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曉玲 張博令
什么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鞍霔l被子”的故事讓人民群眾認識了共產黨,把黨當成自己人。這個感天動地卻塵封半個世紀的故事,后來能夠家喻戶曉,源于一名新聞工作者的“重走長征路”。
翻開新出版的《中國共產黨簡史》第64頁,關于長征,有這樣一個細節:紅軍行進到湖南汝城縣沙洲村時,三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條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老人說,什么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鞍霔l被子”的故事讓人民群眾認識了共產黨,把黨當成自己人。
這個感天動地卻塵封半個世紀的故事,后來能夠家喻戶曉,源于一名新聞工作者的“重走長征路”。也就是1984年11月14日《經濟日報》上那篇報道《當年贈被情誼深 如今親人在何方——徐解秀老婆婆請本報記者尋找三位紅軍女戰士下落》的作者——原經濟日報社記者、常務副總編輯羅開富。
從1984年10月16日至1985年10月19日,羅開富沿著紅軍長征原路徒步采訪,成為繼紅軍之后,完全按照原路、徒步走完二萬五千里的第一人。近日,羅開富接受媒體專訪,深情講述了“半條被子”背后的往事。
“三位紅軍姑娘在哪里”
1984年11月7日中午,羅開富一行行至湖南汝城縣沙洲村。一進村,一位小腳阿婆就始終不遠不近地跟著他,似乎有話要說。
阿婆名叫徐解秀,84歲,她告訴羅開富,1934年11月6日晚,長征中的三位女紅軍借宿她家。四個大人和一個嬰兒擠睡在廂房里,床上僅有一塊爛棉絮、一件蓑衣和三位女紅軍自帶的一條棉被。第二天下午3點,紅軍開拔,三位女紅軍執意要把自己的被子留給徐解秀,她不忍心,也不敢要。情急中,女紅軍就把被子剪下半條給了她,說:“紅軍同其他當兵的不一樣,是共產黨領導的,是人民的軍隊,革命就是為老百姓過上好生活?!睆哪且院螅昴甑倪@幾天,徐解秀都等在與紅軍分別的山腳下,一等就是50年。
聽村里人說紅軍要來了,徐解秀欣喜若狂,結果是等來了采訪長征的記者。
她追問羅開富:“你能見到紅軍嗎?”
“能見到?!?/p>
“你幫我問問,她們說,打敗了敵人要來看我的呀!”說話間,老人已滿臉淚水,“她們說,等勝利了,會給我送一條新被子來?,F在我已經有蓋的了,只盼她們來看看我就好?!?/p>
那一夜,羅開富心情復雜,借著燭光,寫下了題為《三位紅軍姑娘在哪里》的初稿。
稿件見報后,引起強烈反響,尤其是鄧穎超、蔡暢、康克清等紅軍女戰士。1991年臘月,羅開富背著鄧穎超等多位女紅軍送給徐解秀婆婆的被子趕到沙洲村。然而,老人幾天前已過世。
“干人”的“長征”情結
實地采訪長征,羅開富不是第一人。
1982年,美國記者漢森走長征路,剛走了幾個縣,就因腳破腿腫無法堅持。1984年,《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紅星照耀中國》 特惠價:98元,訂購熱線:027-87927015)一書的作者、美國《紐約時報》前副總編輯索爾茲伯里踏上長征路,不論乘車還是坐滑竿,走了兩個月,依舊沒有走完全程。
同時期,還有很多走長征路采訪的外國記者,不論走多走少,沒有一人爬上五大雪山,更沒有一人走進草地沼澤。他們感嘆:這條路的兇險是人類難以想象的,后人不大可能征服這條艱險之路了。
經濟日報社原總編輯安崗稱羅開富為“真正的干人”(“干人”,舊時貴州一帶對窮人的稱呼)。之所以派他進行“長征”采訪,看中的就是他“干人”的優點:能吃苦,對人民有強烈的情感。
1984年10月16日傍晚,43歲的羅開富與50年前的紅軍在“同一時刻”跨過江西于都河,開啟了自己的重走長征路。
曾陪同羅開富一段路程的向導曾誠,臨別贈言:“在未見你時,我是不信的,除了二萬五千里長征,還要每天不間斷地伏案寫稿?現在事實和你就擺在我面前,我百分百信服?!?/p>
途中,日本《朝日新聞》記者加藤千洋采訪羅開富后說:“在中國,不,在世界上今天用‘腳長途采訪的記者,可以說就是他了。”
1985年5月29日,經歷8個月的行走抵達瀘定時,148斤的羅開富只剩下98斤,全身多處受傷,加之舊疾復發,報社試著問“是否換人”。羅開富堅定地答:“如果有記者要接替我,那也一定是背著我的骨灰走到吳起鎮的。”
“沒有他們,我連這兒也走不到”
當年紅軍長征所走的原路,多是迂回在山間背向,少人經過的險徑。50年后再走,羅開富依然能體會紅軍在敵軍圍追堵截下的一路艱辛。
在貴州黎平高洋寨雪山冰凌路段,行走了65天的羅開富,連人帶鐵皮照相機摔下懸崖,左腿骨折。是侗族老人用鐵鉗幫他拔出刺進鎖骨的相機碎片,擦了藥酒,包上草藥。
有人勸他停留幾天治傷,羅開富拒絕了。見他堅持,有人特意趕制了鐵拐杖。這根陪他走完長征路的鐵拐杖,最后硬是生生磨短了幾厘米。
一路上,羅開富數次遇險,當地老百姓和向導又數次把他救起。羅開富說:“這就是人民對紅軍的感情。沒有他們,我連這兒也走不到?!?/p>
在赤水河上游的云貴川交界處,羅開富被卷進了冰雪匯成的洪流,是四川的李永祥、貴州的劉中寶等奮力把他救上岸;在夾金山,羅開富掉進雪坑,是解放軍杜寶玉把他拉了出來;在打鼓雪山,羅開富從半山腰滾落,是嚴木學等八位藏族百姓把他接住;在荒無人煙的老山界,他們一天粒米未進,饑餓中把隨身攜帶的藥片、止咳沖劑分食一空……
羅開富算過,在重走長征路中,先后大約有2800多名向導、陪同,400多名醫護人員幫他完成了這次“壯舉”。
“我一個人的長征就有這么多人在幫我,回想當年的紅軍將士,在敵人的圍追堵截當中,不就是靠著革命理想信念和百姓的幫助取得勝利嗎?一路走來,越來越感覺自己的渺小、黨的偉大、人民的偉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