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13余年,華晨集團原董事長祁玉民留下頗多爭議。其掌舵期間,華晨自主品牌逐漸與主流市場脫軌已成不爭的事實,這也被外界視為華晨今日種種遭遇埋下的伏筆。針對祁玉民的調查結果公之于眾,觸目驚心的“九宗罪”再度引發關注。
2020年12月4日,在華晨集團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的15天后,原董事長祁玉民的退休生活戛然而止。當紀委監委敲開大門,告知他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將被調查時,縈繞在這名充滿爭議的“華晨前掌門人”身上的是是非非似乎已經有了定論。
2021年6月19日,遼寧檢察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朝陽市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挪用公款罪、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對華晨集團原董事長祁玉民作出逮捕決定。
祁玉民的“九宗罪”
針對祁玉民的調查結果公之于眾,觸目驚心的“九宗罪”再度引發關注。
經查,祁玉民喪失理想信念,無視黨紀國法,對抗組織審查;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收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禮金,違規配備、使用公務用車;違反議事規則違規決定重大問題,隱瞞不報個人有關事項,在組織函詢時不如實說明問題,利用職權在干部選拔任用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借用管理和服務對象錢款,違規經商辦企業,違規兼職取酬,搞錢色交易;對華晨集團虛報利潤問題失職失責;對配偶、子女失管失教;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并索取、非法收受財物;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給他人進行營利活動;濫用職權造成國有公司嚴重損失,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祁玉民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構成職務違法并涉嫌受賄犯罪、挪用公款犯罪、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犯罪,且在黨的十八大甚至十九大后仍不收斂、不收手,性質惡劣,情節嚴重,應予嚴肅處理。
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等有關規定,經遼寧省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并報省委批準,決定給予祁玉民開除黨籍處分;按規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收繳其違紀違法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所涉財物一并移送。
執掌華晨集團13余年
時間回溯至2005年底,時任大連市常務副市長的祁玉民出任華晨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2019年4月1日,祁玉民“到點退休”,他感慨“過往清零,愛恨隨意,希望華晨永遠都好”。現在來看,祁玉民和華晨都與美好愿景背道而馳。
在任13余年,祁玉民留下頗多爭議。其掌舵期間,華晨自主品牌逐漸與主流市場脫軌已成不爭的事實,這也被外界視為華晨今日種種遭遇埋下的伏筆。
2005年底,公開數據顯示,彼時華晨集團累計虧損近80億元,供應商欠款10億。上任后,祁玉民下調華晨中華自主品牌車型的價格。其中,彼時在售的中華尊馳最高下調4萬元,新車型駿捷也提前兩個月下線,定價在10萬元內。官方降價直接促進華晨銷量的提升,2006年華晨實現銷量超20萬輛,同比增長71.4%;2007年華晨中華的銷量保持上漲,實現了扭虧為贏。但這一舉措也遭到質疑,雖然能夠提升銷量,但是減弱了品牌溢價能力,拉低品牌形象。
飽受爭議:首個調整合資股比的企業
2018年10月11日,華晨集團和寶馬集團聯合宣布,華晨集團擬在2022年前向寶馬集團出售華晨寶馬25%的股權,交易價格為人民幣290億元。這意味著華晨寶馬將成為首家由外方控股的合資整車企業。
對于合資股比的變更,爭議頗多。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內汽車市場面臨調整,華晨集團抽身拿錢算得明智。但也有持反對觀點認為華晨自主羸弱,在華晨寶馬中的話語權低。當時,祁玉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提前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有利于雙方更順暢地安排接下來的新車引入計劃以及其他長遠戰略的實施。”
盡管祁玉民認為華晨寶馬股權的變更利于合資公司的發展,但仍引發了資本市場的擔憂。消息發布的第二天,華晨汽車在香港的上市公司華晨中國復盤股價即大跌17.47%,當日股價跌幅最高股超過27%,一天之內市值蒸發144億港元。
在解決自主品牌發展問題時,祁玉民又簡單地采用“躺平”策略,背靠寶馬先進的技術資源,卻將每家車企視為發展核心的自主研發拋到一旁。
“底盤是保時捷調校的、造型內外飾是意大利搞的、發動機是與寶馬合作的,三大資源一整合,是不是一個好車就出來了?”祁玉民毫不避諱華晨的“拿來主義”理念。其后果便是錯失中國自主品牌的黃金增長期,在遲緩的產品戰略中逐漸被市場邊緣化,再次踏入虧損的陰霾中。
當時,行業內對祁玉民的評價是,他重國有資產而輕產業實績,重賬面數字而輕實力根基,重求穩自守而輕開拓進取,形成了“對得起國有資產,對不住行業”的撕裂形象。但現在看來,祁玉民既沒有對得起國有資產,更對不住行業的健康開拓。
嚴肅查處有關違法違規行為
2020年7月以來,華晨集團狀況頻頻。集團所持子公司大量股權被凍結、被銀行起訴申請凍結6億元存款。此外,業績下滑、一季度本部資產負債率111.16%、現金流由正轉負。目前,華晨集團已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據遼寧省國資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華晨集團長期經營管理不善,自主品牌一直處于虧損狀態,負債率居高不下。2018年以來,遼寧省政府及相關部門一直努力幫助華晨集團解決現金流問題,但其債務問題積重難返。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華晨集團自主品牌經營狀況進一步惡化,長期積累的債務問題爆發。據華晨集團今年半年報,集團層面負債總額523.76億元,資產負債率超過110%,失去融資能力。為解決債務問題,有關方面成立了華晨集團銀行債委會,力求債務和解,但未果。
就在華晨集團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當天,證監會表示,已依法對華晨汽車集團開展專項檢查,對華晨集團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并決定對其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立案調查,嚴肅查處有關違法違規行為。
(《新京報》等)