻草漿氧堿漂白[3]時的預處理方法,10%核桃殼粒子、2%HCl與水混合,攪拌均勻后在80℃條件下放置30min,期間不斷進行攪拌振蕩使其混勻。處理完成后多次漂洗然后瀝干,按表17配方配制。

表17 漂白配方
攪拌均勻后,在80℃條件下放置1h,期間不斷進行攪拌振蕩使其混勻。取出酸洗至中性,烘干,120目篩網過篩。取2g樣品,用色差儀測Lab值。
從表18可以看出:進行過酸預處理后,漂白效果有明顯增加,建議漂白工序中添加酸預處理工段。

表18 預酸洗對漂白結果的影響
1.9.3 保護劑
參考稻草漿氧堿漂白[3]時的處理方法,在漂白階段加入保護劑硫酸鎂,先按前文預酸洗的處理方法將核桃殼粒子進行酸洗處理后,將核桃殼粒子按表19配方配制。

表19 漂白配方
操作時,先在水中加入核桃殼粒子、MgSO4、DPTA-5Na、KOH,搖勻后再加入雙氧水,攪拌均勻后,在80℃條件下放置1h,期間不斷進行攪拌振蕩使其混勻。取出酸洗至中性,烘干,120目篩網過篩。取2g樣品,用色差儀測Lab值。
根據表20可以看出:加保護劑后,漂白效果差不太多,因此在此實驗中不建議使用。

表20 添加保護劑對漂白結果的影響
綜上所述,核桃殼粒子首選雙氧水作為漂白劑,為了提高漂白效果,應提高漂白劑用量、增加料液pH、提高反應溫度、延長反應時間、增加酸預洗工序。基于成本考慮,本實驗最佳工藝條件:
1)核桃殼粒子(60~120目)用量20%、HCL用量2%,室溫下浸泡1d,漂洗后瀝干水分;
2)雙氧水(35%)用量15%、KOH用量1%,加入漂洗好的核桃殼粒子,室溫浸泡1d后,加熱溫度80℃、慢速加熱攪拌1h以上,攪拌下降溫,過濾;
3)重復上一步工序進行第二次漂白;
4)用1%稀鹽酸水洗至pH中性;
5)烘干,過篩,得成品。
此工藝條件下,L值為88.6,漂白效率65%,產率72%,此反應條件下漂白效果雖未達到實驗中的漂白最優值,但加熱攪拌時間短,成本較低,總體上效率更高。
在此基礎上,考慮到反應過程中過氧化氫易揮發,應選擇密封可抗壓的攪拌設備;同時,考慮到原料的可持續性和成本問題,雙氧水濾液將反復多次利用,以減少成本和解決污染問題;考慮到漂白工序會使核桃殼粒子的纖維部分降解,可選用大顆粒的核桃殼粒子作為原料,可提高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